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996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鼻炎的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

中医一般称为鼻鼽、鼽嚏或鼻窒。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疗其他大病亦如此。

现有技术中,CN102988560A公开一种鼻炎清,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苍耳子(炒)16-20份、荆芥10-14份、川芎8-10份、薄荷6-12份、防风4-8份、黄柏5-9份、细辛6-10份、广藿香6-12份、鹅不食草3-7份、夏枯草6-8份、桂枝6-10份、柴胡4-8份、龙胆草3-5份。CN101590107A公开一种鼻炎膏,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鹅不食草45-55份、辛夷3-9份、龙胆草8-15份、白芷2-5份、细辛2-5份、甘草酸0.1-0.6份和黄芩甙0.5-2份,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成膏剂即可。但是上述的中药仍然存在着治疗鼻炎效果不好、给药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是先祖传承,本草炼制,父辈七十年经验,本人三十年制作创新、无副作用、不含激素。

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辛荑花15份、细辛5份、蒿本12份、防风10份、白芷15份、川芎10份、升麻6份、羌活9份、甘草6份、苍耳子15份、木通10份、薄荷9份、鹅不食草30份、黄芩12份、佩兰9份、石菖蒲12份、葱白10份。

本发明还提供的中药组合物能应用在制备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药物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息肉、气压创伤性鼻炎或者鼻黏膜糜烂的等药物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由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中药组合物中除葱白以外的组分取一半的重量加入55度以上高粱酒密封泡浸;

第2步,将中药组合物中除葱白以外的组分剩下的一半的重量研磨成粉,加水密封泡浸;

第3步,单独取葱白加55度以上高粱酒密封泡浸;

第4步,分别将第1步、第2步、第3步中得到的药液和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50:30:10:10混合,得到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的第1步中,泡浸时间是49天以上;中药与酒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酒。

所述的第2步中,泡浸时间是49天以上;水是指户外荷叶上的清晨出现的露水;中药与露水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露水。

所述的第3步中,泡浸时间是30天以上;葱白与酒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葱白。

本发明中,

辛荑花,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共为君药。

细辛,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蒿本,能除肌肤经络间寒湿之邪而祛风止痛;防风,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白芷,清利咽喉、解表透疹、疏肝解郁之薄荷,重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共为臣药。

佩兰,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与白芷合用增强其排脓止痛作用而为佐药。

羌活,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木通,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

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葱白,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清热燥湿而不伤阴,滋阴益气而不碍邪,兼活血养血祛瘀消肿,通利鼻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最佳疗效。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可以适应范围: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药物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息肉、气压创伤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鼻咽干燥、鼻气腥臭、发堵不通等人群。

本发明中的高粱酒也称高粱白酒。

本发明提出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直接喷鼻,可提高鼻粘膜局部的药物浓度,利用鼻部黏膜丰富的微循环,快速吸收,让药物直接在病灶区产生药效;避免了其中所含有效成分的散失,使药物直达病所,更有效地发挥其疗效,改善鼻膜的血液循环,见效快,疗程短。

该挥发油的使用方法,鼻腔喷入给药。一次每鼻孔1~2揿,慢性鼻炎、鼻窦炎每天使用2~3次;变应性鼻炎、急性鼻炎每2~3小时喷用一次。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用于治疗鼻炎具有效果明显、无副作用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由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制成:辛荑花15份、细辛5份、蒿本12份、防风10份、白芷15份、川芎10份、升麻6份、羌活9份、甘草6份、苍耳子15份、木通10份、薄荷9份、鹅不食草30份、黄芩12份、佩兰9份、石菖蒲12份、葱白10份。

中药组合物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中药组合物中除葱白以外的组分取一半的重量加入55度以上高粱酒密封泡浸49天;中药与酒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酒;

第2步,将中药组合物中除葱白以外的组分剩下的一半的重量研磨成粉,加户外荷叶上的清晨出现的露水密封泡浸49天;中药与露水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露水;

第3步,单独取葱白加55度以上高粱酒密封泡浸30天;葱白与酒的重量比是1000克中药配1000mL葱白;

第4步,分别将第1步、第2步、第3步中得到的药液和生理盐水按照体积比50:30:10:10混合,得到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

对照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未在药物组合物中加入佩兰。

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1.实验方法:取Wistar大鼠为试验对象,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0.632g(1.67ml)/kg、0.316g(0.84ml)/kg、0.158g(0.42ml)/kg,分别相当于人临床日拟用量0.0079g(0.021ml)/kg的80、40、20倍。连续经鼻腔滴入给药3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21天。

