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804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粘膜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导致的非萎缩性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灼痛感、反酸、胀满不适、早饱等。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学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病位在胃,多因外感风寒、暑湿导致胃失和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发病。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的加大,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西药治疗病情易反复,难彻底根治,毒副作用大。申请人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应用中药治疗此病,不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毒副作用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大荃麻9-15份、大浮萍10-16份、刺楸树皮7-11份、阿尔泰紫菀3-7份、蔷薇根3-7份、南瓜藤12-18份、瓶尔小草10-14份。优选的:大荃麻12份、大浮萍13份、刺楸树皮9份、阿尔泰紫菀5份、蔷薇根5份、南瓜藤15份、瓶尔小草12份。制备方法: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方中:大荃麻祛风解表、利气消痰、清火解毒;大浮萍凉血活血、利尿除湿;刺楸树皮祛风活血、除湿杀虫;阿尔泰紫菀清热降火、排脓;蔷薇根祛风活血、清热解毒;南瓜藤清肺和胃、平肝通络;瓶尔小草清热凉血、镇痛解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称取大荃麻9g、大浮萍10g、刺楸树皮7g、阿尔泰紫菀3g、蔷薇根3g、南瓜藤12g、瓶尔小草10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二:称取大荃麻12g、大浮萍13g、刺楸树皮9g、阿尔泰紫菀5g、蔷薇根5g、南瓜藤15g、瓶尔小草12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实施方式三:称取大荃麻15g、大浮萍16g、刺楸树皮11g、阿尔泰紫菀7g、蔷薇根7g、南瓜藤18g、瓶尔小草14g,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毒性试验1、实验动物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体质量(208±5)g,用作慢性毒理实验;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体质量(32±4)g,用作急性毒理实验。喂以普通饲料,普通饮水。室温控制在(22±4)℃,湿度(51±3)%,自然光照。2、急性毒理实验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注册工作手册),选用清洁级健康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5只。中药组按正常成人口服折算成小白鼠的剂量,每日灌服中药1次。空白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服。3、慢性毒性实验清洁级健康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及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各10只。对照组予1ml/20g体质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是成人正常用量折算成大鼠剂量的5、10、20倍,均为灌胃给药,每日1次,实验周期为3个月。4、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小白鼠在给药10d内无死亡,给药后观察小鼠外观、毛色、光泽正常,社会行为、反应均正常,摄食、排泄正常。10d后人工处死解剖,观察其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卵巢、子宫均未见异常。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中药组脏器表面光滑,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毒理实验结果中药组的小、中、大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外观、毛色,社会行为、刺激性等和对周围环境、食物、水的兴趣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体质量均较本组实验前增加(P<0.05),但4组实验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实验后血液细胞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重要脏器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处死后重要脏器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HE染色。中药组大鼠脏器组织结构排列有序,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胞核染色清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试验表明,本发明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给药后未见毒性反应。临床资料1、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诊断为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270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饱胀、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隐痛等症状。平均年龄(43±11)岁,男性140例,女性130例;在患者知情和自愿的基础上,我们将患者分为9组;只服用大荃麻单味药组为A组、只服用大浮萍单味药组为B组、只服用刺楸树皮单味药组为C组、只服用阿尔泰紫菀单味药组为D组、只服用蔷薇根单味药组为E组、只服用南瓜藤单味药组为F组、只服用瓶尔小草单味药组为G组、服用本发明按实施方式二制剂组为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为对照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表现主症:院胁胀满或胀痛、吞酸、暖气、呃逆、脉弦;次症:性情抑郁、不欲食、善太息、胃脘嘈杂以上主症3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确诊。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按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制得的药剂加以治疗,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10mg,1日2次;碳酸铝镁片1.0g,1日3次;分别称取A、B、C、D、E、F、G各单味药组的重量,按传统方法制成药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各组一周为一疗程,各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4、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显示胃粘膜糜烂、充血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控制,胃镜下可见胃粘膜糜烂、充血、水肿显著减少。无效:治疗结束时症状或胃镜表现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6、治疗结果如下表组别例数药量(g)显效有效无效副作用总有效率(%)A309014254例16.7B309012274例10.0C309031266例13.3D309021263例10.0E309022263例13.3F309023242例16.7G309012274例10.0治疗组307125500例100.0对照组30常规量16950例83.3按上表中各单味药的药量,分别按上述做毒性试验的方法做毒性试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各单味药组均为无毒级。通过以上临床资料可知,治疗组虽然服用较少的药量,但是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各单味药总有效率之和,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更可喜的是毒性降低,无毒副作用出现,由此可知,各药在协同增效作用下向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方向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我们对治疗组患者进行随访时,其中有4例患者向我们反映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不但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经常发作的过敏反应也消失了。其中2例患者说“每次进入树林后,就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起疙瘩,极痒;自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以上现象消失”。另2位患者自述“平时吃小虾,蚱蜢时,会在10-20分钟内出现痒痛,随后出现红疙瘩,感觉皮肤有热感,其痛难忍;自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后,不但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得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当他们不注意再次吃小虾,蚱蜢时,未出现过敏反应”。得到这一信息后,我们利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随即对25例过敏患者和25例有过过敏史患者进行治疗,25例过敏患者服药后15-30分钟内恢复正常,25例有过过敏史患者服药后进行过敏条件刺激,未出现过敏反应;随访三年,以上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由此可知,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不但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而且对皮肤过敏疾病具有根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