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53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结膜炎症,非感染性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结膜炎为季节性传染病,好发生在夏秋季,传染性极强,常可暴发流行,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甚至失明。

目前,治疗结膜炎大多采用中、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而中药治疗存在疗效不确切,存在一定的欠缺,且生产成本也较高,以致很多患者视力减退,使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化瘀之功效,对治疗结膜炎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服用方便,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较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牛含水、黄疸树、泡桐花、桧叶、良旺茶、秦皮、蜜柑草、青葙子、木锥花、耳草和木芙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槐米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浮萍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篱栏子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将地黄瓜加入蜂蜜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然后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煮沸1~2小时,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3~1.15的稠膏,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牛含水:味苦,性凉。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腺炎,尿道感染,荨麻疹,皮肤瘙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载:“清热解毒,散风止痒。”

槐米:性寒凉,味甘平;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降火。主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啊血,赤白痢,目赤,疮毒,高血压等病症。《纲目》载,“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浮萍:味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纲目》载:“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损伤,目赤翳膜,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瘫风,丹毒。”

黄疸树: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广西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肠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疮疡溃烂。预防流脑。”

泡桐花:味苦,性寒。清肺利咽,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疮癣。

桧叶:味辛、苦,性温。祛风散寒,活血解毒。治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荨麻疹,肿毒初起。《福建民间草药》载:“杀虫除秽,散结解毒。治荨麻疹,硬结肿毒初起。”

良旺茶:味甘、微苦,性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用于急性咽炎,急性结膜炎,消化不良,风湿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篱栏子:味甘、淡,性凉;归肺、脾经。清热,利咽,凉血。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乳蛾,尿血,包性眼结膜炎,疮疥。《岭南采药录》载:“清凉散热,治喉痛,去痰火,治双单蛾喉症研未吹喉。”

秦皮:味苦,性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秦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抗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蜜柑草:味苦,性寒;归肝、胃经。消食止泻,利胆。主治小便失禁,淋病,黄疸型肝炎,吐血,痢疾。外用治外痔。苏医《中草药手册》载:“清热,明目,健胃,止痢,渗湿,利尿。治蛇咬伤,小儿疳积。并治感冒,眼结膜炎,暑热腹泻,痢疾,夜盲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

地丁:味苦,性寒,归心、肝、脾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滇南本草》载:“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青葙子:味苦,性寒;归肝经。祛民热,清肝火,明目退翳。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高血压病,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疮癣。《药性论》载:“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露疮。”

木锥花: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利尿。治肺炎,气管、支气管炎,咳嗽痰多,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

耳草:味苦,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喉痛,急性结膜炎,肠炎,痢疾;外用治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乳腺炎,湿疹。

地黄瓜:味微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治疮痈,咽喉红肿,乳痈,急性结膜炎,刀伤出血,跌打损伤,便血,蛇咬伤。

木芙蓉:味微辛,性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木芙蓉花的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叶的水煎剂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消肿止痛、祛风解表、活血化瘀之功效,对治疗结膜炎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服用方便,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较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一种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牛含水、黄疸树、泡桐花、桧叶、良旺茶、秦皮、蜜柑草、青葙子、木锥花、耳草和木芙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槐米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浮萍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篱栏子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5)将地黄瓜加入蜂蜜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然后加入3倍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煮沸1~2小时,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3~1.15的稠膏,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4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结膜炎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结膜炎患者182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9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6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5.5岁,平均病程1年;对照组91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45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5岁,平均病程1年。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4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滴于眼睑内,一次1~2滴,一日3~5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3、疗效判定:

(1)治愈:患者眼痛、流泪,分泌物、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症状全部消失,眼功能恢复正常。

(2)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眼功能明显好转。

(3)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减轻,眼功能有所好转。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4、结果: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罗某,女,17岁,湖南湘潭人。患者因感冒后出现双眼羞明、流泪、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患有结膜炎,给予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2、谢某,男,20岁,甘肃庆阳人。患者双目眼球充血,有重度异物感,流泪,疼痛,怕光,去眼科医院检查确诊为结膜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3、唐某,女,50岁,山西忻州人。患者患有结膜炎,多方求医治疗,都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4、邓某,男,31岁,江西宜春人。患者眼痛、流泪,球结膜充血症状,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经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许某,女,40岁,广东汕头人。患者左眼疼痛羞明,起病突然,左眼油沙涩感,白睛红赤,逐渐加重,使用滴眼液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去医院就诊,确诊为结膜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6、吕某,男,38岁,安徽芜湖人。患者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症状,去医院就诊,诊断为结膜炎,医生给予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病情得到控制,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眼功能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