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99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

背景技术:
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在微创治疗过程中常需借助各种医疗器械建立操作通道或扩张天然腔道的生理或病理性狭窄,再通过建立的通道等腔道进行微创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建立操作通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为首先采用穿刺针等器械进行穿刺,再沿着穿刺针放置不同管径的固定鞘管进行逐渐扩张,待扩张至所需大小后,再通过鞘管内部腔道进行操作,如经皮肾穿刺等。另一种对于天然腔道的扩张常采用的方法为首先沿腔道置入一根细的导丝作为引导物,再沿着这根导丝置入固定管径的鞘管或扩张支架等器械,退出导丝,通道构建完成,如输尿管镜检查、血管支架等。但是在临床使用中,以上方法均有诸多不足:采用固定鞘管进行逐步扩张不仅操作繁杂,而且在置管、拔管过程中鞘管与穿刺口周围组织直接摩擦,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对于天然腔道采用固定鞘管扩张过程中,置入的固定鞘管的管径较大,强行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给病人造成较大痛苦;而采用扩张支架对天然腔道进行扩张相比以上方法在置管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在置管后不易拔出,不但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且由于放置后如出现突发状况而不能更换将影响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鞘管在置入或拔出人体时,由于管径不可调节或不能拔出,造成操作困难和病人痛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扩张管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所述回缩膜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外侧,所述扩张管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回缩膜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对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交替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线,所述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径向方向设置,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线有序贯穿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接棒,所述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轴向方向设置,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棒有序贯穿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母固线器,所述螺母固线器设置于所述可扩张支架径向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优选地,所述可扩张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波纹网状支架,且所述波纹网状支架的内径随所述扩张管的作用增大。优选地,所述连接棒的端面直径大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骨架的直径。优选地,与人体接触的所述回缩膜的外壁为亲水性结构。优选地,所述扩张管为非弹性扩张管。优选地,所述扩张管包括扩张膜、阀门、中空的支撑管和导入装置,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扩张管的一端,所述支撑管设置于所述扩张膜的内侧,所述导入装置设置于远离所述阀门的所述扩张管的一端。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扩张管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所述回缩膜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外侧,所述扩张管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内侧,其中,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回缩膜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一端的第二连接部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对所述可扩张支架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通道支架,使用时,首先将所述通道支架置入体腔,置入后通过扩张管末端的阀门,向扩张管中注入空气或液体,扩张管被扩张,以达到扩张可扩张支架的目的;打开阀门,排出扩张管中的气体或液体,拔出扩张管,通道建立;拔除通道支架时,将所述可扩张支架上的连接线拔出,所述连接装置中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楔形面内,支架外的弹性回缩膜压迫通道支架回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所述可扩张支架的一端在回缩膜的作用下,开始向里卷曲,通道支架的直径缩小,减轻拔管阻力,利于拔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未连接时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连接时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收缩时的横切剖面示意图;图1-图11,符号表示:1-回缩膜,2-可扩张支架,3-连接装置,4-扩张管,31-固定连接件,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41-支撑管,42-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建立支架,通过扩张及收缩的形式,降低了置管及拔管对人体组织的造成的痛苦及损伤的风险,为鞘管的使用提供了安全、简便及广泛适用性。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包括:可扩张支架2、扩张管4和用于与人体接触的回缩膜1,所述回缩膜1包覆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外侧,所述扩张管4紧密贴合在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内侧。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通过相啮合的连接装置3连接成圆筒状,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件31、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远离所述回缩膜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所述第二连接部33设置有圆孔,所述固定连接件31贯穿连接各个所述圆孔。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3,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另一端连接交替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可扩张支架2收缩时,只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连接的一端向里卷曲收缩,避免所述可扩张支架2收缩时,由于两端相互交叉而造成可扩张支架2的卡塞,造成无法收缩的情况。所述可扩张支架2包括至少一个波纹网状支架,且所述波纹网状支架的内径随所述扩张管4的作用增大,所述网状支架则由两侧网状骨架延伸而成的环交错组成并自支架底端延伸至顶端。所述可扩张支架2可由医用不锈钢丝或钴铬合金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3上的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固定连接件31为连接棒,各个所述圆孔由连接棒有序贯穿连接。