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敷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1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敷料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止血敷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止血敷料,一般是将药物直接研磨成普通的粉末状,然后将药物粉末撒于出血的伤口上,再对伤口进行包扎。而普通的粉末药物,其颗粒体积大,粒子内的原子数目多,表面分布的原子少,将普通粉末状的药物敷料直接作用于伤口时,不会选择性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还会吸收血液中的其他成分,这样就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浓缩时间大大增加,其止血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快速止血的止血敷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血敷料,它包括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

纳米级粉末,有其特殊的优越性,由于它的体积小、粒子内的原子数目少、表面分布的原子多和它的表面积效应、体积效应和小尺寸效应,使它具有不同于常规块状和微粉材料的性能。其特点是直接作用伤口时,选择性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而不吸收血液中其他成分,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浓缩,成为一种强力吸收剂,加速凝血和止血过程,增强止血效果,提高创伤性出血伤员的救治率和生存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止血敷料还包括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白芨,其中,海螵蛸与白芨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白芨1-10份。海螵蛸与白芨的重量组分比最好为:海螵蛸1份、白芨1份。目的是通过组成复方的纳米级粉末药物来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止血敷料还包括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蒲黄,其中,海螵蛸与蒲黄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蒲黄1-10份。海螵蛸与蒲黄的重量组分比最好为:海螵蛸1份、蒲黄1份。目的是通过组成复方的纳米级粉末药物来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止血敷料还包括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三七,其中,海螵蛸与三七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三七1-10份。海螵蛸与三七的重量组分比最好为:海螵蛸1份、三七1份。目的是通过组成复方的纳米级粉末药物来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止血敷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海螵蛸用水洗净,然后干燥;

将干燥后的海螵蛸粉碎至纳米级粉末;

对制成纳米级粉末后的海螵蛸进行灭菌处理。

在优选实施例中,将海螵蛸用水洗净的步骤包括:初洗,用自来水去除海螵蛸上的杂质和泥土;精洗,用去离子水将海螵蛸进行浸泡清洗。目的是充分将海螵蛸洗净。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干燥的步骤包括:用80℃-100℃的热风对洗净后的海螵蛸进行干燥。目的是使洗净后的海螵蛸能够快速被干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干燥后的海螵蛸粉末粉碎至纳米级粉末的步骤包括:用机械球磨法或气流粉碎法对干燥后的海螵蛸进行粉碎,直到海螵蛸粉末的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采用机械球磨法或者气流粉碎法能够很好地将海螵蛸制成纳米级的粉末,能够完全符合制成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的纳米级粉末的要求。机械球磨法和气流粉碎法为现有的工艺方法,在本文中不作赘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灭菌处理的步骤包括:将海螵蛸粉末进行装包,通过钴60辐照进行灭菌。目的是使海螵蛸能够取得可靠的灭菌效果。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灭菌处理的步骤还包括:将海螵蛸粉末用能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或铝箔密闭包装,放入中型环氧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其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00MG-1000MG/L,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60-80%,灭菌时间为6H。目的是进一步使海螵蛸取得更好的灭菌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止血敷料具有缩短凝血酶生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收缩血管等作用,且具有止血迅速可靠、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即将传统中草药经加工改性成纳米级粉末,使其成为新型功能的止血材料,修复出血部位的血管和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止血敷料,它包括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

上述止血敷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海螵蛸初洗,用自来水去除海螵蛸上的杂质和泥土;

步骤二,将海螵蛸精洗,用去离子水将海螵蛸进行浸泡清洗;

步骤三,将洗净后的海螵蛸用80℃-100℃的热风进行干燥;

步骤四,用机械球磨法或气流粉碎法对干燥后的海螵蛸进行粉碎,直到海螵蛸粉末的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

步骤五,将海螵蛸粉末用能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或铝箔密闭包装,按照50g/袋或100g/袋进行包装,放入中型环氧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或用钴60辐照进行灭菌,其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00MG-1000MG/L,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60-80%,灭菌时间为6H;

步骤六,灭菌后的包装好的海螵蛸粉末即为成品,可储存备用。

实施例2:

一种止血敷料,它包括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白芨,其中,海螵蛸与白芨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白芨1-10份。海螵蛸与白芨的最佳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份、白芨1份。

