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399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领域,具体地,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目标对象清醒时对目标对象清醒插管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呼吸道难以保证通畅者如颅内手术、开胸手术、需俯卧位或坐位等特殊体位的全麻手术,如颈部肿瘤压迫气管,颌,面,颈,五官等全麻大手术,极度肥胖病人,全麻药对呼吸有明显抑制或应用肌松药者,都应行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便于实施辅助呼吸和人工呼吸,还可以减少呼吸衰竭的病人呼吸道无效腔,便于给氧吸入和辅助呼吸。

其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内窥镜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很广,虽然操作不大,却可使许多隐藏在气管、支气管及肺内深部难以发现的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诊断及治疗,可使许多病人免除开刀手术之苦。

浅麻醉下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剧烈呛咳、喉头及支气管痉挛,心率增快及血压剧烈波动而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射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预防方法有:适当加深麻醉,插管前行喉头和气管内表面麻醉,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或短效降压药等。针对目前的技术,在做插管时大部分使用的是硬性材质的牙龈护垫,而对于没有牙齿的人群来说,用牙龈之间接触硬性材质的物质,会加大对牙龈的伤害。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采用麻醉后对人的口腔内部插管,对于存在困难气道的全麻患者,选用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清醒插管,但是插管过程中要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如果口腔、咽喉部表面麻醉不充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咳嗽和憋气的现象,纤维支气管镜难以插入声门,而且口腔内操作空间有限,患者容易发生咬住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插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以及能实现在目标对象清醒时进行插管,提高插管手术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隔挡部件、基板部件和护翼部件,所述隔挡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部件的前端,所述护翼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部件上,自所述基板部件的始端向末端贯穿设置有流通通道;还包括,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尾板部件,其与所述基板部件的末端相连接,所述流通通道继续延伸至所述尾板部件内部,且与所述尾板部件的出药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导管通道,设置于所述基板部件上,且满足自隔挡部件始,所述基板部件上依次设置护翼部件、导管通道和尾板部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还包括输入组件,所述输入组件包括注射部件,与所述流通通道相连接,麻醉药物由注射部件注射至所述流通通道内经由所述出药口流出,对特定位置进行麻醉。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连接部件,一端与所述注射部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流通通道相连接,麻醉药物由注射部件注射至所述连接部件内,而后进入所述流通通道内再经由所述出药口流出,对特定位置进行麻醉。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挡部件为设置有第一缺口的中空环型结构,在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的一端所述基板部件与所述隔挡部件相连接,且满足其连接点最远不抵触至所述隔挡部件的边缘。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护翼部件与所述隔挡部件相连接,且所述护翼部件的最高点低于所述隔挡部件的最高点,自所述护翼部件与所述隔挡部件的相连接点向下倾斜延伸最终抵触至所述基板部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管通道上为设置有第二缺口的中空环型结构,且满足其下端边缘最远不超过所述基板部件的底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尾板部件为弧形结构,与口腔的咽喉内部吻合,压住舌体。

本发明其中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方法,其能实现在目标对象清醒时进行插管且同时麻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方法,其包括,在目标对象清醒时,将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插入所述目标对象的口腔内;且可利用输入组件通过所述流通通道向咽喉给予麻醉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隔挡部件防止该装置被麻醉后的目标对象吞食,通过导管通道扩大口腔内导管插入的空间,通过护翼部件撑开口腔,且护翼表面附有软质材料的覆盖物,来保护牙龈以及保护口腔内部,避免口腔损伤,装置的尾板部件的出药口喷射的麻醉药,将口腔内部充分麻醉利于清醒插管的进行,局部麻醉后通过支撑组件的缺口处可将装置取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麻醉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正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导管通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基板部件正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基板部件底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带有连接部件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隔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导管通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护翼部件在装置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尾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如图1所示,其主体包括支撑组件100和与之相连的输出组件200。在这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3,支撑组件100的基板部件102上设置有流通通道101a,流通通道101a“自始至终”贯穿于基板部件102内部,并延伸至输出组件200的尾板部件201内部,尾板部件201上设有出药口201a。具体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主体包括支撑组件100和输出组件200。支撑组件100包括隔挡部件101、基板部件102和护翼部件103,基板部件102上设有流通通道101a,此时,需要满足流通通道101a“自始至终”贯穿于基板部件102。如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正视图的示意图所示,在输出组件200的尾板部件201上设有出药口201a,结合图3,流通通道101a与出药口201a相连通,将麻醉药喷射到目标对象的指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出药口201a的位置不仅仅限制于图中所示的地方,也可以在尾板部件201四周,即此处的出药口不限制在某一面,任意面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图中给出的仅为示意图,不赘述(如尾板部件201的侧面)。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参见图4~8,如图4其示出了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100还包括,在基板部件102上增设的导管通道104,这一实施方式主要解决了插管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在支组件100上设置导管通道104,导管通道104设置在基板部件102上,且自隔挡部件101开始,基板部件102上依次设置护翼部件103、导管通道104和尾板部件201。在这一实施例中,导管通道104可“扩张”的意义在于:在使用插管技术用到该装置时,可根据手术中所使用管的粗细来调整导管通道104的导通大小,拓宽了装置可使用的范围,使在装夹导管时更为合理,且在使用该装置时,导管通道104可提供给插入的导管“宽敞”的插入空间,避免目标对象因不舒适或者“人的本能”缩小口腔内部的空间,促使插管空间缩小甚至插不进的情况。

