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70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



背景技术:

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颈椎长期劳损,会出现颈椎退行性变的原因所导致的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骨刺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骨刺形成或黄韧带肥厚等,引起颈椎椎管、椎间孔或横突孔变形狭窄以及颈椎不稳定,以致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使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发生功能障碍等颈椎病。CT、MR是颈椎病较为精准的检查手段。但是,CT、MR检查费用较高,且基层医院通常缺少CT、MR设备。因此,X线检查技术目前仍然是颈椎损伤最简便常用的检查方法。然而在颈椎侧位及斜位检查投照时,通常要求患者俯卧位在X线床上,并要求患者主动伸展一侧左臂呈游泳位,才能充分显示颈7、胸1/2椎体。但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在周围无固定物依托状态下,无法主动完成游泳位的检查,投照时颈椎侧位及斜位部位常与肩带的锁骨及软组织重叠,显示不清,无法给影像科医师提供充分显示颈7、胸1/2椎体的图像信息。因此,会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延误患者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颈7、胸1/2椎体位实施投照时,帮助患者伸展一侧左臂呈游泳位的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包括一块供患者俯卧的床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中线头枕左侧部位垂直平行设有用于固定左臂的两块留有左臂间隔宽度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另一侧垂直平行设置用于固定头部的留有头部间隔宽度的短侧板。

本发明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所述右侧板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床板上,间隔设置在右侧板左侧的左侧板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床板上。以适应不同粗细左臂在左侧板与右侧板间的夹持。

所述间隔设置在右侧板右侧的短侧板以可移动方式安装在床板上。以满足不同大小头部在右侧板与短侧板间的夹持。

所述左侧板之床板上间隔设有两条供左侧板左右移动的左侧板横向槽轨,左侧板横向槽轨内间隔设有档位卡,所述左侧板底端设有可与床板上左侧板横向槽轨内档位卡嵌入活动配合的插脚。凭借上述结构上的配合,设置在床板上的左侧板可沿左侧板横向槽轨左右移动并固定。

所述短侧板之床板上设有两条供短侧板插入后左右移动的短侧板横向槽轨,短侧板横向槽轨内间隔设有档位卡,所述短侧板底端设有可与床板上短侧板横向槽轨内档位卡嵌入活动配合的板脚。凭借上述结构上的配合,垂直间隔设置在床板上的短侧板可沿短侧板横向槽轨左右移动并固定。

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用于患者左臂限位的左臂限位弹性束带。

所述右侧板与短侧板之间设有用于患者头颅限位的头颅限位弹性束带。

所述左臂限位弹性束带的一端为固定端,其通过铆钉固定在左侧板上,另一端为游离端,所述游离端通过连接件与右侧板连接。

所述左臂限位弹性束带游离端设有方便其与右侧板方便连接或分离的魔术贴。

所述头颅限位弹性束带的一端为固定端,其通过铆钉固定在短侧板上,另一端为游离端,所述游离端通过连接件与右侧板连接。

所述头颅限位弹性束带的游离端设有方便其与右侧板方便连接或分离的魔术贴。

所述床板上左、右侧板之间的头枕部位设有枕垫。

所述床板与人体接触面贴有柔性垫。

所述左、右侧板相对应内侧面均贴有柔性垫。

所述短侧板与右侧板对应内侧面均贴有柔性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它可有效舒适地辅助患者在俯卧位时将左臂外展180°,右臂放于身体一侧,头部亦同时被固定在右侧板与短侧板间,呈近似自由泳姿式,不仅减轻了患者无依靠状态保持左臂外展180度之劳累,且可有效解决因患者不能自主完成游泳位姿态所造成的颈椎侧位及斜位部位与肩带的锁骨及软组织重叠,显示不清,无法充分显示颈7、胸1/2椎体的问题。这种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的使用有利于X线检查顺利完成,并可取得清晰、准确的X线图像,具有良好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包括一块供患者俯卧的床板1,所述床板1中线头枕左侧部位垂直设有用于固定左臂的两块留有左臂间隔宽度、互为平行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所述右侧板3的另一侧垂直设置留有头部间隔宽度、与右侧板3平行的短侧板4。

所述左侧板2之床板1上间隔设有两条供左侧板2左右移动的左侧板横向槽轨5,左侧板横向槽轨5内间隔设有档位卡(图中未示),所述左侧板2底端设有可与床板1上左侧板横向槽轨5内档位卡嵌入活动配合的卡脚(图中未示)。凭借上述结构上的配合,设置在床板1上的左侧板2可沿左侧板横向槽轨5左右移动并固定,用于调节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隔距,以适应不同粗细左臂在左侧板2与右侧板3间的夹持。

所述短侧板4之床板1上设有两条供短侧板4插入后左右移动的短侧板横向槽轨7,短侧板横向槽轨7内间隔设有档位卡(图中未示),所述短侧板4底端设有可与床板1上短侧板横向槽轨7内档位卡嵌入活动配合的卡脚(图中未示)。凭借上述结构上的配合,垂直间隔设置在床板1上的短侧板4可沿短侧板横向槽轨7左右移动并固定。用于调节短侧板4与右侧板3之间隔距,以满足不同大小头部在右侧板3与短侧板4间的夹持。

所述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设有用于患者左臂限位的左臂限位弹性束带6,左臂限位弹性束带6的一端为固定端,其通过铆钉8固定在左侧板2上,另一端为游离端,所述游离端通过魔术贴9与右侧板3连接。

所述右侧板3与短侧板4之间设有用于患者头颅限位的头颅限位弹性束带10,头颅限位弹性束带10的一端为固定端,其通过铆钉8固定在短侧板4上,另一端为游离端,所述游离端通过魔术贴9与右侧板3连接。

所述床板1上左侧板2、右侧板3之间的头枕部位设有枕垫11。

所述床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和短侧板4与人体接触之板面均贴有柔性垫(图中未示)。

这种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的使用方法是,让患者俯卧在X线检查专用颈胸椎游泳位固定卧床上,患者头部枕于床板1的右侧板3与短侧板4间之枕垫11,利用短侧板横向槽轨7上的档位调节固定短侧板4与右侧板3的间隔距,以满足不同大小患者头部的舒适夹持,再利用右侧板3与短侧板4之间设有的头颅限位弹性束带10将患者头部固定。然后要求患者将左臂伸展180度并置于左、右侧板2、3间,利用左侧板横向槽轨5上的档位调节固定左侧板2与右侧板3的间隔距,以满足不同粗细患者左臂的舒适夹持,再利用左侧板2与右侧板3之间设有的左臂限位弹性束带6将患者的左臂固定。辅助患者在俯卧位时将左臂外展180°,右臂放于身体一侧,头部亦同时被固定在右侧板与短侧板间,完成近似自由泳姿式固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形,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