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明酸传递体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6500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学物质制备方法,具体的是一种传明酸传递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色素沉着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往往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尽管没有皮肤痛、痒等痛苦,但皮肤或黏膜的颜色异常却使大多数人心理负担重,急于就诊。传明酸(tranexamic acid, TA)又名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原为抗纤溶止血药物,它是继曲酸等美白剂后的又一个美白剂。不仅对皮肤的雀斑、老人斑、黄褐斑有消褪作用,而且对皮肤的滋润、皮肤灼伤后的愈合和粉刺等也有疗效。在有疗效化妆品的制备上,传明酸经常是以口服或注射的形式给药,常引起胃肠道反应及月经量的减少等不良反应。在透皮制剂方面主要以霜剂的形式进行使用。传递体作为一种透皮效果优于脂质体的新型透皮给药载体而备受关注。但目前对其作为传递体制剂,传明酸的研究相应较少。近年来,将生物活性用脂质体进行包封能有效地提高活性物质的透皮性,这已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将 TA 以传递体为载体进行包裹,可以使药物集中于皮肤角质层,形成药物贮库,缓缓向炎症部位释药,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明酸传递体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大豆卵磷脂300份(质量份数,下同),胆固醇150份于圆底烧瓶中,加200mL氯仿溶解,另取脱氧胆酸钠30份,传明酸60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再与上述氯仿溶液混合,探头式超声处理20s使形成W/O型乳剂,40℃减压旋蒸除氯仿,得半固体胶状物,再以50mL磷酸盐缓冲液水合,于冰水浴中探头式超声20s,以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传明酸传递体混悬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可重复性好,所制备的传明酸传递体能显著提高传明酸的透皮给药效果,还增强了传 明酸在皮肤中的滞留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也可通过其它 的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特征的方案来描述,因此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范围内的 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实施例:

称取大豆卵磷脂300份(质量份数,下同),胆固醇150份于圆底烧瓶中,加200mL氯仿溶解,另取脱氧胆酸钠30份,传明酸60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再与上述氯仿溶液混合,探头式超声处理20s使形成W/O型乳剂,40℃减压旋蒸除氯仿,得半固体胶状物,再以50mL磷酸盐缓冲液水合,于冰水浴中探头式超声20s,以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传明酸传递体混悬液。

通过重复性实验,取同一批次供试品6份,分别进样测定传明酸的量,其RSD 为 1.58%,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质量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6、8、12 h 进样测定,传明酸峰面积的RSD为1.56%,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h内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所制备的传明酸传递体与水溶液相比,不仅显著提高传明酸的透皮给药效果,还增强了传明酸在皮肤中的滞留量。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可能是该制剂扰乱了皮肤角质层的紧密排列,使角质层结构变得疏松、无序从而提高皮肤对药物的渗透。传递体是一种新型透皮给药载体,将传明酸制备成传递体透皮给药,能够克服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因此,传明酸传递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