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68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
背景技术
::牙痛为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牙痛此症,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经络障碍型牙痛是由肾阳虚致经络闭束,寒邪直冲少阴经脉所引起的牙痛疾病,其症状表现为:下牙疼痛、得热稍减、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泻,伴有四肢无力,腰背酸痛等。目前,国内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费用高、毒副作用较大、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中医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药物较少,尤其是在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上过于偏重扶阳抑阴,忽略了经络疏导力度,使气机不畅,致使药物疗效不佳,治愈率不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国内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该药物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凤尾参55-60克,红骨参8-10克,小血藤10-12克,母丁香3-4克,生姜5-7克。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该药物配比原料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可降低药物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该药物的给药剂型,是在几种适宜可制剂型中经无数次实验后并以注重疗效性为优选项所选择的内服汤剂剂型,其目的在于:一是制备容易,服用方便;二是汤剂温服药物渗透速度快;三是药物中有效活性成分被吸收的效果好。选剂实验选择预选剂型为三种,即在原料配比相同的情况下,按中药常规方法分别制成内服汤剂、漱口剂、粉末散剂三种不同给药剂型,以用药4天为一个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的实验数据统计为:临床药物剂型病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有效率内服汤剂4310100%漱口剂412175%粉末散剂411250%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该药物在整体技术方案形成过程中,进行了不同原料组合和不同组分配比所产生疗效的两项对比性试验。一是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去掉凤尾参原料,以红骨参、小血藤、母丁香、生姜四味原料按相应配比组分用量为组合方,采用水煎所得的汤剂,对经络障碍型牙痛进行治疗,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只占本方案治愈率的78%左右;二是在本方案原料配比中,将凤尾参的组分用量减少到25-30克的常规用量,在其它原料组分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内服汤剂对经络障碍型牙痛进行治疗,其疗效与本方案相比,只占本方案有效率的85%左右。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其治疗思路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为主,兼顾驱寒潜阳,以改变中医常用的以扶阳抑阴为主的治疗思路及治疗方法。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经络若堵,势必正气受损,邪气入侵。药物中凤尾参具有活络和补气血作用,红骨参具有温经暖络作用,小血藤具有活血散瘀和行气止痛作用,母丁香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生姜具有发表驱寒作用。在原料配伍中,凤尾参与红骨参、小血藤搭配,以提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力,母丁香与生姜配合,以增驱寒潜阳之功。上述中药原料经性味经属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规避相克,从而有效地发挥出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以达到治愈经络障碍型牙痛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配方新颖、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使用方法:1、本药物为内服汤剂药物。2、用量:每天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3、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4、药温控制:温服。禁忌事项: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凤尾参55克,红骨参8克,小血藤10克,母丁香3克,生姜5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的原料组合为:凤尾参60克,红骨参10克,小血藤12克,母丁香4克,生姜7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3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半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2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临床治疗效果:实验过程:2011年至2015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其中30-50岁患者23例,占82%。患病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约2周,其中22例患病时间在3-7天之间。28例患者,其中原发性22例,继发性6例。继发性6例患者中抽3例设对照组,在选择病例时,尽量做到与原发性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保持一致性。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4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即停止。诊断标准:一种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的汤剂药物,所治的疾病,其症状确定为:下牙疼痛、得热稍减、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泻,伴有四肢无力,腰背酸痛等。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该疾病症状是否消失,具体分为以下三级:痊愈——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用药后,疾病诸症状毫无消失。治疗结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经络障碍型牙痛患者28例,用药2天痊愈1例,用药3-4天痊愈16例,用药5-8天痊愈6例,用药二个疗程后好转5例。一疗程内治愈率为60%,二疗程内治愈率为82%,有效率为100%。其中患病时间在3-7天之间的22例患者,在用药二个疗程后19例痊愈,治愈率占86%;患病时间在7天以上的4例患者,用药二个疗程后2例痊愈,治愈率占50%。设对照组的3例继发性患者,经二个疗程治疗,其中1例痊愈,治愈率占33%;而对应的3例原发性患者,经二个疗程治疗全部痊愈,治愈率占100%。由此分析,本发明药物对病程较短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病程较长患者,对原发性患者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继发性患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