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绞痛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240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心绞痛的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性质心绞痛应是压榨紧缩,压迫窒息,沉重闷胀性疼痛,部位疼痛或不适外常位于胸骨或其邻近,也可发生在上腹至咽部之间的任何水平处。诱发因素以体力劳累为主,其次为情绪激动,登楼,平地快步走,,暴露于寒冷环境,进冷饮,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以及恐怖,紧张,发怒,烦恼等情绪变化,都可诱发。西药多治疗症状,不能有效治疗该病,而利用中草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

本发明用于治疗心绞痛护理的中药配方,针对心绞痛病因病机,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为治则,达到散寒温阳,通脉止痛,治疗心绞痛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效果明显、疗程较短的治疗心绞痛的中药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川芎16g,蒲黄16g,何首乌16g,桃仁13g,郁金13g,五灵脂13g,当归13g,地龙13g,将香13g,枳壳13g,琥珀3g,生黄芪18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心绞痛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心绞痛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方中川芎、郁金、解郁行气,活血止痛;将香,枳壳降气散瘀活血;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止痛活血;地龙通络平喘利尿;黄芪、当归补气养血活血;琥珀散瘀活血安神定惊。上述诸味药物共用,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之效,达到瘀化血活,血脉通畅,痰化络通,治疗心绞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绞痛的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川芎16g,蒲黄16g,何首乌16g,桃仁13g,郁金13g,五灵脂13g,当归13g,地龙13g,将香13g,枳壳13g,琥珀3g,生黄芪18g。

实施例2:如果患者有气虚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党参13g,黄芪16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钩藤10g,天麻13g,石决明13g。

实施例4:如果患者有高血脂症状,在上述组分中加泽泻16g,茯苓15,葛根13g,山楂13g。

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心绞痛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50例心绞痛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5±20岁(25~65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心绞痛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心绞痛患者。

50例心绞痛患者全部有胸痛,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状。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心肌检测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心律整齐,无疼痛感;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症状加重,判定为无效。

3、治疗结果

50例心绞痛患者治疗3~4疗程后,治愈38例,治疗显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

典型案例:

刘某,男性,44岁。主因“间断胸痛4月余”入院。 患者4月余前于晨起跑步200米左右时出现胸痛,伴大汗、全身乏力,不伴心悸,无头晕、黑矇,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反酸、烧心,无法继续行走,停下休息10余分钟后缓解,未诊治。此后多次于上楼、快步行走及情绪激动时发作胸痛,性质同前,休息约10余分钟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1~2分钟缓解,平均每月发作2-3次。1月余前患者劳累时再发上述症状,程度较前加重,休息约10余分钟仍不缓解。就诊于我院,查ECG未见异常,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不吸烟,饮啤酒约1瓶/天,偶饮白酒,每次约1两。母患高血压,因脑血栓去世。否认家族其他相关遗传性疾病病史。查体:Bp120/70mmHg,HR68次/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附加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称一致。服用本发明配方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第二诊:眩晕感明显减轻,继服12剂。三诊:疼痛基本解除,之后,为巩固治疗效果,嘱继续服用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