为了防止所述连接棒在扩张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而难于拔出,所述连接棒的端面直径应该比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网状骨架大。上述可扩张支架2的固定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但是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其他的固定方式,其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可扩张支架2外径应比所述回缩膜1内径稍大,或与弹性的所述回缩膜1紧密连接或埋藏于所述回缩膜1内,以保证在置入过程中不会出现回缩膜1脱落,以便于扩张及收缩的均匀性。所述回缩膜1外层该为亲水材料,可以保证支架在置入过程中减小摩擦,减轻病人痛苦。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回缩膜1可采用医用硅胶膜等良好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扩张管4为非弹性扩张管,保证了扩张管4各个部位压力相同,且不会存在过度扩张导致损坏支架及回缩膜1结构及功能。所述扩张管4包括扩张膜、阀门42和中空的支撑管41,所述阀门42设置于所述扩张管4的一端,通过所述阀门42可向所述扩张管4中注入液体或气体,用来将所述扩张管4支撑开,所述支撑管41设置于所述扩张膜的内侧;所述扩张管4还包括导入装置,所述导入装置设置于远离所述阀门42的所述扩张管4的一端。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可扩张支架2紧裹所述扩张管4而组成扩张单元。保证在通道支架的置入过程中防止通道支架与所述扩张管4相对滑动,并保证了所述扩张管4全隐藏于通道支架内,扩张过程中均匀扩张。使用前,可扩张支架2、回缩膜1以及扩张管4紧密结合,均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已通过所述连接棒连接在一起,即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已连接好,所述可扩张支架2已被所述回缩膜1包覆。参见图4和图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未连接时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连接时局部示意图;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交替连接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两端,所述可扩张支架2一端的第二连接部33与另一端的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相接触。所述回缩膜1对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使用时,将所述通道支架置入需要扩张的体腔,置入后通过向扩张管4末端的阀门42通入气体或注入液体,所述扩张管4随着注入的气体或液体的增加,逐渐被撑开,所述扩张管4扩张后,拉伸可扩张支架2和回缩膜1,从而扩大可扩张支架2的内腔直径,待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管腔稳定后,由于所述连接棒的作用,所述可扩张支架2被支撑为圆柱形,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圆周力大于所述回缩膜1的圆周力,即所述可扩张支架2不会因所述回缩膜1的作用而被压缩,导致支架变形或通道支架的直径变小。打开阀门42,排出空气或液体,所述扩展管的管径开始变小,拔出扩张管4,留置可扩张支架2的管腔使用;在需要拔出可扩张支架2及回缩膜1时,拔出连接部中的连接棒,所述回缩膜1对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圆周力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楔形面间的摩擦力,所述回缩膜1压迫所述可扩张支架2卷曲回缩,管径变小,拔出时减轻了阻力,以利于拔管。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扩张管4,使得支架在置入时以较小腔径进入体腔,降低了置入过程中对腔道周围组织损伤的风险;置入后再缓慢径向扩张人体腔道及组织,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利用回缩膜1的压迫回缩,减小了支架拔出时的直径,减轻了拔管阻力和造成的痛苦。实施例二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横切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医用操作通道支架局部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采用的可扩张支架2的固定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件31不是采用连接棒,而是采用连接线;第二连接部33上的圆孔沿所述可扩张支架2径向方向设置,自顶端有序等间距的排列至末端组合而成,并且在所述通道支架的末端有一螺母固线器,所述螺母固线器设置于所述可扩张支架2径向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在使用前,有一根丝线穿过各个圆孔,将所述可扩张支架2固定为一完整结构,并在末端使用固线器将丝线固定;待拔出所述可扩张支架2及回缩膜1时,拧开螺母固线器,将丝线放开一端并抽出丝线。由于回缩膜1的压迫,可扩张支架2收缩卷曲,管径变小,拔出时减轻了阻力,以利于拔管。上述可扩张支架2的固定方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但是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其他的固定方式,其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三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可扩张支架2采用多个结合部位,该部位均采用齿状结合,利用连接装置3相连接,采用连接棒进行固定。在使用前,各个连接棒将所述可扩张支架2固定为整体结构;在拔出所述可扩张支架2时,将各个连接棒拔出,此时由于回缩膜1的压迫,可扩张支架2断裂散开,以便于各个部件逐一取出或收缩后阻力减轻,拔出回缩膜1及可扩张支架2。对于该实施例,我们同样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二中相同的结合部位,采用丝线将各个部件进行组合,在拔管时可以将各个点的丝线进行拆卸,收缩后逐一取出或整体去除支架。实施例四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实例与实例二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例中的可扩张支架2与回缩膜1作为一整体,所述可扩张支架2包埋于回缩膜1内部,而且,回缩膜1在支架的连接装置3处同样也为一断开结构,采用丝线进行固定。使用前,可扩张支架2与回缩膜1均处于收缩状态置入体腔中,在使用中,通过非弹性的所述扩张管4的扩张,可扩张支架2与回缩膜1均处于膨胀状态,可扩张支架2由于圆的稳定性而处于稳定状态;拔管时,抽去丝线,稳定破坏而收缩,可扩张支架2管径缩小,拔管阻力减小,以便于支架拔出体外。需要说明的是,可扩张支架2的扩张主要是由于所述扩张管4的扩张对所述可扩张支架2的网状结构进行拉伸所致,属于不可恢复性变形,所述可扩张支架2在后期的收缩主要为回缩膜1的收缩所致,因此可扩张支架2的材料应该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在扩张稳定后可以承受回缩膜1的压迫而不变形,同时,回缩膜1的材料应该采用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此外,在扩张过程中采用的扩张管4应采用非弹性材料,这样可以很好地保证可扩张支架2及回缩膜1的结构及理化性质不会因过度扩张而损坏。另外,在组装过程中,可扩张支架2应与回缩膜1及扩张管4紧密结合,不易松动。可见,本发明所述的通道支架是在置入体腔后在通过内扩张的形式扩大支架内部管腔,避免了较大直径的鞘管直接强行置入体腔时,大幅度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的情况,相应降低了直接外部扩张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同时通过连续缓慢扩张的方式扩张人体腔道和组织减轻了病人痛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