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617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909年,Martin Kirschner首次将斯氏针改良为克氏针,在此20年间 Martin Kirschner又进行了很多改进才制造出最终的产品。自此,克氏针开始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在骨科手术中,主要用于患者手、足、膝、踝等部位,以及肘部的张力带和各种关节面骨折块的辅助复位固定的作用。在骨折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时,克氏针尾端需要剪断后再折弯,目前克氏针尾端的剪断、折弯主要是使用老虎钳、尖嘴钳和鹰嘴钳。这些工具对克氏针而言过于庞大,手术时存在操作空间大,对骨折病人的周围软组织存在不可预计的损伤,手术时间长,且操作过程费力气的缺点。

本发明研制一种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将克氏针装入切断操作器内,再用该克氏针与骨折病人的骨折块进行复位固定。当骨折病人的复位固定好后,再利用切断操作器对克氏针进行切断,然后再用折弯操作器将那骨折固定克氏针进行折弯。本发明的切断操作器和折弯操作器,在手术过程中,对骨折病人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少,减轻骨折病人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以克服目前在外科手术中对骨折病人的周围软组织损伤大,手术时间长,操作过程费力气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外科手术克氏针切断折弯操作器,包括切断操作器和折弯操作器,所述的切断操作器包括左手柄、右手柄、与右手柄连接成一体的下长方体、上长方体、克氏针、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所述的折弯操作器B包括折弯方体、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长方体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上,而上长方体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下;所述的左手柄的左手柄上部设置插入下长方体后,又插入上长方体的右端附近,左手柄上端与上长方体作转动连接;该左手柄上部还通过螺丝钉与下长方体作转动连接;

所述的下长方体的左端设有立板,该立板上部设有圆孔;所述的立板右边附近还设有向上切刀;

所述的上长方体的左端设有条形槽;在条形槽内设有方形板;所述的方形板的上角与上长方体作转动连接,而方形板的下角伸展到下长方体内,并与下长方体作转动连接;该方形板的上角的左侧面与所设置的切断力臂一端连接,而切断力臂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向下切刀;

该下长方体与上长方体之间设置有克氏针;所述的克氏针穿过左手柄上部、方形板,再穿过立板的圆孔;

所述的折弯操作器包括折弯方体、与折弯方体右边相连的操作手柄,所述的折弯方体面上的右边设有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面上中心处设有螺栓;所述的螺栓垂直穿过圆柱体、折弯方体的底部;该螺栓上端与圆柱体相连接,而螺栓下端与折弯方体的底部作转动连接;该圆柱体的右边上方还设有与圆柱体相连接的弯形折弯力臂;该圆柱体后面的折弯方体的面上设还有折弯凹槽;

采用上述措施的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对骨折病人的周围软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轻骨折病人的疼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切断操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切断操作器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折弯操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切断操作器A、左手柄1、右手柄2、下长方体3、上长方体4、左手柄上部5、左手柄上端6、螺丝钉7、立板8、圆孔9、向上切刀10、条形槽11、方形板12、上角13、下角14、切断力臂15、向下切刀16、克氏针17、骨折固定克氏针17-1、左弹簧片18、右弹簧片19,折弯操作器B、折弯方体20、操作手柄21、圆柱体22、螺栓23、弯形折弯力臂24和折弯凹槽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再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切断操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包括切断操作器A,所述的切断操作器A包括左手柄1、右手柄2、与右手柄2连接成一体的下长方体3、上长方体4、克氏针17、左弹簧片18和右弹簧片19,具体实施方式:该下长方体3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上,而上长方体4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下,该左手柄1的左手柄上部5设置插入下长方体3后,又插入上长方体4的右端附近,左手柄上端6与上长方体4作转动连接;该左手柄上部5还通过螺丝钉7与下长方体3作转动连接。

该下长方体3的左端设有立板8,该立板8上部设有圆孔9;所述的立板8右边附近还设有向上切刀10。

该上长方体4的左端设有条形槽11;在条形槽11内设有方形板12;该方形板12的上角13与上长方体4作转动连接,而方形板12的下角14伸展到下长方体3内,并与下长方体3作转动连接;该方形板12的上角13左侧面与所设置的切断力臂15一端连接,而切断力臂15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向下切刀16。

设置下长方体3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上,上长方体4设置为内空心并开口向下,其目的一是减轻下长方体3,上长方体4的重量,二是使左手柄上部5插入下长方体3,上长方体4方便,同时方便安装方形板12。

该下长方体3与上长方体4之间设置有克氏针17;所述的克氏针17穿过左手柄上部5、方形板12,再穿过立板8的圆孔9;在左手柄上部5、方形板12内设有克氏针17穿过的长形孔,这个长形孔能使左手柄上部5、方形板12有充足转动空间,该长形孔在图中未画出。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切断操作器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所示,切断操作器A是这样实现的:先将克氏针17按图1所示穿插好,再用切断操作器A上的克氏针17左端穿入骨折病人的固定骨折块里,把骨折块部位固定好,然后用手握着左手柄1、右手柄2,用力使左手柄1向右推移,这时左手柄上端6旋转,将推动上长方体4向左快速移动,上长方体4向左快速移动又使方形板12快速向左旋转,方形板12向左快速旋转后,推动切断力臂15和向下切刀16快速向下,这样在向下切刀16与向上切刀10的作用下,立即将克氏针17切断。克氏针17切断后,该克氏针17分成了两段,一段是固定在病人的骨折固定克氏针17-1,另一段多余克氏针17,这时拉动本切断操作器,骨折固定克氏针17-1,从立板8的圆孔9脱离,另外一段多余克氏针17,从本切断操作器的右边拉出即可。

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折弯操作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该折弯操作器B包括折弯方体20、与折弯方体20右边相连的操作手柄21,该折弯方体20面上的右边设有圆柱体22;该圆柱体22面上中心处设有螺栓23;该螺栓23垂直穿过圆柱体22、折弯方体20的底部;该螺栓23上端与圆柱体22相连接,而螺栓23下端与折弯方体20的底部作转动连接;该圆柱体22的右边上方还设有与圆柱体22相连接的弯形折弯力臂24;该圆柱体22后面的折弯方体20的面上设有折弯凹槽25。

折弯操作器B是这样实现的:用手握着操作手柄21,将骨折固定克氏针17-1套入折弯凹槽25内,并使骨折固定克氏针17-1放置在弯形折弯力臂24的后面,再用专用工具套入螺栓23的头部,然后把专用工具反时针旋转,这时圆柱体22、与圆柱体22连接的弯形折弯力臂24也反时针旋转,弯形折弯力臂24反时针旋转压迫骨折固定克氏针17-1的右端反时针折弯,当骨折固定克氏针17-1的右端折弯与折弯方体20的后边缘相接触时,这时骨折固定克氏针17-1的右端已折弯180度。然后把专用工具顺时针旋转,使弯形折弯力臂24恢复原来位置。再将折弯操作器B往下轻微拉动,该骨折固定克氏针17-1从折弯凹槽25的凹槽口脱离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