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下肢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97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下肢按摩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可对下肢进行抖动按摩的紧凑型下肢按摩机。



背景技术:

下肢按摩机是用于按摩人体脚部穴位的保健按摩器材,通过对脚部穴位的按摩,可缓减疲劳、舒缓紧张情绪、改善睡眠,从而改善人体健康。传统的下肢按摩机仅能实现脚部的局部按摩,且按摩效果不理想、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公告号为CN102106780A的专利所公开的足底按摩机,采用电机驱动偏心轮机构来回摆动对足底的脚尖、脚掌部位同时实施按摩,但是,该足底按摩机设置了承受脚后跟的承受面而不能对脚后跟部位进行按摩,能够按摩的部位较少。作为其改进,公告号为 CN202844098U 的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足部按摩器,增设脚跟按摩机构,虽能够对整个脚底面实施按摩,但是,该足部按摩器没有设置脚后跟的承受面,在按摩时,按摩板来回摆动使得脚部不能很好地与按摩板接触,弱化了按摩效果。此外,现有的下肢按摩机针对脚跟的按摩都是搓揉式的按摩,由于脚跟部的敏感度较低,搓揉按摩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承托脚部并带动下肢整体抖动的紧凑型下肢按摩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紧凑型下肢按摩机,用于带动下肢进行抖动按摩,其包括:

按摩组件,其包括抖动机构和电机,抖动机构包括带动脚部上下抖动的按摩摆臂、驱动按摩摆臂上下摆动的偏心转子以及限制按摩摆臂摆动角度的限位构件;

壳体,其用于放置脚部,壳体包括用于安放按摩组件的底壳;

电机驱动偏心转子旋转,偏心转子套设于按摩摆臂上的轴孔内,限位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按摩摆臂、底壳活动连接,按摩摆臂具有两个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支臂部,该支臂部的外端设有承托脚部的承托部。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按摩摆臂上设置的轴孔内安装有滚动轴承,偏心转子与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限位构件为一连杆,其一端部具有万向球头,按摩摆臂的底部具有与该万向球头相适配的球臼,另一端部与底壳通过销轴或铰链或万向关节活动连接。

按摩组件还包括按摩滚筒,电机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其一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偏心转子,另一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按摩滚筒。

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皮带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安装偏心转子的驱动轴,电机输出轴的一输出端经皮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驱动轴,电机位于该驱动轴的上方且二者平行设置。第二传动装置还包括安装按摩滚筒的滚筒轴,电机输出轴的一输出端经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滚筒轴,该蜗杆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该蜗轮设置在滚筒轴上,电机输出轴位于该滚筒轴的上方且二者正交设置。

按摩滚筒位于对应于放置脚掌的位置处,按摩摆臂位于对应于放置脚跟的位置处。按摩摆臂整体呈U形,电机位于按摩摆臂中部上方的凹槽内,且二者正交设置,轴孔位于按摩摆臂的中部下方。底壳的底部前端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支架。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措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设置了可带动下肢抖动的抖动机构,抖动机构可带动脚部和腿部同时抖动,产生抖动式按摩效果,同时对脚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具有塑腿的功能,克服了传统的下肢按摩机只能搓揉方式对脚部进行按摩,按摩效果单一的缺陷。

由于采用单电机同时驱动抖动机构和按摩滚筒,并且偏心转子直接带动按摩摆臂摆动,结构简单且较为紧凑,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按摩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抖动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抖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抖动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按摩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盖;2.底壳;3.防护座;4.按摩滚筒;5.按摩搓板;6.滚筒轴;7.按摩摆臂;71.支臂;72.承托部;73.轴孔;74.连接座;8.电机;9.蜗杆;10.蜗轮;11.主动带轮;12.传动皮带;13.被动带轮;14.轴承支座;15.偏心转子;16.限位构件;17.固定座;18.驱动轴;19.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阐述。

如图1-8所示的紧凑型下肢按摩机,用于带动下肢进行抖动按摩,包括按摩组件,其包括抖动机构和电机8,抖动机构包括带动脚部上下抖动的按摩摆臂7、驱动按摩摆臂7上下摆动的偏心转子15以及限制按摩摆臂7摆动角度的限位构件16;壳体,其用于放置脚部,壳体包括上盖1和用于安放按摩组件的底壳2,上盖1上具有放入脚部的脚孔,上盖1和底座之间具有容置脚部的按摩空腔,按摩空腔内设有膨胀挤压按摩脚部的按摩气囊;电机8驱动偏心转子15旋转,偏心转子15套设于按摩摆臂7上的轴孔73内,限位构件16的两端分别与按摩摆臂7、底壳2活动连接,按摩摆臂7具有两个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支臂71,该支臂71的外端设有承托脚部的承托部72。

