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散瘀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6612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散瘀膏。

(二)

背景技术:

风湿痛、关节炎、骨刺、跌打损伤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患者较多,并且较为普遍,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导致无法生活自理,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临床上常用西药和中成药,如抗微生物药、中枢兴奋药、镇痛药、解热止痛即抗痛风药等,病人往往只知道去医院看病吃药、打针,甚至动不动打点滴,如果长期服药,对病人的健康会带来伤害,长期大量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抗痛风药,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致不同程度胃黏膜损伤,如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和出血,此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会出现生命危险。

中药以其指标除根、副作用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黑膏药作为中药外用的一种,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黑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低、效果好、服用方便的的活血散瘀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活血散瘀膏,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

香附15-20g, 孩儿茶15-20g,血竭10-20g,自然铜10-20g,冰片3g,威灵仙10-20g,乌梢蛇6-8g,僵蚕10-20g,蜈蚣3g,水蛭10-20g,独活10-15g,秦艽10-20g,白蔹10-20g,白芨10-20g,五加皮10-20g,鸡血藤10-20g,桂枝10-20g,苏木10-20g,川牛膝10-20g,茜草10-20g,羌活15g,狗骨10-20g,红花10-20g,伸筋草20-30g,透骨草20-30g,麻黄15-20g,青风藤10-20g,海风藤10-20g,海桐皮10-20g,杜仲10-20g,贝母10-15g,草乌10-15g,木瓜10-20g,松节10-20g,花椒10-20g,苍耳子10-20g,细辛10-15g,荆芥10-15g,千里光10-20g,毛姜10-20g,天麻10-15g,川断10-15g,巴戟天10-20g,当归10-20g,苍术10-20g,川穹10-20g,赤芍10-15g,生地10-20g,白芷10-20g,麝香1g,沉香10-20g,没药10-15g,三七10-20g,丁香6-10g,雄黄6-10g,冬虫夏草3-5g,马钱子10g。

所述的活血散瘀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

香附15g, 孩儿茶17g,血竭15g,自然铜10g,冰片3g,威灵仙20g,乌梢蛇6g,僵蚕15g,蜈蚣3g,水蛭15g,独活10g,秦艽20g,白蔹10g,白芨15g,五加皮10g,鸡血藤10g,桂枝15g,苏木20g,川牛膝10g,茜草10g,羌活15g,狗骨15g,红花20g,伸筋草25g,透骨草20g,麻黄17g,青风藤20g,海风藤15g,海桐皮10g,杜仲10g,贝母10g,草乌12g,木瓜10g,松节20g,花椒15g,苍耳子10g,细辛12g,荆芥10g,千里光20g,毛姜15g,天麻10g,川断10g,巴戟天15g,当归10g,苍术15g,川穹20g,赤芍12g,生地10g,白芷15g,麝香1g,沉香10g,没药15g,三七15g,丁香6g,雄黄8g,冬虫夏草3g,马钱子10g,雷公根15g、望江南子14g。

用法用量 :每贴可用 7-10天,每 7-10天换 1 次贴。3贴 1 个疗程。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孩儿茶:入药部位:植物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性味:苦、涩,微寒。归经:归肺、心经。功效: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主治: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自然铜:性味功能:辛,平。散瘀,接骨,止痛。主治用法:用于跌打肿痛,筋骨折伤。多入丸散服;外用研末调敷。气味: 辛、平、无毒。主治: 1、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2、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3、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4、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威灵仙:该种根及茎入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之功效。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其新的用途不断的被发现,如治疗胆结石,跟骨骨刺、足跟痛、食管癌等。但用药中须注意的是,气血亏虚及孕妇慎服。

乌梢蛇:入药部位:动物的干燥体。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肝经。功能: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主治: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僵蚕,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㖞,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蜈蚣:性温,味咸、辛,有毒,入肝经。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疮疡;瘰疬。

