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0500阅读:2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电风扇、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遭受风寒湿邪侵袭机率大幅度增加,而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饮食过于精细,运动量减少,或暴饮暴食,或疲劳过度,使得人体代谢机能逐渐衰退,肠道蠕动减少,肠道液分泌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少等原因,胃、肠疾病频发;当不能及时排出体内废物和残渣,这些废物和残渣将腐败、发酵形成宿便,造成便秘。毒是一个中医概念。中医认为体内湿、热、痰、火、食可以积聚成毒。按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毒指各种对健康不利的物质,就是各种对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有损害的物质。毒主要来源于通过饮食、饮水、呼吸、皮肤等进入机体的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和排出这些滞留在人体内的毒素,不仅可以引起脸部起痤疮、脸色暗淡无光泽,而且可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出现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

二十一世纪是快节奏的时代,都市人在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容易引发口热生疮,面部色斑、焦黄,排便不畅等症状, 其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电脑辐射、化学物、环境污染,压力过大,运动量减少等,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无法正常排毒。因此,身体排毒刻对保持身体的健美和肌肤的美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身体排毒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排毒养颜的药物,但是这些排毒养颜的药物大多是内服的,大多数药物本身就含有毒素,会对人体健康埋下严重隐患,而且有些排毒养颜的药物还是西药,副作用大。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天然的药草成分可以按性味、成分用量配比,科学搭配,长期安全使用,可以达到排毒养颜的最佳状态。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采用中药进行排毒被人们所青睐。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水盛于器皿内,浸泡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而采用药浴的方式进行排毒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青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桶浴药液是针对暗疮、粉刺、体味重、便秘、上火、身体倦怠、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症状而制备的具有净身排毒作用的外用桶浴药液,使用该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浴后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还能防治因体内湿毒引起的各类皮肤病,起到净身排毒、疏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0~15份;伸筋草8~12份;荆芥5~20份;穿破石15~30 份;桑叶20-25份;笔筒草12-20份;鹅掌柴10~30份;牛蒡子12~18份;仙鹤草15~28份;郁金5~15 份;大血藤20-25份;苦楝皮5-10份;五指毛桃10-30份;九龙藤15-25份。

上述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2~14份;伸筋草10~12份;荆芥8~15份;穿破石17~24 份;桑叶22-24份;笔筒草14-16份;鹅掌柴15~20份;牛蒡子14~17份;仙鹤草18~22份;郁金8~12 份;大血藤21-23份;苦楝皮6-8份;五指毛桃15-25份;九龙藤18-22份。

所述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3-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4-5次,每次1.5-2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使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浴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饭后一小时后方可入浴。

2、浴前4小时后没有进食一定要准备好牛奶、糖水、或其他流食,以备泡浴时感到不适时食用。

3、浸泡药浴前、中、后应适当补充水份,也可以喝淡盐水、红糖水、糖水。

4、浸泡场地应注意通风良好,但不可受寒。冬秋之季,尤其注意浴处宜保暖而避风。

5、起浴后皮肤表面发红,并持续30分钟至2个小时的发汗均属正常的药效作用,但注意不可蓄意吹风,以免受寒。

6、泡过药浴后,在皮肤发红、发热状况没有消退之前,请勿使用任何护肤品和化妆品。

7、有轻度高低血压病史、心脏功能稍差者应在家人陪伴下使用,并注意场地通风,每次浸泡时间不宜太长(约3-6分钟),如在浸泡过程中感到心跳加快或呼吸过于急促时,应起身于通风良好处稍适休息,待恢复后再次浸泡,一般分两到三次浸泡即可。

8、部分使用者尤其是较为肥胖的使用者。浴后皮肤出现轻微刺痛感或出现小丘疹,均属排毒自然现象,可继续使用。

9、产妇在分娩如有手术行为,须持拆线后再进行泡浴,若无手术行为,可于产后三天开始泡浴;孕妇避免使用;月经期间避免使用浴桶沐浴,可用药汤淋浴,有助缓解经期病痛,经期最后一天起可以使用浴桶泡浴。

10、先淋浴、后泡浴,或先洗头和脸再进入木桶泡浴,浴后无需再冲洗,直接擦干即可。

11、身体虚弱者在浸泡过程中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恶心、全身酸软无力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泡浴对体质的调整会逐渐消失。

