肌腱引导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37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肌腱引导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腱引导钳,包括空心的鞘杆、相互铰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鞘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所述鞘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所述肌腱穿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鞘杆的空腔连通,所述鞘杆靠近开口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鞘杆的空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铰接有一活动夹块,所述活动夹块上设置有尖刺部,所述鞘杆的空腔内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活动夹块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所述连杆在所述活动手柄的牵拉下,带动所述活动夹块在所述安装孔内绕所述活动夹块与安装孔的铰接点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损伤的优点。
【专利说明】肌腱引导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肌腱引导钳。

【背景技术】
[0002]外科手术中如何使断裂回缩肌腱或移植肌腱通过鞘管或适当宽度的隧道时,保持肌腱断端及腱周膜完整地达到肌腱吻合处,是肌腱修复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需要防止肌腱粘连,保持肌腱正常滑动。目前用来引导肌腱的器械大多是在手术台上临时设计,临时使用,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探针引导,其缺点是容易使肌腱断端劈散及肌腱的腱周膜剥脱,探针设计不光滑时,容易钩挂到周围组织,从而损伤周围组织;另一种是用止血钳引导肌腱,其缺点是容易使近端隧道过宽而增加副损伤,而止血钳穿过远端隧道时却难以有效张开,达不到肌腱引导的作用;最后一种是通过铜丝套上硅胶管设计的肌腱引导器,其方法都是通过铜丝牵引肌腱的缝线而间接达到作用,其缺点是缝线容易被扯断而增加操作次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损伤的肌腱引导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肌腱引导钳,包括空心的鞘杆、相互铰接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鞘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固定连接,所述鞘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所述肌腱穿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鞘杆的空腔连通,所述鞘杆靠近开口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鞘杆的空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铰接有一活动夹块,所述活动夹块上设置有尖刺部,所述鞘杆的空腔内设置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活动夹块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手柄铰接,所述连杆在所述活动手柄的牵拉下,带动所述活动夹块在所述安装孔内绕所述活动夹块与安装孔的铰接点转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所述鞘杆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尖刺部的凹槽。
[0008]所述鞘杆的截面为圆形。
[0009]所述开口呈内缩口状。
[0010]所述尖刺部呈圆锥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2]本实用新型的肌腱引导钳,将空心鞘杆的一端伸入至隧道内,然后将肌腱的断端伸入至鞘杆的开口内,通过转动活动手柄,将连杆往后牵拉,从而拉动活动夹块往下压,活动夹块上的尖刺部则刺入肌腱内,然后将鞘杆往回拉,将肌腱拉入至隧道的另一端,相比于现有方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活动夹块的尖刺部能够将肌腱固定住,从而能够顺利的将肌腱拉至肌腱吻合处,完成肌腱的修复;鞘杆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尖刺部的凹槽,当尖刺部刺入肌腱后并卡设在凹槽内,能够进一步的固定肌腱而防止肌腱从开口内脱出;鞘杆为圆形且其开口呈内缩口状,能够顺利伸入至隧道内且能减少对隧道的损伤;尖刺部呈圆锥形,对肌腱的固定效果好而且对肌腱损伤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向局部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活动夹块夹紧时)。
[0016]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活动松开夹块时)
[0017]图5为图1的C-C剖面图。
[0018]图6为图1中开口处的D向视图。
[0019]图中标号表示:1、固定手柄;2、活动手柄;3、鞘杆;31、连杆;32、开口 ;33、安装孔;34、活动夹块;341、尖刺部;342、凹槽;343、第一转轴;344、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肌腱引导钳,包括空心的直管状鞘杆3、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的通过转轴连接,活动手柄2可绕转轴转动,鞘杆3的一端与固定手柄I固定连接,鞘杆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供肌腱穿入的开口 32,且开口 32与鞘杆3的空腔连通,鞘杆3靠近开口 32 —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鞘杆3的空腔连通的长条状安装孔33,安装孔33内设置有一活动夹块34,活动夹块34通过第一转轴343设置在安装孔33内,其中第一转轴343安装在安装孔33两侧鞘杆3的杆壁上,活动夹块34可绕第一转轴343在安装孔33内转动,活动夹块34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刺入肌腱的尖刺部341,活动夹块34的尾端设置有两夹片,鞘杆3的空腔内套设有一连杆31,连杆31可在鞘杆3的空腔内轴向运动,连杆31的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连杆31的另一端伸入活动夹块34的两夹片内并通过第二转轴344与活动夹块34的两夹片连接,连杆31在活动手柄2的牵拉下,带动活动夹块34在安装孔33内绕第一转轴343转动,从而能够将尖刺部341顺利的扎入肌腱内,实现固定肌腱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肌腱引导钳在使用时,将空心的鞘杆3的一端从隧道的起点伸入至止点,然后将肌腱的断端伸入至鞘杆3的开口 32内,通过转动活动手柄2使连杆31往后牵拉,从而拉动活动夹块34的前端尖刺部341往下压而刺入肌腱内,固定好肌腱后,将肌腱引导钳的鞘杆3从隧道的止点拉回至起点,从而将肌腱拉入至隧道的起点,实现肌腱引导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方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活动夹块34的尖刺部341能够将肌腱固定住,从而能够顺利的将肌腱达到肌腱吻合处,完成肌腱的修复。
[0022]本实施例中,与安装孔33相对的鞘杆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尖刺部341的凹槽342,尖刺部341刺入肌腱后则卡设在凹槽342内,能够进一步的固定住肌腱从而防止肌腱从开口 32处脱出。
[0023]本实施例中,鞘杆3的截面为圆形且开口 32呈内缩口状,即开口 32的前端向鞘杆3的轴线方向收缩,从而能够顺利伸入至隧道内且能减少对隧道的损伤。
[0024]本实施例中,尖刺部341呈圆锥状,对肌腱的固定效果好而且对肌腱损伤小。
[002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肌腱引导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鞘杆(3)、相互铰接的固定手柄(I)和活动手柄(2),所述鞘杆(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I)固定连接,所述鞘杆(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所述肌腱穿入的开口(32),所述开口(32)与所述鞘杆(3)的空腔连通,所述鞘杆(3 )靠近开口( 32 ) —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鞘杆(3 )的空腔连通的安装孔(33 ),所述安装孔(33)内铰接有一活动夹块(34),所述活动夹块(34)上设置有尖刺部(341 ),所述鞘杆(3)的空腔内设置有一连杆(31),所述连杆(31)的一端与活动夹块(34)铰接,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与活动手柄(2)铰接,所述连杆(31)在所述活动手柄(2)的牵拉下,带动所述活动夹块(34)在所述安装孔(33)内绕所述活动夹块(34)与安装孔(33)的铰接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腱引导钳,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安装孔(33)相对的所述鞘杆(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尖刺部(341)的凹槽(3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腱引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鞘杆(3)的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肌腱引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2)呈内缩口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肌腱引导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341)呈圆锥状。
【文档编号】A61B17/29GK204133546SQ20142058009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唐举玉, 吴攀峰, 王聪杨, 符劲飞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