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099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针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操作留置时,能够提供即时临床采血化验需要,无需另外连接采血针,避免采血过程针刺伤风险,提高治疗效率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这也是一项医疗机构必不可少的工作,虽然静脉输液在医疗卫生领域日渐减少,但一些慢性及急重症抢救病人仍然需要用静脉输液以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现有的静脉输液钢针在输液过程中易刺破血管,每次必须更换重打。不过,静脉留置针的发明和应用克服了这些缺点,使用时完成静脉穿刺后需将钢针芯抽出,仅留下套管,所以不会损伤血管。软管可以留在血管内连续用3-5天。同时,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还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临床护理的工作量,也便于抢救时或者化疗时的安全用药,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留置针一般包括留置软管、留置针座、延长管座、连接于留置针座与延长管座之间的延长软管、装置于延长软管上的止液夹。且现有的留置针一般为单端穿刺入血,另一端为半闭合采血系统。半闭合系统在不采血时处于闭合状态,同时为防止凝血,在闭合端注入一定量抗凝血剂。在采血时,通过负压系统如注射器向外抽血,形成瞬时通路获得所需血液。由于结构上的固定性,存在一个缺陷,对于医嘱进行采血的患者,为了减少第二次穿刺痛苦,护士一般在打好留置针后,另外拆包采血针直接连接留置针一端肝素帽橡胶口进行采血,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风险,第一是患者感染风险,留置针端口反复穿刺有感染细菌进入血液的风险;第二是医务人员针刺伤的风险,一手在固定留置针,一手在拆包采血针和连接肝素帽橡胶端口,过程中很容易刺伤自己或者协助的同事。可以知道,这会给整个医疗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更严重影响了正常医疗操作的工作进度,还造成材料浪费与成本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6月10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 104688244 A的专利文献,名称是一种可实时采集血液或给药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本体,设有两个通过延长管连接的留置针头,延长管上设有储血腔和蠕动泵;所述储血腔为弹性即时恢复装置,其上设有采血孔;采血孔上连接有自动采样器;所述蠕动泵通过电导线和电源连接,电导线上设有开关。但该项在临床应用特别是基层医院不切合,采血过程,由于电器设备笨重且护士操作时也不方便,如果患者是酒醉或者肢体动作不配合的,根本无法 在固定仪器状态下完成采血工作;再是机器控制存在一定的失灵风险和灵活应对机动性不足,特别是采血孔,血液储备采集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抽吸药液过程中,加药针头多次穿刺安剖橡胶瓶塞,发生多次切割橡胶,容易导致胶屑的产生,从而破坏药物的质量。

此次发明创意的产生,是对目前医院急诊科静脉留置过程的回顾:如一个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送入急救,需要立即开通静脉通路并采血化验,普通留置针穿刺后,一护士固定,一护士拆开采血针,连接留置针及负压试管后进行采血;为此,本创意设计将留置针进行改良,新式的留置针在试验过程中,由同一名护士套上负压试管后就完成直接采血,方便医护人员单手操作,同时左右手操作也同样便利,中间省略了采血针的拆包及连接过程,保障了医疗行为的安全,杜绝了有关风险。且其操作简单,采样与时间相关的情况下能达到最佳的采血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为现有留置针的改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设计合理,同时解决留置时即时采血的问题,即具备普通留置针性能的同时又具备避免留置期间因采血,而造成患者感染及职业暴露针刺伤风险,从而缩短留置时间的技术问题,提高治疗效率的留置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护套、穿刺针、留置导管、穿刺针座和延长软管、止液夹、延长管座、肝素帽、防菌盖帽等组件。可卸式采血端连接延长软管座肝素帽一端,所述的延长软管肝素帽上设有可卸式采血针组件,所述的可卸式采血针组件包括护套和双通针头,底座和针头之间设有卡槽,双通针头穿过肝素帽一头在延长软管座内,一头在座外由护套保护及卡槽固定,所述的卡槽设有上下扣,延长软管座肝素帽一端上有一个扣,双通针头对应固定该扣也有一个锁扣,所述的锁扣如保持一直线契合则固定,向左右旋转则分离卸下采血针。