如图2-4所示,按摩组件还包括按摩滚筒4和按摩搓板5,按摩滚筒4用于按摩脚掌,按摩搓板5用于按摩脚尖,按摩滚筒4固定安装在滚筒轴6上,滚筒轴6横向布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向上突出轴座,滚筒轴6的两端部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轴座上以保障滚动转轴可以顺畅转动。按摩滚筒4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滚筒轴6的左右两侧,且单个按摩滚筒4也被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外侧的部分上一体设有一偏心轮,按摩滚筒4随滚筒轴6转动时,偏心轮同时产生偏心转动。按摩搓板5上具有一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按摩搓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一套环,套环套装在偏心轮的外侧,按摩搓板5的底部具有一导向滑槽,底壳2上安装有座部,座部上安装有伸入导向滑槽内的滑块,偏心轮转动时,通过连杆带动按摩搓板5前后滑动,此时滑块在导向滑槽内前后滑动。按摩搓板5也为左右两侧各配置一个,且其上具有多个按摩凸起,按摩凸起随按摩搓板前后滑动产生刮痧式按摩效果。按摩滚筒4的外侧部分上具有多个沿外周面的周向延伸的山峰状按摩凸起,按摩滚筒4的内侧部分上具有多个沿外周面的轴向延伸的扁柱形按摩凸起。其中山峰状按摩凸起在周向延伸以对脚底产生指压的按摩效果,扁柱形按摩凸起在轴向延伸以对脚底产生指压式的按摩效果。

如图2-4所示,电机8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即该电机8为双出轴电机8,其一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传动连接偏心转子15,另一输出端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按摩滚筒4。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皮带传动机构和安装偏心转子15的驱动轴18,该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1、传动皮带12和被动带轮13,主动带轮11固定安装在电机8的输出轴上,被动带轮13固定安装驱动轴18上,传动皮带12为多楔形皮带,皮带上具有沿皮带的长度方向形成一圈的多个沟槽,电机8转动时,皮带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轴18旋转,同时带动偏心转子15产生偏心转动。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蜗轮10蜗杆9传动机构,其中蜗杆9固定安装在电机8的输出轴另一端部,也可以将蜗杆9直接加工在电机8输出轴上,蜗轮10固定安装在滚筒轴6的中部,蜗轮10蜗杆9相互啮合传动,电机8转动时,蜗轮10蜗杆9传动机构带动滚筒轴6旋转,同时带动按摩滚筒4转动产生按摩动作,按摩滚筒4转动时偏心轮拖动搓动板前后滑动。电机8位于该驱动轴18的上方且二者平行设置,电机8位于该滚筒轴6的上方且二者正交设置,按摩摆臂7整体呈U形,电机8位于按摩摆臂7中部上方的凹槽内,且二者正交设置,轴孔73位于按摩摆臂7的中部下方。该结构布局可以大大减少传动机构和按摩机构所占用空间,使内部结构更为紧凑。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机8还可以位于按摩摆臂7的中部下方,此时的按摩摆臂7形状较为平直。

如图4至8所示,驱动轴18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轴承支座14上,底壳2上固定安装有一加强板19,加强板19为金属件,金属件通过螺钉锁紧在底壳2上,轴承支座14固定安装在加强板19上。偏心转子15套装在驱动轴18上,且固定销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偏心转子15也可以直接与驱动轴18一体成型,即将其制作为曲轴结构。按摩摆臂7具有两个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支臂71,支臂71的外端部为承托脚跟的承托部72,承托部72上具有多个阵列排布的按摩凸起。为加强支臂71,可以在支臂71内嵌入金属件。按摩摆臂7的中部下方具有一连接座74,连接座74与支臂71一体成型,连接座74具有一轴孔73,轴孔73内安装有滚动轴承,偏心转子15与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孔73的内壁和滚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滚动轴承的设置可以避免偏心转子15和按摩支臂71的轴孔73直接接触而产生磨损。

如图6-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构件16为一连杆,其两端均具为万向球头,即二者均为万向关节式连接,按摩摆臂7的底部具有与该其一端万向球头相适配的球臼,该球臼的一半直接制作在按摩摆臂7的底部,球臼的另一半制作在一固定盖上,固定盖通过螺栓紧固在按摩摆臂7的底部。加强板19上固定安装有一固定座17,固定座17上设置有与连杆的另一端万向球头相适配的球臼,该固定座17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与加强板19固定连接,下部分与上部分通过螺栓锁紧连接,该两个部分各具有半个球臼,合在一起后正好与万向球头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杆的两端可以不采用万向球头,也可以采用常见的转销机构或铰链机构将二者活动连接,限位构件16也可以不采用连杆,该限位构件16只要能够限制按摩摆臂7沿驱动轴18的周向摆动时的摆动角度即可,例如还可以采用滑块和滑槽结构,即在按摩摆臂7的下部设置滑槽或滑块,对应在底壳2的某一结构上设置滑块和滑槽,该滑槽沿着驱动轴18垂直的方向延伸,这样按摩摆臂7就只能在转动轴的周向摆动,而滑槽的长度则限制其摆动范围。

此外,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抖动机构在带动脚跟抖动时,脚跟从承托部72上脱落,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防护座3,防护座3固定安装在底壳2上。此外,为了可以抬高脚的前部,本实施例中,还在底壳2的底部前端外侧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支架,该支架翻出时可起到支撑作用,在不需要支撑时,可以将支架收纳在底壳2底部的凹槽内。

本发明在实际工作时,电机8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轴18旋转,由于偏心转子15固定安装驱动轴18上,偏心转子15带驱动轴18的带动下产生偏心运动,偏心转子15的偏心运动带动按摩摆臂7产生周向偏摆,限位构件16限制按摩摆臂7的摆动角度。按摩摆臂7摆动是 ,两侧的支臂71也同时上下摆动,从而使承托部72带动脚跟上下抖动。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优选技术方案,任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无实质差别的规避技术方案均构成对本发明的专利侵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