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9163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药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引起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据统计,无症状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者排除其它原因后,42-90%由NAFLD引起,NAFLD可使50岁以上患者寿命缩短4年,50岁以下患者寿命则缩短10年。NAFLD已经成为美国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国内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发达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NAFLD的患病率在15%左右。NAFLD的有效防治有望阻止慢性肝病的进一步发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NAFLD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三种类型,其中NASH是NAFLD的一种严重类型,是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必经的病理过程,是能够引起不良临床后果的慢性进展性肝病。NASH在肝脏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脂肪变伴非特异性炎症,以及脂肪变伴肝细胞气球样变和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NASH的发病机制为“二次打击”学说,该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作为初次打击,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尽管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但其活力不足,并为进一步的脂质过氧化提供反应基质;二次打击主要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氧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其相关事件,引起肝细胞酶的活性和线粒体功能受抑;肝星状细胞激活、增殖,从而诱发炎症和纤维化。氧应激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失衡可能是影响NAFLD进展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单纯依靠控制血脂和血糖等措施很难逆转NAFLD。因此,对于合并肝损害的NAFLD病例(主要为NASH),必须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氧化类药物,以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尽管已有甜菜碱、水飞蓟宾等抗氧化剂治疗NASH的临床研究,并发现肝酶水平有效降低,B超检查提示脂肪肝程度也有不同程度减轻,但由于临床病例数少,而且没有病理学证据支持肝脏的炎症确实减轻,从而未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学者给11例NASH儿童口服维生素E治疗,发现治疗4-10月后肝酶学指标改善,但B超复查未见脂肪肝程度减轻,且停药后转氨酶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该作者在动物实验中亦未发现维生素E对高脂饮食家兔脂肪肝模型有干预作用。以上内容都说明单纯的抗氧化剂治疗NASH效果有限。目前临床上治疗NAFLD,特别是NASH尚无明确有效的药物。牛磺酸是一种由胱氨酸转化而来的含硫的β氨基酸,为人体条件性必需氨基酸,也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自由氨基酸。牛磺酸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内,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肝脏是牛磺酸重要的靶器官。牛磺酸参与机体多个重要生理过程,其作用包括渗透压的调节作用、膜稳定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调节细胞钙稳态作用、对糖酵解和糖原合成的促进作用等。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降血糖作用,能明显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它还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其作用与剂量相关。已有应用牛磺酸治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成功报道,陈岳祥等应用牛磺酸治疗19例NAFLD患者,发现牛磺酸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清转氨酶水平,B超和CT检查显示脂肪肝程度明显改善,但是未见进一步扩大临床病例的研究。申请人将牛磺酸应用于喂饲高脂饮食8周诱导的大鼠NAFL模型,结果发现牛磺酸能降低单纯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和肝重,改善其肝功能和血脂代谢,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将牛磺酸应用于喂饲高脂饮食12周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发现其同样能够改善模型大鼠的肝功能,并减轻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但牛磺酸对NASH的治疗效果明显弱于对NAFL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得到GentileCL等的证实。此后有学者联用牛磺酸和保肝药水飞蓟宾治疗NASH患者,发现疗效优于单用牛磺酸,陈岳祥等亦采用牛磺酸联合水飞蓟宾治疗NASH患者,发现在临床症状改善和降脂作用方面,疗效优于保肝药易善复联合水飞蓟宾。以上临床研究说明联合用药有望增强牛磺酸对NAFLD的防治作用。但是,上述研究临床观察的病例有限(最多50例),最重要的是没有得到组织病理学(判断疗效的金标准)的证实,因此还不能广泛应用。技术实现要素: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广泛认可的治疗NASH的有效药物。本发明的目的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别是NASH)的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其中,所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75%和25%-50%。所述牛磺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70%,所述水溶性茶多酚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50%。所述牛磺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65%,所述水溶性茶多酚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45%。所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2.5%和37.5%。是由粉状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粉状)直接混合均匀制成的粉状组合物、或将粉状组合物溶解制成的液体组合物。是由牛磺酸溶液和水溶性茶多酚溶液混合制成的液体组合物。