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03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引起肝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肝硬化腹水临床表现有以下方面:

症状体征

腹水出现前患者常有腹胀感,当大量腹水形成时,腹胀加重,可自行观察到腹部逐渐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增大的腹腔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起居,行走困难,大量腹水可抬高膈肌,使胸腔容积减少,肺部受压致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浅表甚至憋气,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典型体征为移动性浊音阳性,大量腹水时全腹叩浊。

全身症状

(1)肝腹水时除腹部大量腹水致腹部膨隆外,还常伴有双下肢水肿,常常是可凹性水肿。

(2)腹水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时,常有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腹腔刺激症状。

(3)其它症状:肝硬化腹水患者亦可能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其它合并症同时出现,则应有贫血、神志精神不正常等相关临床表现。

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药物种类繁多,可选用双氢克尿噻等药物,但西药治疗大多是暂时控制病情,引起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是由湿热伤于中焦,脾胃受损,不能升清降浊,而气血凝滞,瘀阻脉络,致使肝失疏池,气、血、水,互结为患,渐成鼓胀,通常肝硬化或是肝癌病造成腹水。而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恢复,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互补协同,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消炎退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抗菌消炎,行水散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肝硬化腹水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5、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将茴茴蒜、小檗、徐长卿、老鸦柿和腹水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煮沸,过滤,得滤液,加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马鞭草、头巾草、泽漆、蔊菜、绿兰花和葶苈子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炒至无水气,取出微波烘干,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3)将鸡骨草、蓬子菜和芫花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文火炒至表面变色,喷洒米醋后再炒无水气,放凉晾干后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菥蓂和葫芦去除杂质,洗净,浸入蒸馏水中3~4小时,取出,日晒干燥,放入容器内捣碎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将步骤(1)所得的稠膏与步骤(2)、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混合后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茴茴蒜:味淡,性温;归肝经。消炎退肿,截疟杀虫。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疟疾疮癞,牛皮癣。《陕西中草药》载:“降血压,消炎退肿,退云翳,治高血压症,哮喘,食道癌,恶疮痈肿,角膜云翳。”

马鞭草:味苦,性凉;归肝、脾经。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现代实用中药》载:“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头巾草: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乳腺炎,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小檗:味苦,性寒;归肝、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陕西中草药》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泽漆:味辛、苦,性微寒;归肺、小肠、大肠经。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本经》载:“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胃经。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菥蓂: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和中开胃。用于阑尾炎,肺脓疡,痈疖肿毒,丹毒,子宫内膜炎,白带肾炎,肝硬化腹水,小儿消化不良。《纲目》载:“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经。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用于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荨麻疹,毒蛇咬伤。《常用中草药手册》载:“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治毒蛇咬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跌打肿痛,带状疱疹,肝硬化腹水,月经不调,痛经。”

老鸦柿:味苦、涩,性平;归肝经。清湿热,利肝胆,活血化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

蔊菜:味甘、淡,性凉;归肺、肝经。利尿,活血,通经。用于感冒热咳,咽痛,麻疹不易透发,风湿关节炎,黄疸水肿,疔肿经闭,跌打损伤。《贵州民间方药集》载:“解热利尿,治腹水,淋疾,外用治汤火伤。”

葫芦:味酸、涩,性温。利尿,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腹水,颈淋巴结结核。

绿兰花:味苦、微甘,性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健脾消积。用于热毒痈肿,脓疱疮,疔疮,烧烫伤,尿路感染,腹水,黄疸型肝炎,水化不良,小儿疳积。《重庆草药》载:“清热解毒,治红肿溃疡,无名肿毒。”

蓬子菜:味苦、甘,性温。清热解毒,行血止痒。用于肝炎,喉蛾肿痛,疗疮疖肿,稻田皮炎,荨麻疹,跌打损伤,妇女血气痛。《四川常用中草药》载:“清热,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痹肿痛,跌打损伤,骨折,妇女血气痛,蛇咬伤。”

芫花:味辛、苦,性平;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疥癣秃疮,冻疮。《药性论》载:“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葶苈子:味苦、辛,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别录》载:“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腹水草:味苦、辛,性凉。行水散瘀,消肿解毒。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肝炎,月经不调,疗疮痈肿,跌打损伤,汤火伤。《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载:“逐水,消肿,解毒。”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互补协同,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消炎退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抗菌消炎,行水散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肝硬化腹水有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将茴茴蒜、小檗、徐长卿、老鸦柿和腹水草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煮沸,过滤,得滤液,加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马鞭草、头巾草、泽漆、蔊菜、绿兰花和葶苈子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炒至无水气,取出微波烘干,置于研钵内研末,得到过120目的细粉,备用;

(3)将鸡骨草、蓬子菜和芫花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文火炒至表面变色,喷洒米醋后再炒无水气,放凉晾干后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粉,备用;

(4)将菥蓂和葫芦去除杂质,洗净,浸入蒸馏水中3~4小时,取出,日晒干燥,放入容器内捣碎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将步骤(1)所得的稠膏与步骤(2)、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混合后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片,7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痊愈,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500例临床观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0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125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3个月~6个月,平均4个月。对照组250例,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20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个月~5个月,平均3个月。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片,7天为一个疗程,通常1~3个疗程痊愈,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患者服用肝复乐胶囊,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3、疗效判定:

(1)治愈:腹部膨隆、下肢水肿、发热腹痛、行走困难等症状消失;腹部水肿消失、身体痊愈。

(2)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3)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4、结果:

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201例,有效32例,无效17例,治愈率80.4%,总有效率93.2%。

对照组中治愈164例,有效37例,无效49例,治愈率65.6%,总有效率80.4%。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钟××,男,16岁,学生,安徽蚌埠人。患者近期有腹胀感,大量腹水形成,腹胀加重,腹部逐渐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影响患者生活起居。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2、徐××,男,29岁,学生,浙江嘉兴人。患者腹部大量腹水致腹部膨隆,并伴有双下肢水肿,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曾服用过各种药物,效果不明显。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身体逐渐康复,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2个疗程,以上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3、夏××,女,40岁,秘书,山东威海人。患者患有肝硬化腹水。曾服用过各种药物,效果均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身体痊愈,没有复发。

4、高××,女,52岁,农民,河北石家庄人。患者有大量腹水,抬高膈肌,行走困难,呼吸浅表甚至憋气。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没有复发。

5、丘××,男,61岁,私营业主,吉林长春人。患者发热、腹痛,腹部胀痛,肺部受压致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浅表甚至憋气,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个疗程后,以上症状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以上症状消失,身体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6、路××,女,70岁,农民,内蒙古包头人。患者被确诊为肝硬化腹水,近期情况加重,腹壁绷紧发亮,有大量积水,导致行走困难,曾服用过各种药物,效果均不佳。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2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而服用2个疗程,身体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