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妊娠乙肝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47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妊娠乙肝的中药。

(二)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妊娠女性患上乙肝后,易传染给子女,传统的西药治疗乙肝,对于改善乙肝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效果,见效慢且极易反弹。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妊娠乙肝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妊娠乙肝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菟丝子15-30 份,茵陈15-30 份,白茅根15-30 份,蒲公英20-35 份,田基黄15-30 份,五味子10-20 份,鸡内金8-15 份,栀子8-15 份,郁金8-15 份,苏梗8-15 份,枳壳8-15 份,熟地黄8-15 份,益母草10-20 份,仙鹤草8-15 份,艾叶8-15 份,茜草炭8-15 份,地榆炭8-15 份,牛膝15-30 份,茯苓5-15份,桂枝10-20份,川栋5-20份,甘草5-15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菟丝子20 份,茵陈20 份,白茅根20 份,蒲公英30份,田基黄20 份,五味子15份,鸡内金10 份,栀子10 份,郁金10份,苏梗10 份,枳壳10 份,熟地黄10 份,益母草15 份,仙鹤草10 份,艾叶10份,茜草炭10 份,地榆炭10份,牛膝20 份,茯苓10份,桂枝15份,川栋10份,甘草10份。

其中,所述中药为汤剂或口服液,将上述重量组份中药洗净除杂,按常规中药制剂方法制成汤剂。

以下是本发明原料的功效:

菟丝子: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茵陈:具有清湿热, 退黄疸的作用, 用于黄疸, 无论湿热阳黄或寒湿阴黄均可应用, 亦可应用于暑温或湿温所致小便短赤等证;

白茅根: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喘咳,胃热呕逆,血热出血,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

田基黄: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

郁金: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清心开窍,清热凉血;

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枳壳: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等;

熟地黄: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痈肿疮疡;

仙鹤草:收敛止血,消积止痢,解毒消肿。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腹泻,痢疾,脱力劳伤,疟疾;

艾叶:温经止血,安胎,逐寒湿,理气血;主治吐衄,下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疮疡,疥癣;

茜草炭:茜草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

地榆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茯苓:利水药,渗湿利尿药;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桂枝: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病,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川栋: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药材相辅相成,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用于治疗妊娠乙肝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其安全可靠,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活血、化淤理气、抗病毒、调节免疫的作用,无毒副作用。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菟丝子15g,茵陈15 g,白茅根15g,蒲公英20g,田基黄15g,五味子10g,鸡内金8g,栀子8g,郁金8g,苏梗8 g,枳壳8g,熟地黄8g,益母草10g,仙鹤草8g,艾叶8g,茜草炭8g,地榆炭8g,牛膝15g,茯苓5g,桂枝10g,川栋5g,甘草5g。

将上述重量组份中药洗净除杂,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口服,每日1次,每次200ml,7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

菟丝子30 g,茵陈30 g,白茅根30 g,蒲公英35 g,田基黄30 g,五味子20 g,鸡内金15 g,栀子15 g,郁金15 g,苏梗15 g,枳壳15 g,熟地黄15 g,益母草20 g,仙鹤草15 g,艾叶15 g,茜草炭15 g,地榆炭15 g,牛膝30 g,茯苓15g,桂枝20g,川栋20g,甘草15g。

将上述重量组份中药洗净除杂,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口服,每日1次,每次200ml,7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

菟丝子20 g,茵陈20 g,白茅根20 g,蒲公英30g,田基黄20 g,五味子15g,鸡内金10 g,栀子10 g,郁金10g,苏梗10 g,枳壳10 g,熟地黄10 g,益母草15 g,仙鹤草10 g,艾叶10g,茜草炭10 g,地榆炭10g,牛膝20 g,茯苓10g,桂枝15g,川栋10g,甘草10g。

将上述重量组份中药洗净除杂,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口服,每日1次,每次200ml,7天为一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