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73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由毛囊皮脂腺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皮脂溢出,化脓性痤疮式瘢痕性痤疮反复难以治愈,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治疗产品常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研发一种解决反复发作,难以治疗的问题的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解决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疗的问题,有效率95%,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砂仁3-7份、人参0.5-2.5份、白术1-5份、木香1-5份、干姜0.5-4份、茯苓1-5份。

优选的,上述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材的重量份为:所述砂仁4-6份、所述人参1-2份、所述白术2-4份、所述木香2-4份、所述干姜1-3份、所述茯苓2-4份。

优选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材的重量份为:所述砂仁5份、所述人参1.5份、所述白术3份、所述木香3份、所述干姜2份,所述茯苓3份。

上述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剂为口服剂型。

上述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所述口服剂型为胶囊剂或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达到了以下效果:本发明中人参以补五脏之气,白术健脾而更善去湿,木香解毒消肿、疮疡,干姜回阳通脉,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渗湿,根据上述各中药的药效本发明提出的中药组合物,解决痤疮反复发作,难以治疗的问题,有效率95%,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同时由该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胶囊剂携带方便。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下面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砂仁3g,人参0.5克,白术1.5克,木香1.5克,干姜1克,茯苓1.5克。将上述重量份的各药材称取、烘干,搅拌成细粉状,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口服,每日两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砂仁4g,人参2克,白术4克,木香4克,干姜2克,茯苓4克。将上述重量份的各药材先用水浸泡30分钟,使原料充分湿,加5倍量水,用大火煎煮至水滚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口服,每日两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组成:砂仁5g,人参1.5克,白术3克,木香3克,干姜2克,茯苓3克。将上述重量份的各药材称取、烘干,搅拌成细粉状,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口服,每日两次。

实施例4临床资料

a、一般资料

门诊病人共130例,均来自医院门诊,年龄15-25岁50例,26-40岁80例;病程2个月~5年;表现为寻常型90例,丘疹型15例,脓包型10例,结节型8例,囊肿型7例。

b、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痤疮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方法。

c、治疗方法

采用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服用方法:口服,每日两次。

d、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痊愈:丘疹,脓包,囊肿全部消退,无新疹发生,留有少许色素沉着。

有效:原丘疹,脓疮,囊肿大部分消退,消退后无复发。

无效:治疗后皮损无明显变化或消退后又有新的损害发生。

治疗结果:治愈10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有效率9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