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655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是临床多件的病症。中医常采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手段进行治疗,且显著疗效。通宣理肺丸是最常见的药。但实际中,由于该药在制备中将药材打粉入药,导致杂质很多,剂量大等缺点,严重影响其临床应用。虽然市场上也出现过几种通宣理肺的中药,但是其实际的药效仍然没有多好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苏叶134~154份,车前草90~102份,桔梗90~102份,杏仁68~76份,麦冬90~102份,葛根68~76份,陈皮90~102份,白术68~76份,川芎90~102份,麸炒枳壳90~102份,黄芩90~102份,甜菊素12~14份,糊精440~55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苏叶144份,车前草96份,桔梗96份,杏仁72份,麦冬96份,葛根72份,陈皮96份,白术72份,川芎96份,麸炒枳壳96份,黄芩96份。

一种所述的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上述各原料按配比称取,洗净晾干,备用;

(2)将紫苏叶加入其重量7~9倍的水中,加热煮沸,蒸馏提取挥发油3~5h;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

(3)将紫苏叶的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6~8倍的水,加热煎煮1.5~2.5h,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的水,继续煎煮1.5~2.5h,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过75~85目筛,滤液静置6~8h;

(4)将静置后的上清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78~82℃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的稠膏;

(5)在稠膏中加入甜菊素和糊精,喷洒紫苏叶挥发油,混合均匀,湿法制成颗粒,糖包衣,68~72℃下干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药颗粒为黄棕色,气香,味甜,微苦,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的治疗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疼痛等症状,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无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苏叶134份,车前草90份,桔梗90份,杏仁68份,麦冬90份,葛根68份,陈皮90份,白术68份,川芎90份,麸炒枳壳90份,黄芩90份,甜菊素12份,糊精440份。

上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上述各原料按配比称取,洗净晾干,备用;

(2)将紫苏叶加入其重量7倍的水中,加热煮沸,蒸馏提取挥发油3h;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

(3)将紫苏叶的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水,加热煎煮1.5h,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水,继续煎煮2.5h,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过75目筛,滤液静置6h;

(4)将静置后的上清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78℃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的稠膏;

(5)在稠膏中加入甜菊素和糊精,喷洒紫苏叶挥发油,混合均匀,湿法制成颗粒,糖包衣,68℃下干燥,即可。

实施例2

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苏叶144份,车前草96份,桔梗96份,杏仁72份,麦冬96份,葛根72份,陈皮96份,白术72份,川芎96份,麸炒枳壳96份,黄芩96份。

上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上述各原料按配比称取,洗净晾干,备用;

(2)将紫苏叶加入其重量8倍的水中,加热煮沸,蒸馏提取挥发油4h;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

(3)将紫苏叶的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7倍的水,加热煎煮2h,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重量5倍的水,继续煎煮2h,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过80目筛,滤液静置7h;

(4)将静置后的上清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8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的稠膏;

(5)在稠膏中加入甜菊素和糊精,喷洒紫苏叶挥发油,混合均匀,湿法制成颗粒,糖包衣,70℃下干燥,即可。

实施例3

通宣理肺的中药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紫苏叶154份,车前草102份,桔梗102份,杏仁76份,麦冬102份,葛根76份,陈皮102份,白术76份,川芎102份,麸炒枳壳102份,黄芩102份,甜菊素14份,糊精550份。

上述中药颗粒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上述各原料按配比称取,洗净晾干,备用;

(2)将紫苏叶加入其重量9倍的水中,加热煮沸,蒸馏提取挥发油5h;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

(3)将紫苏叶的药渣与剩余中药原料混合,加入原料总重量8倍的水,加热煎煮2.5h,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重量4倍的水,继续煎煮1.5h,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过85目筛,滤液静置8h;

(4)将静置后的上清液与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 82℃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1的稠膏;

(5)在稠膏中加入甜菊素和糊精,喷洒紫苏叶挥发油,混合均匀,湿法制成颗粒,糖包衣,72℃下干燥,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