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由粉状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粉状)直接混合均匀制成;或由粉状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粉状)直接混合均匀,再溶解制成;或由牛磺酸溶液和水溶性茶多酚溶液混合制成。第三方面,提供上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或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是NASH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脂肪性肝炎(NASH)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为含有所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的保健品或药物,所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为保健活性成分或药物活性成分;所述保健品或药物为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所述产品还可以是含有所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的功能食品;所述功能食品为含片、固体饮料或液体饮料。本发明首次制备了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并发明了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本发明的复方组合物除了具有牛磺酸或水溶性茶多酚均具有的降脂、降转氨酶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该复方组合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要明显强于单用牛磺酸或单用水溶性茶多酚,说明本发明的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能增强单纯牛磺酸和单纯水溶性茶多酚对NASH的防治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验例一中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图2所示为实验例二中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具体实施方式牛磺酸,分子式为C2H5NO3S,相对分子质量125,熔点为305-310℃,纯品为无色或白色斜状结晶,无臭,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酒精以及极性溶剂,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牛磺酸在海洋贝类、鱼类中含量丰富,天然牛磺酸可由鱼、贝类软体动物的肉中提取,扇贝边是提取牛磺酸的良好材料。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提取牛磺酸,并将其应用于制药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多酚是从鲜茶叶中分离提取的水溶性化合物复合体,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由30余种多酚类物质组成,是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有研究报道,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较维生素E高18倍,动物服用茶多酚后其平均寿命可以延长36.1-49.9%。近年来,许多研究均表明茶多酚对脂肪性肝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Raederstorff等给喂饲高胆固醇饲料的Wistar大鼠同时喂饲茶多酚,发现其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并观察到茶多酚能明显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Maron等对240例轻到中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每天口服富含茶黄素的绿茶提取物制成的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张晓刚等给新西兰兔喂饲高脂饲料制备脂肪肝模型后饲喂其茶多酚,发现茶多酚可降低血脂,增加肝组织中肝脂酶活性,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对兔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刘少锋等及XiaoJ等的研究也证实茶多酚对大鼠NAFL的防治作用。然而,发明人在前期预实验中曾利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12周制备NASH模型,在造模过程中给模型大鼠喂饲茶多酚溶液,喂饲剂量为600mg/kg,也观察到模型大鼠的体重明显下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水平也明显降低,但同时观察到大鼠活力明显变差,毛发晦暗无光泽,体重甚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造模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茶多酚处理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减轻并不明显,甚至肝脏炎症较模型组加重,表明茶多酚不仅对大鼠的NASH并无防治作用,还有可能会加重NASH的病情。发明人研究分析认为茶多酚在动物水平治疗NASH失败的原因是:茶多酚主要通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参与许多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而类固醇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茶多酚剂量过高会血清胆固醇含量过低,导致机体类固醇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大鼠活力明显变差,毛发晦暗无光泽,体重降低。因此发明人尝试了多种剂量的茶多酚,发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茶多酚给药剂量以保持血清胆固醇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才能对NASH的治疗发挥作用。因此,本发明通过摸索水溶性茶多酚与牛磺酸搭配时各自的含量,使其既能发挥降脂、保肝作用,又不会影响胆固醇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用。本发明进一步探索出一种水溶性茶多酚联合牛磺酸制成的复方组合物,并发现其对动物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尤其是对NASH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茶多酚对胆固醇的影响,从而消除了复方组合物的副作用,为研发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本发明提供的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包括牛磺酸、水溶性茶多酚,按质量百分含量,复方组合物中含有牛磺酸50-75wt%,水溶性茶多酚25-50wt%。其中,牛磺酸购自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水溶性茶多酚购自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的方法,具体为:称取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混合均匀即得复方组合物;或先将牛磺酸溶于纯净水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牛磺酸溶液,再加入水溶性茶多酚,即得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溶液。