12、体虚、受风寒、湿气重的人群在泡浴后会出现风疹、湿疹、关节疼痛、并伴有瘙痒等症状,一般在2小时以后逐渐消失,属于好转反应。

13、泡浴过程当中如感觉闷热可将手指与脚趾露出水面。

14、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泡浴的过程当中避免平躺,应保持坐姿。

15、当季节交替时药的颜色及味道有少许改变,属正常现象。

16、出浴后不要用清水冲洗身体,药效很持久,这个时候做面膜或者其他身体护理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本发明所用的各味中药的药性如下:

龙爪叶(拉丁名:Tupidanthus calyptratus Hook.f. Et Thoms.)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龙爪叶的 叶、 茎。别名:多蕊木(种子植物名称)、脱辟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大七叶莲、龙爪树、七叶莲(云南)等。【功效】:舒筋活络,行气祛湿,散寒祛风,祛湿止泻。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疼痛者,寒湿瘀阻的痛痹, 外感风寒,发热畏寒、头身疼痛。用于 脘腹胀满,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纳差,痢疾者。【性味归经】:苦,温。入肺、肾、肝、脾四经。【各家论述】:《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骨折,扭挫伤,腰腿痛,瘫痪。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伸筋草,拉丁学名 Common clubmoss herb Latin,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分筋草、过筋草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性味:苦;辛;温;无毒;平。归经:肝经;脾经;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各家论述: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②《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④《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荆芥,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enth.) Briq. [Nepeta tenuifolia Bent.]2.Schizonepaeta multifida (L.)Briq. [Nepeta multifida L.]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2.《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穿破石为桑科植物构棘(拉丁学名:Maclura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或柘树[拉丁学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Bur.]的根,别名柘根、川破石、地棉根、山黄芪、等,穿破石有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有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疽、腮腺炎、肺结核的作用,穿破石,性味:味淡,微苦,性凉。归经:入心经、肝经。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疽,腮腺炎,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疗疮痈肿。【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2.《岭南采药录》:祛风湿,十蒸九晒;治跌打,酒煎服;肩疮和蜜捣敷。3.《南宁市药物志》:破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石。4.《闽东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脾虚泄泻。5.《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

桑叶,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药材学名Folium Mori。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桑叶富含黄酮忒、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笔筒草,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等,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chaeteramosissima.(Desf.)Boerner[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性味:甘、苦、平、无毒、微寒泡。归经:心、肝、胃、膀胱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云翳;鼻衄;尿血;肠风下血;淋证;黄疸;带下;骨折。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2.《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3.《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

鹅掌柴(拉丁学名 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 也称鸭脚木,为五加科鹅掌柴属的植物。该物种是中国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木材质软,为火柴杆及制作蒸笼原料;叶及根皮民间供药用,治疗流感、跌打损伤等症。中药鸭脚木皮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性味】苦涩,凉。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②《岭南采药录》:味苦。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凉。【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

牛蒡子,中药名,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学名: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凉。【归经】入肺、胃经。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各家论述:1.《药性论》:除诸风,去丹毒,主明目,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2.《纲目》:消斑疹毒。3.《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风之所伤,卫气必壅,壅则发热,辛凉解散则表气和,风无所留矣。藏器主风毒肿诸痿;元素主润肺、散结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络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瘾疹、痘疮,尤获奇验。4.《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

仙鹤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rimonia pilosa Ledeb.)别名:金顶龙牙、龙芽草、狼牙草等;中药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的功效,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症,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齿科出血,痔血等症。仙鹤草的主要功效有:1、治疗疲乏症:仙鹤草在治疗出血病症的同时,还具补脾益气之作用,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上述诸症效果良好。2、治疗肿瘤:仙鹤草具有活血祛瘀,消除肿瘤的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作用;3、治疗肾炎:不管是急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将仙鹤草加入配方中,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这是因为仙鹤草不但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而且能消除尿中红细胞;4、治疗糖尿病:仙鹤草对于防治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既可单方面应用,也可在辨证的基础配入复方;5、防治耳鸣耳聋;6、治疗咳嗽:将仙鹤草与百部、桔梗、半夏等止咳化痰药物合用,具有良好的消炎、镇静、止咳之作用;7、治疗眩晕症;8、治疗带下及阴痒:仙鹤草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所以用于治疗带下及阴痒效果明显;9、治疗血小板减少症;10、治疗前列腺炎:仙鹤草具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之作用。