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独活: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秦艽: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白蔹: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白芨: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五加皮: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皮。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肝、肾经。功能: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鸡血藤: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风藤:性味:《滇南本草》:性平,味淡。

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桂枝: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现有的各种驱风油类药物如清凉油、风湿油等皆含有桂油成分。主要功能: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用法用量:3~9克 。主治麻疯病的“苯丙矾”其主要成分即桂油,肉桂的其它副产品如桂枝、桂子、桂丁、桂盅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在中药中广为应用。

苏木:性味:甘;咸;辛凉。归经:心;肝;胃;脾经。中医药效: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川牛膝: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归经:归肝、肾经。功效: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茜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羌活: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入膀胱、肾经。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狗骨:狗骨正名为麻黄,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红花: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伸筋草: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经。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透骨草:性味:甘、辛,温。归经:入肺、肝二经。功效主治:

1.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八肝经,故能祛风除湿,如《本草纲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若因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导致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选用该品,祛风散寒胜湿,病邪去,则诸症自愈。

2.舒筋活络,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而肝主筋.故该品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对于外感风寒之邪,经气失宣,症见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可选用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之。如《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选用该品,治筋骨拘挛。

3.活血止痛,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可选用该品治之,取其辛温善走,活血利气之功,血气通则不痛。

4.解毒化疹,灵秘丹药笺》曰:“疗热毒。”《杨诚经验方》选用该品,治肿毒初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则用该品,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故可思透骨草治疗疮癣肿毒,阴囊湿疹,一般多煎水外洗。因本药外洗还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祛风、活血、止痛的特点。

麻黄: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青风藤:药性: 平。药味: 苦、辛。归经: 归肝、脾经。功能: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海风藤: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藤茎。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海桐皮:药性:味辛;苦;性平。归经:归肝;胃;肾经。功效: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功效分类:祛风除湿药;利水和中药;活血解毒药。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

杜仲:性味.《本经》:“味辛,平。”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功效主治:杜仲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杜仲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贝母:性味与归经: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润肺,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草乌:性味:味辛、苦,性热。归经:归心、肝、肾、脾经。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木瓜鲜美兼具食疗作用,尤其对女性更有美容功效。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可以补偿胰和肠道的分泌,补充胃液的不足,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和淀粉。木瓜含有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它们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帮助机体修复组织,消除有毒物质,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包括甲流在内的病毒侵袭。木瓜果实中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功效。

松节:别名 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 性味归经为苦,温,归肝经。功效为祛风燥湿,止痛。用于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花椒: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病症。

苍耳子:入药部位: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性味:味苦、甘、辛,性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证。

荆芥: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味辛,性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主治: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千里光:千里光,又名九里明、九里光、千里及,眼明划,黄花草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为菊科草本植物,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等功效。多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值得注意的是,与现在报道的菊三七类似,千里光属植物多含肝毒吡咯双烷生物碱,其急、慢性中毒可引起肝脏的肝窦阻塞综合症、肝巨红细胞症或肝纤维化。

毛姜: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

天麻: 性味:甘,平。归经:入肝经。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川断:功能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巴戟天: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药用植物,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苍术: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茎。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主治: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赤芍:性味:味苦,性微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生地:药理功效:(1)地黄既有止血作用, 又有抗凝血作用。(2)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对内分泌的影响生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 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

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麝香: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沉香:老茎受伤后所积得的树脂,俗称沉香,可作香料原料,并为治胃病特效药;树皮纤维柔韧,色白而细致可做高级纸原料及人造棉;木质部可提取芳香油,花可制浸膏。中国对沉香药用价值的记载可追溯到《本草纲目》、《日华子本草》等医学名著中。《本草纲目》谓之“气味辛,微温无毒。有降气、纳肾温中、清肝之功效”,“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日华子本草》则记载其药用为“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同时,《名医别录》、《雷公炮制药性解》、《神农本草经集注》等典籍也均有关于沉香药用的论述,足见其于中药材界的显著地位。

