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819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胰腺癌是在所有癌症中具有最高死亡率中的一种并预期2012年在美国引起估计37,390人死亡。参见美国癌症协会,CancerFactsandFigures2012。对于结合的胰腺癌的所有阶段,1年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是26%和6%;胰腺癌如此高的死亡率至少部分地归因于诊断时转移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体、尾部或累及整个胰腺,但以胰头部最多,约占胰腺癌的60%~70%。发生于胰体者次之,尾部最少见。肉眼观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有的分明,有的弥漫浸润与邻近胰腺组织难以分辨。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厌食,消化不良及体重下降;腹部不适或疼痛,约有半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约有20%的病人腹痛能放射到背部、左肩部,疼痛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黄疸,表现为皮肤及巩膜发黄。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手术和化疗治疗的方法均有缺陷性,因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化疗可以有效伤癌细胞,但是同时又会杀伤正常细胞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现更多的并发症,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损伤。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胰腺癌的纯中药配方,该中药组合物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14-25份,柿蒂8-21份,山香圆叶3-8份,葫芦茶5-15份,水黄杨木4-10份,白术10-20份,鼠曲草3-12份,红大戟5-15份,玳瑁11-20份,马钱子粉8-20份,龙脷叶5-10份,杯苋5-15份,川芎11-20份,红线麻29-27份,升麻5-20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20份,柿蒂15份,山香圆叶6份,葫芦茶10份,水黄杨木7份,白术15份,鼠曲草8份,红大戟10份,玳瑁15份,马钱子粉14份,龙脷叶8份,杯苋10份,川芎15份,红线麻18份,升麻12份。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25份,柿蒂21份,山香圆叶8份,葫芦茶15份,水黄杨木10份,白术20份,鼠曲草3-12份,红大戟15份,玳瑁20份,马钱子粉20份,龙脷叶10份,杯苋15份,川芎20份,红线麻27份,升麻20份。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14份,柿蒂8份,山香圆叶3份,葫芦茶5份,水黄杨木4份,白术10份,鼠曲草3份,红大戟5份,玳瑁11份,马钱子粉8份,龙脷叶5份,杯苋5份,川芎11份,红线麻9份,升麻5份。为了更好地表达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剂型。比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剂等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均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优选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汤剂、片剂或胶囊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将嫩蜜用放入锅内,直火加热,文火炼制成棕红色炼蜜;其次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按一定的比例与炼蜜混合,揉和成蜜团条;最后将揉好的蜜团条放入制丸板上,从而得到统一规格的蜜丸。细粉与炼蜜的比例为1:1。蜜丸规格为8克/个。制丸板涂上甘油润滑。蜜丸可用蜡纸装封后,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本发明的中药为口服,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丸,饭后半小时后温服。20天为1个疗程。本发明中药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存期,且具有疗效显著、安全、价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理气止疼、软坚散结、排毒除秽的功能,对胰腺癌的治疗达到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有效的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20份,柿蒂15份,山香圆叶6份,葫芦茶10份,水黄杨木7份,白术15份,鼠曲草8份,红大戟10份,玳瑁15份,马钱子粉14份,龙脷叶8份,杯苋10份,川芎15份,红线麻18份,升麻12份。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嫩蜜用放入锅内,直火加热,文火炼制成棕红色炼蜜;其次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按1:1的比例与炼蜜混合,揉和成蜜团条;最后将揉好的蜜团条放入制丸板上,从而得到统一规格的蜜丸。蜜丸规格为8克/个。制丸板涂上甘油润滑。本发明的中药为口服,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丸,饭后半小时后温服。20天为1个疗程。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25份,柿蒂21份,山香圆叶8份,葫芦茶15份,水黄杨木10份,白术20份,鼠曲草3-12份,红大戟15份,玳瑁20份,马钱子粉20份,龙脷叶10份,杯苋15份,川芎20份,红线麻27份,升麻20份。