郁金,别名:桂郁金;黄郁金;紫蒁香;绿郁金等,拉丁学名: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经: 归肝、心、肺经。郁金的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郁金具有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的作用,还具有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抗自由基损伤的功效。冶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女性倒经,黄疸。郁金凉血入心肝,解郁行瘀利胆安。郁金味辛苦也寒,血淋血尿鼻衄血。症瘕痛经也常用,血凝气滞胸痹痛。各家论述:1. 《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2 .《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

大血藤(拉丁学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习称红藤,又名血藤、红皮藤等,大血藤为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药用部位】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性味苦,平。【功用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各家评述: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苦楝皮,中药名。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性味:苦,寒。归经: 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主治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相关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游风热毒,风疹疮疥癞。2、《名医别录》:疗蛔虫,利大肠。

五指毛桃【拉丁学名】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palmatiloba(Merr.)Chun]【别名】潘芪、南芪、五指榕、五指牛奶、牛奶树、五指香、五叉牛奶,为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以根入药。【性味归经】甘,微温。【中药化学成分】含氨基酸、糖类、甾体、香豆精等。五指毛桃根煎剂、乙醇提取物、乙醇回流后残渣的水提取物,分别给小鼠灌服对氨水喷雾引起的咳嗽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试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亦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功能主治】五指毛桃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之功。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脾虚浮肿,病后盗汗,白带。岭南地区的中医或少数民族民间医生常用于治疗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月经不调、风湿痹痛、水肿等症。

九龙藤,拉丁学名: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 Benth.【别名】过岗龙、过江龙、邬郎藤、乌藤、串鼻藤、飞扬藤、山道藤、九龙根等,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地。中药九龙藤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或茎,【性味】苦;平;无毒;【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偏瘫,胃脘痛,疳积,痢疾。《南宁市药物志》:祛风,祛瘀,治风湿骨痛,跌打接骨。

本发明中各成分的药理功能是:

龙爪叶舒筋活络,行气祛湿,散寒祛风;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止血,发汗力较强,利咽喉,消疮肿;穿破石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破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石;桑叶散风除热、清肝明目,美肤祛斑,抑制色素沉着,治疗痤疮;笔筒草,清肝明目,止血,利尿通淋,消积滞,止嗽化痰,去潮热,散云翳;鹅掌柴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牛蒡子,润肠通便,消斑疹毒,力解热毒,治瘾疹、痘疮;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活血祛瘀,消除肿瘤,杀虫止痒;郁金,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调节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治痘毒入心;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通经络,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苦楝皮,杀虫,疗癣,疗蛔虫,利大肠。五指毛桃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九龙藤,祛风除湿,祛瘀,行气活血。综合起来利用了各味药的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效,通过药浴的形式,从人体皮肤渗透下去,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腑脏,通过药物作用以及水的温热效应,达到疏通经脉、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养荣生肌、有效改善色斑及暗疮,起到排毒养颜等作用,达到净身排毒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发明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浴,能增强皮肤的水合程度,可使皮肤毛孔瞬间张开,汗液和毒素呈直线大量涌出,让毛孔彻底畅通,使毛孔主动打开并排泄出垃圾、毒素,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

2、使用本发明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浴,泡浴的热效应,使人体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营养吸收力加强,增强营养物质的供给,从而保障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防止皮肤衰老。

3、使用本发明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浴后易入眠,且眠而深,倍感舒畅,同时通过药物作用以及水的温热效应,能够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养荣生肌、有效改善色斑及暗疮,起到排毒养颜等作用。

4、本发明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能有效的改善暗疮、粉刺、体

味重、便秘、上火、身体倦怠、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毒,使用该药液进行泡浴还能润肤止痒,防治皮肤病,改善全身微循环,消除疲劳,减轻肌肉、关节疼痛,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力,还有助于减肥瘦身,使用该药液进行泡浴不仅起到净身作用还能起到排毒的功效,泡浴后能有效作用于人体内长期的毒素,通过独特的千年瑶药秘方使毒素分解,从而使人体各项机能恢复健康标准。