本发明中,可将粉状牛磺酸与固体水溶性茶多酚直接混合均匀形成粉状复方组合物;或由牛磺酸溶液和水溶性茶多酚溶液混合制成液体复方组合物;或将粉状复方组合物溶解制成液体复方组合物。进一步可按常规方法利用该粉状复方组合物或液体复方组合物制成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保健品或药品,还可以制成含片、固体饮料和液体饮料等功能食品。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这些实施例绝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实施例分别按表1中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重量配比称取相应的原料,制成复方组合物。表1本发明复方组合物的组合方式进一步可利用固体复方组合物或液体复方组合物使用常规方法制成制剂,不一一列举。实验例一:单用牛磺酸或单用水溶性茶多酚对大鼠NASH的防治作用1、动物分组及处理:48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5±14.3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①正常组12只,喂饲普通饲料,共12周;②模型组12只,喂饲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共12周;③牛磺酸组12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每天给予120mg/ml牛磺酸水溶液灌胃,灌胃剂量125mg牛磺酸/Kg,直至12周结束;④水茶组12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每天给予72mg/ml水溶性茶多酚水溶液灌胃,灌胃剂量75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2、检测指标:12周结束后(即第85天),超量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处死大鼠。剖胸剖腹,从心脏取血,在室温下自然凝固10-20min,2000-3000转/分离心20分钟后收集上清,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肝功能检测试剂盒和血脂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观察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对NASH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取部分肝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后进行HE染色、油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按照目前较公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学评价方法对肝脏脂肪浸润、炎症浸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从病理学金标准角度,分别观察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对大鼠NASH的防治作用,结果见表2-表4和图1。图1中“HE×400”是指HE染色,放大400倍,可以看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黑色箭头指出)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白色箭头指出);“Masson×200”是指Masson染色,放大200倍,用于观察肝纤维化程度;“油红×100”是指油红染色,放大100倍,从大体上反映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占的范围,灰色部分即为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范围。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值小于0.05说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1说明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2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对NASH大鼠体重和肝指数的影响表3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对NASH大鼠肝功能的影响表4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对NASH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4、结论:从模型组和正常组的化验指标上看,模型组的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组(见表4),说明模型组的血脂升高了,肝功能损伤了(见表3中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病理学上出现了炎症(图1和图2),可知高脂饲料成功构建了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并从表2-表4的数据发现,喂饲高脂饲料后,大鼠的体重、肝指数(肝重/体重)、胆固醇、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过牛磺酸或水溶性茶多酚处理后,大鼠的体重、肝指数(肝重/体重)、胆固醇、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喂饲高脂饲料的模型大鼠的水平(P<0.01)。甚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显著低于模型大鼠的水平(P<0.01)。病理学检查发现,单纯喂饲高脂饲料的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浸润和炎细胞浸润,但是纤维沉积并不明显(见图1中的Masson×200行),也即典型的NASH表现,而经过牛磺酸或水溶性茶多酚处理后,肝组织脂肪浸润程度明显减轻(见图1中的HE×400行黑色箭头指出和“油红×100”行),炎细胞浸润也有不同程度减轻(见图1中的HE×400行白色箭头指出)。至于表4中模型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组没有差异,说明NASH模型的高血脂可能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而不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而牛磺酸组和水茶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跟模型组差异显著,说明不管模型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有没有较正常组升高,牛磺酸或茶多酚都能使其下降。