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89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主要见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咯血常有呼吸道疾病及心脏病史,血色鲜红,泡沫状,混有痰液,伴随喉部痒感,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咯血后数天出现痰中带血现象。目前,临床上治疗咯血主要应用止咳、镇静剂:如用硫酸可待因,每次30mg,肌注,每3~6h一次,以减少咳嗽;用安定以减少焦虑,每次10mg,肌注;或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安络血、维生素K等)。虽然可有效缓解病情,但不易彻底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抗生素止血药物治疗咯血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伍科学、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淡菜10-30份、侧柏叶10-20份、紫菀10-20份、半边莲10-20份、苎麻根10-20份、花蕊石5-15份、地榆10-20份、三七10-30份、荠菜10-20份、石苇10-20份、白芨10-30份、珍珠风10-20份、红景天5-15份、凤尾草10-20份、青黛10-20份、瓜蒌仁5-15份、炒山桅子10-20份、诃子10-30份、青蒿5-15份、牡丹皮5-15份、沙参10-20份、麦冬20-4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淡菜20份、侧柏叶15份、紫菀15份、半边莲15份、苎麻根15份、花蕊石10份、地榆15份、三七20份、荠菜15份、石苇15份、白芨20份、珍珠风15份、红景天10份、凤尾草15份、青黛15份、瓜蒌仁10份、炒山桅子15份、诃子20份、青蒿10份、牡丹皮10份、沙参15份、麦冬30份。

中医认为,咯血是指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肺为清虚之脏,肺津受灼为痰,清肃之令失司,则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损伤肺络,血渗上溢,故痰中带血;肝火内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囗苦。本证病位虽在肺,病本则在肝。因此治疗咯血应以清肝泻火,使火清气降,肺金自宁为治则。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青黛咸寒,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桅子苦寒,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两药相使,澄本清源,共为君药。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瓜蒌仁甘寒入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紫菀化痰止咳,润肺下气共为臣药。佐以诃子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二药相使敛肺止血;因本病虽在肺,病本在肝,因此用青蒿凉血除蒸,牡丹皮清热凉血,沙参养阴清肺,麦冬滋阴润肺,养阴生津,淡菜补肝肾,益精血,五药相使,养阴润肺,补益肝肾;珍珠风散瘀止血,红景天补气清肺,半边莲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荠菜消肿散结,石苇清肺泄热,凤尾草清热利湿;地榆、侧柏叶、苎麻根、花蕊石四药相使,凉血止血;三七活血化瘀,同时也能止血敛肺。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共奏清肝宁肺之功效,肺复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7%,治愈率达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20g、侧柏叶15g、紫菀15g、半边莲15g、苎麻根15g、花蕊石10g、地榆15g、三七20g、荠菜15g、石苇15g、白芨20g、珍珠风15g、红景天10g、凤尾草15g、青黛15g、瓜蒌仁10g、炒山桅子15g、诃子20g、青蒿10g、牡丹皮10g、沙参15g、麦冬3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30g、侧柏叶10g、紫菀20g、半边莲10g、苎麻根20g、花蕊石5g、地榆20g、三七10g、荠菜20g、石苇10g、白芨30g、珍珠风10g、红景天15g、凤尾草10g、青黛20g、瓜蒌仁5g、炒山桅子20g、诃子10g、青蒿15g、牡丹皮5g、沙参20g、麦冬20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10g、侧柏叶20g、紫菀10g、半边莲20g、苎麻根10g、花蕊石15g、地榆10g、三七30g、荠菜10g、石苇20g、白芨10g、珍珠风20g、红景天5g、凤尾草20g、青黛10g、瓜蒌仁15g、炒山桅子10g、诃子30g、青蒿5g、牡丹皮15g、沙参10g、麦冬40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23g、侧柏叶12g、紫菀18g、半边莲12g、苎麻根18g、花蕊石7g、地榆18g、三七17g、荠菜18g、石苇12g、白芨23g、珍珠风12g、红景天13g、凤尾草12g、青黛18g、瓜蒌仁7g、炒山桅子18g、诃子17g、青蒿13g、牡丹皮7g、沙参18g、麦冬27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淡菜17g、侧柏叶18g、紫菀12g、半边莲18g、苎麻根12g、花蕊石13g、地榆12g、三七23g、荠菜12g、石苇18g、白芨17g、珍珠风18g、红景天7g、凤尾草18g、青黛12g、瓜蒌仁13g、炒山桅子12g、诃子23g、青蒿7g、牡丹皮13g、沙参12g、麦冬33g。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本申请人所工作医院进行临床疗效实验如下:

1、临床病例选择:挑选68例咯血患者,年龄28-70岁。

2、临床症状:咯鲜红血,常呈泡沫状或与痰液混杂;多数患者有反复咯血史;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病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以上症状可认定为咯血。

3、实验方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两组,每组34人,其中,实验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其是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原料按照传统水煎法煎煮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一天一剂,七天一疗程。对照治疗组采用肌注硫酸可待因,每次30mg,并配合应用安络血药物进行治疗。

4、疗效标准:

(1)、治愈:咯血控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有效:咯血减少,症状改善;

(3)、无效:咯血无变化。

5、实验结果:

实验治疗组:治疗2-5个疗程,治愈28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经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对照治疗组:治疗一周至二周后,治愈23例,并有2例病情出现反复。

通过上述统计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咯血疗效可靠,治疗效果稳定。

6、典型病例:

病例1:梁某,男,54岁。患者自述患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遇寒咳嗽尤为严重,伴有干咳、发热,严重时呼吸困难,痰中带血,血量较多。口服安络血片及维生素K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显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后,自觉咯血量明显减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治愈。

病例2:刘某,女,31岁。患者自述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伴有咳嗽、胸闷、乏力。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及阿莫西林等常规西药,并无好转,3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咳血,血色鲜红。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各症状明显好转,咯血减少;续服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治愈。

中药原料用量必须恰当。本发明用于临床实验的各中药原料用量是本发明的最佳用量,其适用范围广。其中,青黛15g,用量较大,因其入肝、肺二经,能清肝泻火从而凉血止血;炒山桅子15g,入血分可止血,两药用量都较大,相须相使,澄本清源;白芨20g,诃子20g用量大,其二药苦涩性平入肺与大肠经,清降敛肺,消肿生肌,止血,大量应用,方可敛肺止血;三七20g,量大,三七既可活血散瘀,又可止血敛阴,方中大量应用,既可助君药凉血,又可清肝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