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滑腋下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22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滑腋下拐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拐杖,尤其是一种新型防滑腋下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残疾人或者腿部病人常用的工具。现有的拐杖大多采用腋下支撑方式,支撑杆下底端采用橡胶制作。拐杖使用时,最怕的是拐杖打滑而导致病人摔倒而产生二次伤害。为此,人们发明了大批的防滑拐杖,以克服现有拐杖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检索,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申请相关的公开专利文献主要有如下两篇:

1、防滑腋下拐杖(CN103315883A)。公开了防滑腋下拐杖,包括支撑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连接杆和手持杆,第一支撑杆至少两根,第一支撑杆设有多个定位孔和对应定位孔的弹簧销,第二支撑杆为Y形,连接杆两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下端部设有多个定位孔和对应定位孔的弹簧销,手持杆连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手持杆设有多个垂直的通孔,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支撑部,第一支撑杆下端套设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套设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设有防滑件。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定位孔的定位,起到拐杖伸缩的效果;通过通孔的透气作用,起到空气流通的效果;通过防滑件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止打滑的效果。

2、一种防滑拐杖(CN203934764U),包括拐杖本体,所述拐杖本体底端面设有弹性缓冲块,所述拐杖本体底端还设有可插入所述弹性缓冲块的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固定组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防滑台,所述防滑台上设有防滑孔和防滑齿,所述弹性缓冲块可插入所述防滑孔,所述固定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防滑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可旋转卡入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防滑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可旋转卡入第二限位槽。

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上述拐杖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便,防滑性能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巧妙的新型防滑腋下拐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滑腋下拐杖,包括腋下托、支撑管、杖杆,在两个镜像对称的左、右支撑管上端共同水平固装腋下托,在两个支撑管下部之间固装杖杆,其特征在于:在杖杆下端面外缘同轴向均布间隔同径固装有3-5根钢针,在钢针外的杖杆下部固装套有橡胶套,该橡胶套下端面制成圆弧面;橡胶套对应每一钢针均制有通孔,钢针的针尖露出橡胶套的下底端面外。

而且,在橡胶套部位的杖杆上制有环状凸起。

而且,所述钢针的尖端根据弧面的橡胶套也形成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拐杖在杖杆下端面外缘同轴向固装有3-5根钢针,每一钢针均固装在杖杆内,在钢针外的杖杆下部套装有橡胶套,该橡胶套对应钢针制有通孔,钢针的针尖露出橡胶套的下底端面外,钢针的尖端根据弧面的橡胶套也形成弧面,由此实现了橡胶套受力时压缩,钢针探出橡胶套下底端面更多,由此可以更加刺入地面,增加刚性地面接触避免了拐杖的滑倒。整个拐杖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制作容易,使用可靠,是现有拐杖的换代产品,在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残疾人及病人理想的拐杖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3为图1的橡胶套底端面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防滑腋下拐杖,包括腋下托1、支撑管2、杖杆3,在两个镜像对称的左、右支撑管上端共同水平固装腋下托,在两个支撑管下部之间固装杖杆。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本拐杖在杖杆下端面外缘同轴向均布间隔同径固装有3-5根钢针5,在钢针外的杖杆下部固装套有橡胶套4;为了加强橡胶套与杖杆的固装力度,在橡胶套部位的杖杆上制有环状凸起6;橡胶套对应每一钢针均制有通孔,钢针的针尖露出橡胶套的下底端面外。

所述橡胶套下端面制成圆弧面,钢针的尖端根据弧面的橡胶套也形成弧面,由此实现了橡胶套受力时自然压缩,钢针探出橡胶套下底端面更多,不但牢固固定,同时也因弧面设置的钢针而避免侧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