具体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主体包括支撑组件100和输出组件200。支撑组件100包括隔挡部件101、基板部件102和护翼部件103,还包括导管通道104。这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的导管通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导管通道104由圆柱体104c和凹板104d组成,圆柱体104c上设有第一凸起块104a,第一凸起块104a呈齿轮状,其外表面与圆柱体104c平齐,即第一凸起块不凸出也不低于圆柱体104c的外表面。在第一凸起块104a的上方设有凸在圆柱体104c外表面的第二凸起块104b,应注意的是,此处的第二凸起块104b呈半圆形状。与之相配对,如图6所示,在基板部件102上设有一个卡槽,卡槽与圆柱体104c“嵌套”,将凹板104d固定在基板部件102上,卡槽内设有凹槽102a,凹槽102a与第一凸起块104a“配合”,即呈齿轮状的凹槽。参照图7,凹槽102a与基板部件102之间有两条“贯穿”基板部件102上下面的的条状槽104e。在本实施例中,掰动两侧凹板104d,使导管通道104的第一凸起块104a与凹槽102a相配合,如图8所示,将掰开的凹板104d固定住,再掰一下,第二凸起块104b挤压基板部件102,而基板部件102有两条“贯穿”基板部件102上下面的的条状槽104e,所以第二凸起块104b挤压的部位产生“弹性势能”,结合第二凸起块104b的半圆形,并将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力势能”,将凹板104d恢复到可以撑开的状态。例如,掰开凹板104d将第一凸起块104a“嵌套”到凹槽102a中,如果将导管插入导管通道104之后,空间偏大,再一次掰动凹板104d(力度不会是第一凸起块104a与凹槽102a的第二个槽相配合),基板部件102底部被第二凸起块104b挤压,因为第二凸起块104b的挤压面为半圆形,所以此结构产生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力势能”使其恢复原形。这里导管通道104可“扩张”的意义在于:在使用插管技术用到该装置时,可根据手术中所使用管的粗细来调整导管通道104的导通大小,拓宽了装置可使用的范围,使在装夹导管时更为合理,且在使用该装置时,导管通道104可提供给插入的导管“宽敞”的插入空间,避免目标对象因不舒适或者“人的本能”缩小口腔内部的空间,促使插管空间缩小甚至插不进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00包括隔挡部件102、基板部件102、护翼部件103和导管通道104,隔挡部件102、护翼部件103和导管通道104都设置在基板部件102上,且如上所述依次排列。

如图9示出了第三个实施例的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一实施方式主要解决了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将药物导入这个装置的过程,在支撑组件100上连接输入组件300,输入组件300的注射部件301与流通通道101a相连接,麻醉药物由注射部件301经流通通道101a抵至出药口201a。并从出药口201a喷出,对指定位置进行麻醉。具体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主体包括支撑组件100和输出组件200,还包括输入组件300。支撑组件100包括隔挡部件101、基板部件102和护翼部件103,基板部件102上设有流通通道101a,此时,需要满足流通通道“自始至终”贯穿于基板部件。在输出组件200的尾板部件201上设有出药口201a,流通通道101a与出药口201a相连通,将麻醉药喷射到目标对象的指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出药口201a的位置不仅仅限制于图中所示的地方,也可以在尾板部件201四周(如尾板部件201的侧面)设有出药口201a。在支撑部件100上连接输入组件300,输入组件300包括注射部件301,且和“自始至终”贯穿于基板部件102,并延伸至尾板部件201内部,与尾板部件201的出药口201a相连通的流通通道101a相接,麻醉药物由注射部件301注射进入流通通道101a,并由注射装置“给予”的推力,将流通通道101a中的麻醉药物“推送”至尾板部件201的出药口201a,对特定位置进行麻醉。