上述止血敷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海螵蛸和白芨初洗,用自来水去除海螵蛸和白芨上的杂质和泥土;

步骤二,将海螵蛸和白芨精洗,用去离子水将海螵蛸和白芨进行浸泡清洗;

步骤三,将洗净后的海螵蛸和白芨用80℃-100℃的热风进行干燥;

步骤四,用机械球磨法或气流粉碎法对干燥后的海螵蛸和白芨分别进行粉碎,直到海螵蛸粉末和白芨粉末的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

步骤五,将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白芨各取50g混合,

步骤六,将海螵蛸与白芨混合后的纳米级粉末用能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或铝箔密闭包装,放入中型环氧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或用钴60辐照进行灭菌,其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00MG-1000MG/L,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60-80%,灭菌时间为6H;

步骤六,对灭菌后的包装好的海螵蛸和白芨的纳米级混合粉末储存,成品备用。

实施例3:

一种止血敷料,它包括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蒲黄,其中,海螵蛸与蒲黄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蒲黄1-10份。海螵蛸与蒲黄的最佳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份、蒲黄1份。

上述止血敷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海螵蛸和蒲黄初洗,用自来水去除海螵蛸和蒲黄上的杂质和泥土;

步骤二,将海螵蛸和蒲黄精洗,用去离子水将海螵蛸和蒲黄进行浸泡清洗;

步骤三,将洗净后的海螵蛸和蒲黄用80℃-100℃的热风进行干燥;

步骤四,用机械球磨法或气流粉碎法对干燥后的海螵蛸和蒲黄分别进行粉碎,直到海螵蛸粉末和蒲黄粉末的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

步骤五,将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蒲黄各取50g混合,

步骤六,将海螵蛸与蒲黄混合后的纳米级粉末用能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或铝箔密闭包装,放入中型环氧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或用钴60辐照进行灭菌,其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00MG-1000MG/L,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60-80%,灭菌时间为6H;

步骤六,对灭菌后的包装好的海螵蛸和蒲黄的纳米级混合粉末储存,成品备用。

实施例4:

一种止血敷料,它包括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制作成纳米级粉末的三七,其中,海螵蛸与三七的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10份、三七1-10份。海螵蛸与三七的最佳重量组分比为:海螵蛸1份、三七1份。

上述止血敷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海螵蛸和三七初洗,用自来水去除海螵蛸和三七上的杂质和泥土;

步骤二,将海螵蛸和三七精洗,用去离子水将海螵蛸和三七进行浸泡清洗;

步骤三,将洗净后的海螵蛸和三七用80℃-100℃的热风进行干燥;

步骤四,用机械球磨法或气流粉碎法对干燥后的海螵蛸和三七分别进行粉碎,直到海螵蛸粉末和三七粉末的直径为30微米-50微米;

步骤五,将制成纳米级粉末的海螵蛸和三七各取50g混合,

步骤六,将海螵蛸与三七混合后的纳米级粉末用能透过环氧乙烷的塑料薄膜或铝箔密闭包装,放入中型环氧灭菌器中进行灭菌,或用钴60辐照进行灭菌,其中,环氧乙烷的浓度为800MG-1000MG/L,温度为55℃-60℃,相对湿度为60-80%,灭菌时间为6H;

步骤六,对灭菌后的包装好的海螵蛸和三七的纳米级混合粉末储存,成品备用。

在实施例1到实施例4中,均是通过制造纳米级粉末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纳米级粉末,有其特殊的优越性,由于它的体积小、粒子内的原子数目少、表面分布的原子多和它的表面积效应、体积效应和小尺寸效应,使它具有不同于常规块状和微粉材料的性能。其特点是直接作用伤口时,选择性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而不吸收血液中其他成分,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浓缩,成为一种强力吸收剂,加速凝血和止血过程,增强止血效果,提高创伤性出血伤员的救治率和生存率。

在实施例1中,是通过单方来实现止血的功效,而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是通过复方来实现止血的功效,与实施例1相比,后者的止血功效更好、更快。

本发明可用于外伤后静脉出血和外伤后大、中、小动脉出血的止血,将本止血敷料包装打开,将其撒布于伤口,然后包扎即可。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