2.观察项目:(1)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食欲、大小便等一般状况;(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等血液学指标;(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球蛋白、甘油三脂和胆红素等血液生化指标;(4)心、肝、肾、脾、肺、脑、胸腺、膀胱、肾上腺、子宫、卵巢、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等脏体系数等;(5)心、肝、肾、脾、肺、脑、胸腺、脾脏、肾上腺、胃、大肠、小肠、膀胱、子宫、卵巢、睾丸、附睾、胰腺、前列腺、精囊腺、骨髓、脑垂体、主动脉、气管、甲状腺、甲状旁腺、视神经、坐骨神经、淋巴结、脊髓、鼻粘膜

等器官组织病理学。

3.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良好,体重、摄食量、脏体系数无异常,血液

学、血液生化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未发现有异常改变。提示本发明

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治疗鼻炎

的外用制剂的无毒作用剂量>0.632g/kg。因而认为按拟定的临床剂量、给药途

径和疗程应用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应是安全的。

药效试验

受试药物:实施例1和对照例1中的样品。

高剂量0.632g(1.67ml)/kg,低剂量0.158g(0.42ml)/kg,经鼻腔滴入给药,每

日一次。地塞米松0.05g/kg,经鼻腔滴入给药,每日一次。

1、对大鼠组胺性鼻炎的影响

结果表明,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2个样品对组胺引起大鼠鼻粘膜通透性增高均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较对照例1显著,结果如下。

对大鼠组胺性鼻炎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2、对豚鼠鼻翼过敏的影响

结果表明,2个样品对2,4-硝基氯苯诱发的豚鼠鼻翼过敏(迟发性反应)均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较对照例1明显,结果如下。

对豚鼠鼻翼过敏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3、对大鼠过敏性鼻炎的影响

结果表明,2个样品对大鼠过敏性鼻炎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

较对照例1明显,结果如下。

对大鼠过敏性鼻炎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4、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2个样品对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较对照例1明显,结果如下。

滴通鼻炎水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5、抗炎试验

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结果表明,样品对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较对照例1明显,结果如下。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2)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结果表明样品均可明显抑制慢性肉芽肿的增生,实施例1的抑制作用较对照例1明显,结果如下。

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例1比较P<0.01

临床实验

鼻炎治疗

1、实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医院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80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剂治疗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17~45岁,平均28.3±9.6岁,病程2~4年,平均3.1±1.2年;对照组90例,男45例,女45例,年龄23~46岁,平均27.1±8.6岁,病程2~4年,平均3.2±1.3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甲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疗效标准执行。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诊断标准

包括标准:变应性鼻炎患者,没有吸烟或停止两年以上吸烟。

排除标准:妊娠、厌食症、贪食症、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率失常、没有治疗的甲状腺病变、症状性肝病、胆囊病变、和任何严重的病变、胰岛素治疗、口服激素治疗。

3、用药方法与剂量

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5天。

治疗组:(1)本发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每次2滴,每天三次。(2)常规变应性鼻炎治疗。

对照组:常规变应性鼻炎治疗。

常规变应性鼻炎治疗:

轻:酮替芬每天1次,每次1mg

中:酮替芬每天1次,每次1mg加伯克纳常规治疗剂量每天1次

重:酮替芬每天1次,每次1mg,加伯克纳常规治疗剂量每天2次

4、观测项目及指标

(1)、观察项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2)、疗效标准

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的分级计分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疗效标准执行,所得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疗效:积分下降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积分下降指数≥66%;有效:积分下降指数≥26%;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5%;将显效和有效的百分率记为总有效率。

(3)、治疗结果

变应性鼻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治疗5天后,治疗组显效5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4.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鼻黏膜糜烂

医院门诊鼻黏膜糜烂共9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一30例,治疗组二30例,对照组3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照例1制剂用于治疗组一和治疗组二,治疗组一:男15例,女15例,年龄18~43岁,平均28.2±5.8岁,病程2~3年,平均2.3±0.9年;治疗组二:男10例,女20例,年龄17~41岁,平均28.6±6.7岁,病程2~3年,平均2.4±0.8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9~45岁,平均30.3±5.7岁,病程2~3年,平均2.1±0.5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黏膜糜烂症状和体征。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全部患者均确认为鼻中隔前端及下鼻甲表面等黏膜糜烂,作随机分组,并设对照组。治疗组一30例,治疗组二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每次2滴,每天三次。对照组用烧灼加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

显效:无出血、糜烂面愈合、无色素沉着、无疤痕;

有效:无出血、糜烂面愈合、少量色素沉着;

无效:出血、有糜烂面。

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治疗鼻炎的外用制剂可以有效促进鼻腔黏膜糜烂愈合,治疗组一治疗效果优于治疗组二,而对照组中有11例仍然出现反复出血,鼻腔功能恢复正常的只有19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