较佳地,如图10所示,输入组件300还包括连接部件302,其一端和注射部件301相接,另一端和流通通道101a相接,麻醉药物从注射部件301经连接部件302,而后经过所述流通通道101a,最后从出药口201a流出,对目标对象指定位置进行麻醉。

图11示出了第四个实施例中隔挡板的结构示意图。这一实施方式中,具体方案为:隔挡部件101设置有第一缺口M,呈中空环型结构,第一缺口M相对一端的隔板部件101和基板部件102相接,并且他们的连接点最远不抵触到隔挡部件101的边缘。在阻挡部件101上设置第一缺口M的意义:通过第一缺口M可便于插管时气管导管和纤支镜更为快捷的通过,且在插管完成后,通过第一缺口M从口腔中取出该装置简便容易。例如:隔挡部件101和基板部件102的连接点刚好抵触到隔挡部件101的边缘,则隔挡部件101“恰好”和基板部件102配合。隔挡部件101置于口腔之外,从而在装置中实现了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避免目标对象吞咽的作用,更有效的保证了安全性。

与之相类的结构,如图12所示,导管通道104上设置有第二缺口m,呈中空环型结构,并且满足导管通道104的下端边缘最远不超过基板部件102的底面。例如:导管通道104和基板部件102“恰好”相接,此时导管通道104的下端边缘和基板部件102的底面“恰好”并列。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护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中的护翼部件103与所述隔挡部件101相连接,且从任意方向或者角度来看,护翼部件103的最高点总是低于隔挡部件101的最高点,也就是说,隔挡部件101总有高出护翼部件103的部分,阻挡目标对象的唇部及牙齿,避免麻醉时的误吞。从护翼部件103与隔挡部件101的最高相连接点向下倾斜延伸最终抵触至基板部件102形成两侧的护翼,所述护翼部件103在目标对象的口腔内,因考虑到目标对象可能是无牙齿的患者,以及为保护牙龈及口腔内部,护翼部件103的表面附有一层软质材料SDG-A型硅橡胶,其为一种软衬材料,且可避免局部压力过大。

较佳地,如图14所示,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尾板部件201设计成与口腔的咽喉内部吻合的弧形结构,压住舌体,有效的规避了在插管或者麻醉过程中,目标对象由于自身的不舒适,“本能的”用舌体去拨开或者阻挡插管或者麻醉的进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使用方法,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注射部件301中装好麻醉药物,连接部件302相接的一端与注射部件301相接,另一端与流通通道101a相通;

步骤2,目标对象清醒时,将上述用于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口腔撑开装置的尾板部件201放入目标对象的口腔内;

步骤3,一边缓缓的将装置推入目标对象的口腔内部,一边推注射部件301的推杆,将其内部装有的麻醉药物推进流通通道101a,再由流通通道101a推送至出药口201a,装置的隔挡部件101到目标对象的唇边时,即尾板部件201到达咽喉处停止推送;

步骤4,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导管通道104完成清醒插管;

步骤5,完成插管后,从隔挡部件101、护翼部件103,以及导管通道104的缺口处,将装置从口腔中取出。

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隔挡部件防止该装置被麻醉后的目标对象吞食,通过导管通道扩大口腔内导管插入的空间,通过护翼部件撑开口腔,且护翼表面附有软质材料的覆盖物,来保护牙龈以及保护口腔内部,避免口腔损伤,装置的尾板部件的出药口喷射的麻醉药,将口腔内部充分麻醉利于清醒插管的进行,局部麻醉后通过支撑组件的缺口处可将装置取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麻醉操作。

应理解的是,该申请不限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的或在图中例示的细节或方法。还应理解的是,本文中所采用的措辞和术语仅是出于描述目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的。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部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