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嫩蜜用放入锅内,直火加热,文火炼制成棕红色炼蜜;其次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按1:1的比例与炼蜜混合,揉和成蜜团条;最后将揉好的蜜团条放入制丸板上,从而得到统一规格的蜜丸。蜜丸规格为8克/个。制丸板涂上甘油润滑。本发明的中药为口服,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丸,饭后半小时后温服。20天为1个疗程。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蒲黄14份,柿蒂8份,山香圆叶3份,葫芦茶5份,水黄杨木4份,白术10份,鼠曲草3份,红大戟5份,玳瑁11份,马钱子粉8份,龙脷叶5份,杯苋5份,川芎11份,红线麻9份,升麻5份。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嫩蜜用放入锅内,直火加热,文火炼制成棕红色炼蜜;其次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按1:1的比例与炼蜜混合,揉和成蜜团条;最后将揉好的蜜团条放入制丸板上,从而得到统一规格的蜜丸。蜜丸规格为8克/个。制丸板涂上甘油润滑。本发明的中药为口服,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1丸,饭后半小时后温服。20天为1个疗程。疗效及毒性评价:随机抽取就诊的胰腺癌患者85例,年龄45~77岁,男45人,女40人,进行疗效和毒性评价;1、100例胰腺癌患者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疗效为:治愈8例,好转67例,无效10例,有效率88%。2、毒性评价:用药前和服用药物持续一个月之后各作一次体检,体检项目:(1)一般体检项目:体温、脉搏、呼吸。(2)血、尿、大便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作一次。(3)肝功能AST、ALT;肾功能BUN、CR及血糖;心功能CPK、LDH、EKG;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对毒性评价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毒性症状表现;l级:轻度毒性症状表现;2级:中度毒性症状表现;3级:严重毒性症状表现;4级:危及生命毒性症状表现。根据体检结果分析得出,85例胰腺癌患者中,0级70人,1级7人,2级5人,3级3人,4级0人。从疗效及毒性评价上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胰腺癌的病变进程,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动物实验实验分组:将60只小鼠,3-5周龄,体重20~30g,雌雄不分,随机分为胰腺癌模型组45只和对照组15只,常规进食以及自由饮水饲养。配置致癌剂:取100mg二甲基苯蒽加入1ml吐温80中,置于60℃水浴箱使之溶解;加入生理盐水经振荡器震荡12h,稀释成终浓度为10mg/ml的二甲基苯蒽混悬溶液。实验:(1)胰腺癌模型组45只小鼠术前禁食36h,不禁水。2%戊巴比妥钠(1.5ml/kg体重)腹腔内注入麻醉,每组小鼠均经上腹正中切口1.0cm进腹。胰腺癌模型组在暴露胰腺后,于胰体尾部以1ml注射器注射(深2mm)置入二甲基苯蒽混悬液(100mg/100g体重),在普通环境中饲养。在3-5月期间随时观察小鼠精神状况、体重及有无腹水等。对照组进行于胰体尾部以1ml注射器注射(深2mm)置于等量的生理盐水。(2)术后48h后,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组1、模型组2、模型组3;模型组1、模型组2和模型组3分别服用实施例1、2和3的药物,每日灌胃2ml/只,一天三次;对照组正常进食,每天同一时间灌胃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术后5个月后,对所有小白鼠进行剖腹观察,结果如表1。表1模型制作术后5个月后对100只小白鼠剖腹观察结果无异常肿块胰腺癌死亡模型11032-模型21122-模型310221对照组15---二甲基苯蒽是一种较强的致癌剂,对诱发动物肿瘤的形成有很强的作用,本发明原料药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表达,本发明对胰腺癌肿瘤的增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疗效显著。典型病例病例1:王某,男,无明显原因出现黄疸、腹胀,入院检查CT示:胰头部占位,行手术治疗(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肿瘤侵及十二指肠及周围组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后,3个疗程之后观察,腹胀症状明显减轻,体温回归正常,继续服用2个疗程之后,恶心、呕吐现象明显消失,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稳定,仍在继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病例2:张某,女,71岁,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多饮、消瘦、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对症治疗后血糖改善。5个月后患者出现腹痛,伴有全身黄染,腹部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扩大,胆总管下段变细,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头占位病变。腹部核磁扫描示:胰头癌。给予本发明中药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黄疸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病情稳定,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3:陈某,女,上腹胀,不适,不思饮食,消瘦,胀部积水,经B超、CT等检查诊为“胰腺癌”,服用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后,2个疗程之后,经检查发现黄疸由显性黄疸转变为隐性黄疸,继续服用本发明3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定期查体,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稳定,仍在继续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