5、本发明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利用中草药自身功效达到净身排毒养颜的目的,效果好,无副作用,花费低廉,无需担心化学残留;而且生产过程简单,无污染,使用方法简单,简单易用,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能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达到排毒养颜、养生保健的作用,尤其适合上班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0份;伸筋草12份;荆芥5份;穿破石30 份;桑叶20份;笔筒草20份;鹅掌柴10份;牛蒡子18份;仙鹤草15份;郁金15 份;大血藤20份;苦楝皮10份;五指毛桃10份;九龙藤25份;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3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5次,每次1.5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5份;伸筋草8份;荆芥20份;穿破石15份;桑叶25份;笔筒草12份;鹅掌柴30份;牛蒡子12份;仙鹤草28份;郁金5 份;大血藤25份;苦楝皮5份;五指毛桃30份;九龙藤15份;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5次,每次2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2份;伸筋草10份;荆芥10份;穿破石18 份;桑叶23份;笔筒草15份;鹅掌柴17份;牛蒡子16份;仙鹤草20份;郁金9 份;大血藤22份;苦楝皮7份;五指毛桃20份;九龙藤19份;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4次,每次1.8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4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3份;伸筋草11份;荆芥14份;穿破石23份;桑叶24份;笔筒草17份;鹅掌柴25份;牛蒡子16份;仙鹤草24份;郁金13份;大血藤22份;苦楝皮8份;五指毛桃27份;九龙藤21份;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4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5次,每次1.6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5

一种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爪叶14份;伸筋草10份;荆芥18份;穿破石27 份;桑叶23份;笔筒草16份;鹅掌柴27份;牛蒡子17份;仙鹤草20份;郁金12份;大血藤21份;苦楝皮6份;五指毛桃25份;九龙藤24份;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龙爪叶、伸筋草、荆芥、穿破石、桑叶、笔筒草、鹅掌柴、牛蒡子、仙鹤草、郁金、大血藤、苦楝皮、五指毛桃以及九龙藤的净药材,加药材总重量1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煎煮5次,每次1.5个小时,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封口、杀菌,包装,即得产品。

上述实施例的使用效果

2014年-2015年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广西象州县、广西平南县开始试用本发明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志愿者50人,有便秘、体味重、皮肤瘙痒、内分泌失调、长痘长色斑等症状,采用本发明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进行泡澡,每日1次,一般3-5天症状得到缓解,一周后基本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好,有效率达到87%以上。

应用实施例

应用实施例1

韦某某,女,30岁,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人,多年便秘,一周才排大便两三次,体内毒素积累过多,脸上生出很多的痘痘,粉刺以及面部色斑,肤色暗哑、暗沉无光,常常有腹胀、腹痛的感觉;2015年5月份,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每晚坚持泡浴,一周后,便秘现象明显缓解,排便频率变高,排出大量黄色和黑色的宿便垃圾,坚持每晚泡浴两周后,便秘症状消失,正常排便,没有了有腹胀、腹痛的感觉,坚持每晚泡浴一个月后,脸上的痘痘,粉刺以及面部色斑明显消失了许多,皮肤恢复了光泽。

应用实施例2

赵某某,男,38岁,广西象州县人,体味重,免疫力下降,身体倦怠,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每天上班精神气不足,易犯困;2015年7月份,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中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坚持泡浴3晚后,整个人精神状态明显好,坚持每晚泡浴一周后,体味明显得到改善,身上明显没有之前那么重的气味,食欲也变好了,坚持每晚泡浴一个月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饱满,脸色变好,上班不会犯困了,免疫力也得到了增强,食欲变好。

应用实施例3

李某某,女,42岁,广西象州县人,肤色暗哑、暗沉无光,脸上暗疮多,而且由于长期在木板厂工作,漫天飞舞的尘埃导致皮肤瘙痒症状经常发生,2016年1月份,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坚持泡浴3晚后,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少,坚持每晚泡浴2周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而且脸上的暗疮也减少了许多,皮肤得到明显改善,坚持每晚泡浴3周后,皮肤瘙痒症状消失不复发,脸上的暗疮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肤色也变得有光泽了,整个人的皮肤都变好了,而且经过每晚的泡浴,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好了。

应用实施例4

覃某某,女,23岁,广西平南县人,内分泌失调严重,出现了多汗、多梦、精神萎靡等症状,而且脸上生出很多的痘痘,粉刺,也曾吃过一些药进行调理,但是没有多大的效果,2015年11月份,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制备的净身排毒的瑶药外用桶浴药液,坚持每晚泡浴1周后,脸上的痘痘,粉刺明显减少,坚持每晚泡浴一个月后,内分泌失调症状得到了改善,脸上的痘痘大多消失了,肤色变得有光泽了,而且多汗、多梦、精神萎靡等症状也消失了,坚持每晚泡浴2个月后,脸上的痘痘都消失了,内分泌失调症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皮肤变好,免疫力得到了提高,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精神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