没药:入药部位:干燥树脂。性味:味辛、苦,性平。归经:归心、肝、脾经。功效: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丁香: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功效:温中、暖肾、降逆。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性味归经:辛,温。

雄黄:(1)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并对细胞有腐蚀作用。

(2)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痉、止痛作用;体内外均有杀虫作用。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结核杆菌、变形杆菌、绿脓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肠道吸收后能引起吐、泻、眩晕甚至惊厥,慢性中毒能损害肝、肾的生理功能。

雄黄有毒。体外试验对常见化脓性球菌, 肠道致病菌, 人型、牛型结核杆菌, 耻垢杆菌及堇色毛菌等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马钱子:性味: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香油:功效:

延缓衰老:香油浓郁的香气,对消化功能已减弱的中老年人来说,

不仅可增进食欲,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香油本身的消化吸收率也较高,可达98%。同时香油中含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的功能。中老年人久用香油,还可以预防脱发和过早出现白发。

保护血管:香油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丰富的维生素E,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和功能正常,也可减少体内脂质的积累。香油中含有40%左右的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并有助于消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

润肠通便:香油大量的油脂,还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便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疗效。习惯性便秘患者,早晚空腹喝一口香油,能润肠通便。

减轻烟酒毒害:有抽烟习惯和嗜酒的人经常喝点香油,可以减轻烟对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损伤,以及肺部烟斑的形成,同时对尼古丁的吸收也有相对的抑制作用。

减轻酒精的损害:饮酒之前喝点香油,则对口腔、食道、胃贲门和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保护嗓子:常喝香油能增强声带弹性,使声门张合灵活有力,对声音嘶哑、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恢复作用。

治疗鼻炎:慢性鼻炎患者,用消毒棉球蘸取香油涂于鼻腔患处,可缓解症状。

祛斑滋润皮肤:香油中的卵磷脂不仅滋润皮肤,而且可以祛斑,尤其可以祛除老年斑。

减轻鱼刺等对食道的损伤:当误吞鱼刺、枣核、碎骨时,喝口香油能使异物顺利滑过食道,减少损伤。

辅助治疗气管炎等:患有气管炎、肺气肿的人,在晚上临睡前喝口香油能显著减轻咳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到达病灶部位,对治疗风湿痛、关节炎、骨刺、跌打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快、疗效好,风湿痛有效率高达97.1%,治愈率高达93.4%,关节炎有效率高达98.2%,治愈率高达94.1%,骨刺有效率高达95.2%,治愈率高达92.2%,跌打损伤有效率高达100%,治愈率高达99.8%。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方: 香附15g, 孩儿茶17g,血竭15g,自然铜10g,冰片3g,威灵仙20g,乌梢蛇6g,僵蚕15g,蜈蚣3g,水蛭15g,独活10g,秦艽20g,白蔹10g,白芨15g,五加皮10g,鸡血藤10g,桂枝15g,苏木20g,川牛膝10g,茜草10g,羌活15g,狗骨15g,红花20g,伸筋草25g,透骨草20g,麻黄17g,青风藤20g,海风藤15g,海桐皮10g,杜仲10g,贝母10g,草乌12g,木瓜10g,松节20g,花椒15g,苍耳子10g,细辛12g,荆芥10g,千里光20g,毛姜15g,天麻10g,川断10g,巴戟天15g,当归10g,苍术15g,川穹20g,赤芍12g,生地10g,白芷15g,麝香1g,沉香10g,没药15g,三七15g,丁香6g,雄黄8g,冬虫夏草3g,马钱子10g,雷公根15g、望江南子14g。

制备工艺:将上述药材通过常规方法制成黑药膏,其中,樟丹1kg,香油3kg,每贴重 20g。

用法用量 :每贴可用 7天,每 7天换 1 次贴。3贴 1 个疗程。

郭某,男,现年60岁,2015年出现关节疼痛,还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使用本实施例黑药膏2贴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2:

处方: 香附15g, 孩儿茶20g,血竭20g,自然铜10g,冰片3g,威灵仙20g,乌梢蛇7g,僵蚕15g,蜈蚣3g,水蛭15g,独活10g,秦艽20g,白蔹15g,白芨10g,五加皮15g,鸡血藤15g,桂枝10g,苏木20g,川牛膝20g,茜草10g,羌活15g,狗骨20g,红花20g,伸筋草20g,透骨草30g,麻黄20g,青风藤20g,海风藤10g,海桐皮10g,杜仲20g,贝母10g,草乌10g,木瓜20g,松节10g,花椒15g,苍耳子10g,细辛15g,荆芥12g,千里光20g,毛姜15g,天麻10g,川断15g,巴戟天15g,当归10g,苍术20g,川穹10g,赤芍12g,生地20g,白芷15g,麝香1g,沉香20g,没药15g,三七20g,丁香8g,雄黄8g,冬虫夏草4g,马钱子10g。

制备工艺:将上述药材通过常规方法制成黑药膏,其中,樟丹1kg,香油3kg,每贴重 20g。

用法用量 :每贴可用 10天,每 10天换 1 次贴。3贴 1 个疗程。

郭某某,女,现年65岁,2015年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等症状,经诊断为关节炎,使用本实施例黑药膏2贴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3:

处方: 香附17g, 孩儿茶15g,血竭10g,自然铜20g,冰片3g,威灵仙15g,乌梢蛇6g,僵蚕20g,蜈蚣3g,水蛭10g,独活12g,秦艽15g,白蔹10g,白芨15g,五加皮10g,鸡血藤20g,桂枝20g,苏木10g,川牛膝10g,茜草20g,羌活15g,狗骨10g,红花10g,伸筋草30g,透骨草20g,麻黄15g,青风藤10g,海风藤15g,海桐皮20g,杜仲10g,贝母15g,草乌15g,木瓜10g,松节20g,花椒10g,苍耳子15g,细辛10g,荆芥15g,千里光10g,毛姜20g,天麻15g,川断10g,巴戟天20g,当归20g,苍术10g,川穹20g,赤芍15g,生地10g,白芷10g,麝香1g,沉香10-20g,没药12g,三七15g,丁香10g,雄黄6g,冬虫夏草3g,马钱子10g。

制备工艺:将上述药材通过常规方法制成黑药膏,其中,樟丹1kg,香油3kg,每贴重 20g。

用法用量 :每贴可用 7天,每 7天换 1 次贴。3贴 1 个疗程。

李某,女,现年63岁,2015年,膝关节疼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经诊断为骨刺,使用本实施例黑药膏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4:

处方: 香附20g, 孩儿茶17g,血竭15g,自然铜15g,冰片3g,威灵仙10g,乌梢蛇8g,僵蚕10g,蜈蚣3g,水蛭20g,独活10g,秦艽10g,白蔹20g,白芨20g,五加皮20g,鸡血藤10g,桂枝15g,苏木15g,川牛膝15g,茜草15g,羌活15g,狗骨15g,红花15g,伸筋草25g,透骨草25g,麻黄17g,青风藤15g,海风藤20g,海桐皮10g,杜仲15g,贝母12g,草乌12g,木瓜15g,松节15g,花椒20g,苍耳子10g,细辛12g,荆芥10g,千里光15g,毛姜10g,天麻12g,川断12g,巴戟天10g,当归15g,苍术15g,川穹15g,赤芍10g,生地15g,白芷20g,麝香1g,沉香10g,没药10g,三七10g,丁香6g,雄黄10g,冬虫夏草5g,马钱子10g。

制备工艺:将上述药材通过常规方法制成黑药膏,其中,樟丹1kg,香油3kg,每贴重 20g。

用法用量 :每贴可用 7天,每 7天换 1 次贴。3贴 1 个疗程。

薛某某,男,现年55岁,2015年跌打外伤,出现肿胀、疼痛症状,服用本实施例黑药膏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