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腋下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952阅读:2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腋下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行走设备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腋下拐。



背景技术:

腋下拐是行动不便者行走的主要辅助工具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腋下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在现有的腋下拐中,大多数是以点的形式与地面接触,如果腋下拐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度太大,摩擦受力不足,使用者就容易摔倒导致二次伤害;虽然现有的很多腋下拐具有伸缩的功能,但伸缩长度是根据使用者对其施加的力的大小决定的,或者是拐杖未使用的时候调节好的固定长度,不能时刻确保使用者的舒适度,容易导致肩部酸痛;最重要的是很多腋下拐对于使用者来说,由于拐杖长度过长或者长度不够,导致上下楼梯非常困难,且很容易摔伤。如何能时刻调节腋下拐的长度,同时保证腋下拐与地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腋下拐的长度不能随时随地调节,拐杖与地面接触面小、摩擦受力不足容易导致使用者滑倒摔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由伸缩且摩擦足够的新型腋下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腋下拐,包括支撑架、电动伸缩杆和底座;所述支撑架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为一吸盘;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腋下支撑部和握把,所述握把位于所述腋下支撑部和所述电动伸缩杆之间;所述腋下支撑部的两端连接护肩;所述握把连接护腕;所述握把上设置有调节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且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相对两端;所述调节器包括微处理器、调节按钮、显示屏和蓄电池;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调节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和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均通过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相连。

技术原理:底座是一个吸盘,当新型腋下拐压向地面时,吸盘内形成负压,使得吸盘在每个方向上都有很强的摩擦阻力,且摩擦阻力不会因为腋下拐与地面的倾斜角度的变化而改变;电动伸缩杆可通过调节按钮控制,实现支撑高度的自由改变,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测量电动伸缩杆的长度,经微处理器处理后可以让支撑高度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有助于实现精确支撑高度的需要,蓄电池为各个部件的工作提供能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腋下支撑部和握把均套有透气软垫。软垫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种舒适感,同时透气功能可以及时将使用者与腋下拐接触产生的汗渍排放蒸发,保证不会因汗渍过多导致接触的位置打滑,同时也可以保证接触位置的正常排汗,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腋下支撑部和握把均由铝材制成;铝材的强度可以保证腋下拐的受力强度要求,不会因受力过大变形或者直接断裂,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铝材质量轻巧,可以减少使用者负担,更加人性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由不锈钢制成。电动伸缩杆需要经常来回进行活塞运动,不锈钢制作的电动伸缩杆可以保证其强度,增加了腋下拐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护肩和护腕均由软质橡胶制成。软质橡胶可以稍微变形,形成与使用者肩部或者腕部吻合的形状,保护使用者的肩部或腕部,同时也可以减少使用者肩部或者腕部的酸痛感。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伸缩杆表面均涂有荧光粉。在夜间能够提醒人们更容易发现周围的行动不便者,降低了可能潜在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同时,也方便使用者在半夜熄灯情况下找到自己的腋下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新型腋下拐,底座是一个吸盘,当新型腋下拐压向地面时,吸盘内形成负压,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也不管腋下拐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的倾斜程度如何,都可以很好地保证摩擦受力足够,不会导致拐杖打滑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实用性更强,更加人性化。

2、本发明的新型腋下拐,采用的是电动伸缩杆,可以随时通过调节按钮控制电动伸缩杆的长度,尤其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可实现长度随时自由调节的电动伸缩杆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无需别人的帮助,节省了人力资源,也给使用者提升了信心;同时,该新型腋下拐也符合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使用,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3、本发明的新型腋下拐,设置了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可以测量电动伸缩杆的长度,经微处理器处理后,进而得知腋下支撑部与地面之间的支撑高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其支撑高度;很多伤者在使用腋下拐的时候,只选择高度让自己用起来舒适的腋下拐,一味追求舒适度,但是最舒适的腋下拐的支撑高度,可能并不一定是能最快让伤者痊愈的支撑高度,根据伤者恢复情况的不同,所需的特定的支撑高度也不同,精确的支撑高度能够让伤者加快康复速度,符合人体受力学,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腋下拐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新型腋下拐的电动伸缩杆的内部结构透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支撑架1,电动伸缩杆2,底座3,腋下支撑部4,握把5,护肩6,护腕7,调节器8,红外线发射装置9,红外线接收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腋下拐,包括支撑架1、电动伸缩杆2和底座3。所述电动伸缩杆2由不锈钢制成且表面涂有荧光粉。所述支撑架1通过电动伸缩杆2与底座3连接;所述底座3为一吸盘,当所述新型腋下拐压向地面时,吸盘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所述底座3不管在哪种地面都可以很好地保证防滑效果。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腋下支撑部4和握把5,其中,所述腋下支撑部4位于所述支撑架1远离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端部,所述握把5位于所述腋下支撑部4和所述电动伸缩杆2之间。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涂有荧光粉,所述腋下支撑部4和握把5均套有透气软垫,所述支撑架1、腋下支撑部4和握把5均由铝材制成。所述腋下支撑部4的两端连接护肩6,所述握把5连接护腕7,所述护肩6和护腕7均由软质橡胶制成,起保护身体接触部位的作用,同时减少酸痛感。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9和红外线接收装置10,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位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靠近所述支撑架1的端部,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位于所诉电动伸缩杆2靠近所述底座3的端部。所述握把5上设置有调节器8,所述调节器8包括微处理器、调节按钮、显示屏和蓄电池。所述电动伸缩杆2通过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调节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和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均通过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相连。

工作原理:使用者将所述新型腋下拐正确放置腋下,可通过所述调节器8控制所述新型腋下拐的支撑高度,所述调节器8的调节按钮包括伸长按钮和缩短按钮,按压伸长按钮,所述电动伸缩杆2就会伸长,同时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对着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发射固定波长和固定频率的红外线,从开始发射到接收的这段时间被所述微处理器记录下,根据公式:路程=波长*频率*时间,计算出的路程即为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长度,再加上所述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1的高度都是固定的,就可以计算出所述底座3的底部到所述腋下支撑部4的顶部的距离,即为支撑高度,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变化中的支撑高度的数值;停止按压伸长按钮,所述电动伸缩杆2停止伸长,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跟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停止工作,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支撑高度的数值;按压缩短按钮,所述电动伸缩杆2就会缩短,同时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跟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开始工作,显示屏上显示变化中的支撑高度的数值;停止按压缩短按钮,所述电动伸缩杆2停止缩短,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9跟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10停止工作,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支撑高度的数值。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或者不同病情的康复需要,将所述新型腋下拐的支撑高度调节在相应的高度,所述显示屏会显示其所用的支撑高度的数值。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