以上均说明125mg/Kg牛磺酸、75mg/Kg水溶性茶多酚具有理想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实验例二: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联用的复方组合物对大鼠NASH的防治作用1、动物分组和处置:9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15±20.1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①正常组10只,喂饲普通饲料,共12周;②模型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共12周;③牛磺酸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牛磺酸水溶液灌胃,灌胃剂量125mg牛磺酸/Kg,直至12周结束;④水溶性茶多酚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水溶性茶多酚水溶液灌胃,灌胃剂量75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⑤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A组(下文简称牛水茶A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实施例3液体复方组合物灌胃,灌胃剂量为55mg牛磺酸/Kg,45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⑥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B组(下文简称牛水茶B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实施例4液体复方组合物灌胃,灌胃剂量为62.5mg牛磺酸/Kg,37.5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⑦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C组(下文简称牛水茶C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实施例5液体复方组合物灌胃,灌胃剂量为70mg牛磺酸/Kg,30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⑧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D组(下文简称牛水茶D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实施例6液体复方组合物灌胃,灌胃剂量为75mg牛磺酸/Kg,25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⑨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的复方组合物E组(下文简称牛水茶E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同模型组),从第29天开始,同时每天予比较例1液体复方组合物灌胃,灌胃剂量为40mg牛磺酸/Kg,60mg水溶性茶多酚/Kg,直至12周结束。2、检测指标和统计学分析:同实验例一,另外,取部分肝组织收集予冻存管,用组织匀浆机匀浆后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肝组织匀浆的MDA和SOD水平,得到牛磺酸、水溶性茶多酚及其复方组合物对NASH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见表5-表12和图2。表5牛磺酸、茶多酚及其复方组合物对NASH大鼠肝功能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实施例6(牛水茶D组)和比较例1(牛水茶E组)的ALT值和AST值的均数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仅有实施例6的ALT数值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据此,我们推断,本发明的复方组合物各组分含量应该是介于实施例6和比较例1的数值之间,通过实验发现实施例2的ALT值和AST值与实施例6接近(表5中未示出),因此确定了各组分的含量。进一步,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6的数值范围内选取了三个数值点以验证效果的差异。从表5看出,实施例3(牛水茶A组)、实施例4(牛水茶B组)和实施例5(牛水茶C组)的ALT和AST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就上述3个组别来看,实施例4(牛水茶B组)ALT和AST的均数为最低,其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应该是3个组别中最高的。从表5还可以看出,实施例3(牛水茶A组)和实施例5(牛水茶C组)的ALT和AST水平与实施例4(牛水茶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实施例4是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复方组合物最优的复合物配方,因此,后续的研究都是采取实施例4(牛水茶B组)进行的。表6实施例4的复方组合物对NASH大鼠体重和肝指数的影响表7实施例4的复方组合物对NASH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表8实施例4的复方组合物对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表9实施例4的复方组合物与单药比较(P值)体重肝指数ALTAST胆固醇LDL-CMDASOD与单用牛磺酸比较0.16760.06370.00000.00000.22580.51870.00000.6618与单用水溶性茶多酚比较0.65430.14140.00000.00030.44390.27220.01210.22823、研究结论:从表5-表9的数据中,可知用牛磺酸、水溶性茶多酚、实施例4的复方组合物这三种药物处理后,大鼠的体重、肝指数、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应的模型对照大鼠的水平(P<0.01)。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处理后的大鼠,其体重、肝指数、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AST水平也明显低于对应的模型对照大鼠的水平(P<0.01)。与单用牛磺酸和单用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的大鼠相比,其降转氨酶作用明显增强(P<0.01),但是降脂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P>0.05)。另外观察牛磺酸、水溶性茶多酚及其复方组合物对大鼠肝组织匀浆MDA和SOD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验证了NASH发病机制的“二次打击学说”,说明脂质过氧化损伤在NASH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牛磺酸处理组、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大鼠的肝组织匀浆MDA水平较模型大鼠均有明显下降,其中以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大鼠MDA水平下降得更为明显。牛磺酸处理组、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大鼠的肝组织匀浆SOD水平较模型组大鼠均有明显升高,其中以牛磺酸联合水溶性茶多酚处理组大鼠MDA水平升高得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说明,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联用能有效减轻NASH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而且,牛磺酸联用水溶性茶多酚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牛磺酸或茶多酚。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发现,联合应用牛磺酸和水溶性茶多酚也能够明显减轻NASH大鼠肝组织的脂肪浸润(黑色箭头)和炎细胞浸润(白色箭头),而且这种病理损伤的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单用牛磺酸或单用水溶性茶多酚,见图2。综合上面的结果,认为联合应用62.5mg/Kg牛磺酸和37.5mg/Kg水溶性茶多酚能进一步增强牛磺酸或水溶性茶多酚对大鼠NASH的防治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按照人和大鼠的药物剂量换算系数0.16计算,人的有效剂量分别是10mg/kg/天,6mg/kg/天,成人按照体重60kg计算每天的有效剂量是600mg/天,360mg/天。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