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317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创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口防水装置。其包括包括上、下圆形卡环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之间连接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D”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下圆形卡环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套接。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上、下圆形卡环开口的两端套接,将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覆盖在创口处,避免创口与水接触,避免创口发炎。同时,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D”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所以可以避免水滴从圆环处渗漏。
【专利说明】创口防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口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患者手术后或者磕碰后,需要清洁身体时,为了避免将水滴入创口处,引起感染。所以我们需要将创口处包裹起来。现有的医疗辅助设备中还没有专用的防水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医疗辅助设备中还没有专用的创口防水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创口防水装置,包括上、下圆形卡环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之间连接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 D ”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下圆形卡环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套接。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上、下圆形卡环开口的两端套接,将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覆盖在创口处,避免创口与水接触,避免创口发炎。同时,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 D ”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所以可以避免水滴从圆环处渗漏。
[0005]进一步,所述上、下圆形卡环的直径为40mm?60mm,可以更好的固定在身体上,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掉落。
[0006]进一步,所述裹覆层内表面靠近上、下圆形卡环设有吸水的海绵层,即使有一些水滴渗漏进入内部,也可以利用海绵层将水滴吸收,进一步的避免创口与水接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创口防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创口防水装置,包括上圆形卡环1、下圆形卡环2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3,上圆形卡环1、下圆形卡环2之间连接裹覆层3,上圆形卡环I和下圆形卡环2的横截面形状为“ D ”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圆形卡环I和下圆形卡环2分别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套接。上圆形卡环I和下圆形卡环2的直径为40mm?60mm。裹覆层3内表面靠近上圆形卡环I和下圆形卡环2设有吸水的海绵层4。
[0010]使用时,利用上圆形卡环1、下圆形卡环2开口的两端套接,将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3覆盖在创口处,避免创口与水接触,避免创口发炎。同时,上圆形卡环I和下圆形卡环2的横截面形状为“D”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所以可以避免水滴从圆环处渗漏。上圆形卡环1、下圆形卡环2的直径为40mm?60mm,可以更好的固定在身体上,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掉落。裹覆层3内表面靠近上圆形卡环1、下圆形卡环2设有吸水的海绵层4,即使有一些水滴渗漏进入内部,也可以利用海绵层4将水滴吸收,进一步的避免创口与水接触。
[001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创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圆形卡环和蓬松防水材料的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之间连接裹覆层,上、下圆形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 D ”字形,平整的一面贴触皮肤,上、下圆形卡环设有开口,且开口的两端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圆形卡环的直径为40mm ?60mm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裹覆层内表面靠近上、下圆形卡环设有吸水的海绵层。
【文档编号】A61F15/00GK204233299SQ20142069631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冉泽环 申请人:重庆云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