所述的可卸式采血端位于留置针延长软管座肝素帽一端。

所述的可卸式采血端组件包括护套和双通针头、固定锁扣。

所述的双通针头,穿通延长软管座肝素帽,一头在延长软管座内获得血液,一头在肝素帽座外由护套保护,作为连接负压试管。

所述的双通针头中间部分为环状空心塑性材料,针头为钢制材料。

所述的卡槽锁扣,位于延长软管座肝素帽侧边的一端突出,锁扣位于双通针头中间塑性材料上,双通针头对应该固定扣有相对应的一个勾状锁扣。

所述的锁扣如保持一直线,突出固定扣和勾状锁扣契合则固定,向左右旋开则分离,卸下采血针。

相比现有的普通留置针,作为优选,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较普通的针头多了一个带针组件,但完成血液采集卸下后又恢复为普通留置针,不影响实际工作,反而能提供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无论是急救使用还是病房使用穿刺,采血结果都一样,都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减少采血过程中患者感染的风险,减少护士操作过程中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风险,在观察中都获得了满意结果。

作为优选,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前端护套密闭,直接连接与肝素帽内,双通针头中间部分,为环状空心网状塑性材料,网状结构能有效的各类液体通过中的杂质,减少了穿刺胶屑等碎屑进入的可能,保障了医疗行为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在延长软管座肝素帽设置有锁扣,向左右旋转即可使采血端针头分离,从而方便拔出针头,操作方便。

提供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静脉穿刺要求,消毒穿刺,敷贴固定留置针;2、将延长管端肝素帽上护套取下,露出双通外露针头;3、用备好的负压采血试管、连接针头自动获得血液;4、达到血液量,脱离负压试管;5、向左或者向右旋开卡槽锁扣,双通针头卸下,按照医疗废弃物锐器处理;6、此时留置针与一般留置针无异,可连接相关输液皮管操作。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安全性有保障。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在输液完成后,通过连接在留置针上的双通针头,可以有效的进行静脉血液采集,减少患者感染风险、减少针头穿刺胶屑的产生、减少护士操作的工作量、减少针刺伤职业暴露、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临床试用反响效果好、操作便捷,另外,锁扣结构拆卸方便,不累赘,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采血端取下护套露出双通针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通针头与延长管座之间固定卡槽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卸下双通针头后样子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通针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通针头塑性中空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A;2、穿刺针;3、留置导管;4、穿刺针座;5、延长软管;6、止液夹;7、延长管座;8.肝索帽;9、防菌盖帽;10、双通针头;11、护套B;12、卡槽锁扣;

指定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此外,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此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包括:1、护套A;2、穿刺针;3、留置导管;4、穿刺针座;5、延长软管;6、止液夹;7、延长管座;8.肝素帽;9、防菌盖帽;10、双通针头;11、护套B;12、卡槽锁扣;举例静脉留置针采血流程:

按照静脉穿刺要求,消毒患者皮肤,取下护套A1,穿刺成功后退出穿刺针2,静脉送入留置导管3,

敷贴固定穿刺针座4;

一手取下延长软管5端肝素帽8上的护套B,暴露双通针头10的一个外露针头;

用备好的负压采血试管、连接插入双通针头10的外露针头内,自动获得血液的采集;

检测血量达到后,退离负压试管或者更换下一个负压采血试管;

采集血液完毕,向左或者向右旋开双通针头10与延长管座7之间固定的卡槽锁扣12,双通针头10卸下,按照医疗废弃物锐器处理双通针头;再连接其它输液软管或者用止液夹6夹闭延长软管5;

此时剩余留置针与一般留置针无异,可连接相关输液皮管进行其它操作。这个过程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感染风险、减少针头穿刺橡胶产生胶屑的风险、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风险、减少了护士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另外,锁扣结构拆卸方便,不累赘,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安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留置针、肝素帽、穿刺针座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