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贴合的输液暖手托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输液时用于提高输液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手部托盘一般仅仅包括一个手托板和上盖板,而手部托盘本身存在使用舒适度不高,对输液的安全稳固性提高不大以及缺少其他实用的辅助功能的问题。
专利公开号为CN 204428561 U、公开日为2015.07.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小儿输液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拖板,U形槽体,手托板,手指放置槽,保暖套,吸汗层,上托板,输液针槽体,粘接带。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手部贴合度不高,使用舒适度不够,缺少应急、监测等实用辅助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全贴合的输液暖手托盘,其能在手部托举和保暖的基础功能上添加手部全贴合放置,脉搏实时监测以及求助呼叫的实用辅助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轻巧,手部托举、保暖效果好,辅助功能实用,输液稳固性高以及推广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全贴合的输液暖手托盘,包括手托板以及上盖板,还包括加热保暖单元,设置在手托板上的手部全贴合单元,脉搏监测单元以及呼叫求助单元。该设置中所述加热保暖单元,手部全贴合单元,脉搏监测单元以及呼叫求助单元作为辅助功能单元保证了所述暖手托盘在具有良好的手部托举和保暖的基础上具有实用有效的全贴合、实时脉搏监测以及求助呼叫功能,使得所述暖手托盘具有手部保暖托举效果好,辅助功能实用,推广性强的特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部全贴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上端面上前端的指尖放置槽,设置在所述手托板上端面上中部的手指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手托板上端面上后部的手腕固定限位块以及设置在上盖板上的手腕外侧贴合块,所述手腕外侧贴合块设有用于和手腕外侧贴合的圆弧形凹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指尖放置槽包括用于放置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的四个圆形槽口以及用于放置大拇指的椭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以及椭圆形槽口的槽口边缘设有圆角设置,所述椭圆形槽口的长直径方向倾斜于所述手托板的前后竖直方向。该设置中所述椭圆形槽口的形状设定是根据正常情况下手部放松平放时大拇指呈倾斜状态与平面接触,接触面为长条形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这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指尖放置槽的全贴合性以及整个所述暖手托盘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指固定环包括食指固定环以及无名指固定环,所述食指固定环以及无名指固定环均设有固定环套和固定环连接柱,所述食指固定环的轴心方向倾向于所述手托板的前后竖直方向。该设置中所述食指固定环轴心方向的倾斜设定也是根据正常情况下手部放松态下食指的摆放角度而确定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实用所述暖手托盘的舒适感以及其本身的全贴合程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腕固定限位块包括左右固定限位块以及用于与手腕内测贴合的中间凸起块,所述左右固定限位块的里侧设有圆角设置,所述中间凸起块的顶部为圆弧形凸起。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热保暖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内的加热源和加热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手腕外侧贴合块内与所述加热源连通的加热软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脉搏监测单元包括设置在五个所述指尖放置槽内用于指尖处脉搏监测的第一脉搏监测点,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限位块内的用于手腕处脉搏监测的第二脉搏监测点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托板上用于将脉搏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给医护人员的脉搏监测数据传输器。该设置中所述第一脉搏监测点的五处位置只要有一处感受到了指尖的按压即可测量得到脉搏数据,所述第一脉搏监测点以及第二脉搏监测点起到了相互辅助、补充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暖手托盘中脉搏监测这项辅助功能的实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呼叫求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侧面上靠近用于放置大拇指的所述椭圆形槽口的呼叫按钮以及发光响铃求助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盖板连接固定在所述手托板的一侧用于搭扣在所述手托板的另一侧,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手托板的中部靠后侧部位,所述上盖板的宽度为所述手托板长度的1/3-1/2。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盖板上设有用于输液针通过并安置的输液针开口以及用于输液管固定的输液管固定开环。
本实用新型能在手部托举和保暖的基础功能上添加手部全贴合放置,脉搏实时监测以及求助呼叫的实用辅助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轻巧,手部托举、保暖效果好,辅助功能实用,输液稳固性高以及推广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指固定环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视图中加热保暖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新型全贴合的输液暖手托盘,包括手托板1以及上盖板2,还包括加热保暖单元3,设置在手托板1上的手部全贴合单元4,脉搏监测单元5以及呼叫求助单元6。所述加热保暖单元3,手部全贴合单元4,脉搏监测单元5以及呼叫求助单元6作为辅助功能单元保证了所述暖手托盘在具有良好的手部托举和保暖的基础上具有实用有效的全贴合、实时脉搏监测以及求助呼叫功能,使得所述暖手托盘具有手部保暖托举效果好,辅助功能实用,推广性强的特点。
所述手部全贴合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上端面上前端的指尖放置槽401,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上端面上中部的手指固定环402,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上端面上后部的手腕固定限位块403以及设置在上盖板2上的手腕外侧贴合块404,所述手腕外侧贴合块404设有用于和手腕外侧贴合的圆弧形凹槽。所述指尖放置槽401包括用于放置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拇指的四个圆形槽口40101以及用于放置大拇指的椭圆形槽口40102,所述圆形槽口40101以及椭圆形槽口40102的槽口边缘设有圆角设置,所述椭圆形槽口40102的长直径方向倾斜于所述手托板1的前后竖直方向,所述椭圆形槽口40102的形状设定是根据正常情况下手部放松平放时大拇指呈倾斜状态与平面接触,接触面为长条形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这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指尖放置槽的全贴合性以及整个所述暖手托盘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所述手指固定环402包括食指固定环40201以及无名指固定环40202,所述食指固定环40201以及无名指固定环40202均设有固定环套和固定环连接柱,所述食指固定环40201的轴心方向倾向于所述手托板1的前后竖直方向,所述食指固定环40201轴心方向的倾斜设定也是根据正常情况下手部放松态下食指的摆放角度而确定的,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实用所述暖手托盘的舒适感以及其本身的全贴合程度。所述手腕固定限位块403包括左右固定限位块40301以及用于与手腕内测贴合的中间凸起块40302,所述左右固定限位块40301的里侧设有圆角设置,所述中间凸起块40302的顶部为圆弧形凸起。
所述加热保暖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内的加热源301和加热块302以及设置在所述手腕外侧贴合块404内与所述加热源301连通的加热软块303。
所述脉搏监测单元5包括设置在五个所述指尖放置槽401内用于指尖处脉搏监测的第一脉搏监测点501,设置在所述手腕固定限位块403内的用于手腕处脉搏监测的第二脉搏监测点502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上用于将脉搏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给医护人员的脉搏监测数据传输器503,所述第一脉搏监测点501的五处位置只要有一处感受到了指尖的按压即可测量得到脉搏数据,所述第一脉搏监测点501以及第二脉搏监测点502两者之间起到了相互辅助、补充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暖手托盘中脉搏监测这项辅助功能的实用性。
所述呼叫求助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侧面上靠近用于放置大拇指的所述椭圆形槽口402的呼叫按钮601以及发光响铃求助器602。
所述上盖板2连接固定在所述手托板1的一侧用于搭扣在所述手托板1的另一侧,所述上盖板2设置在所述手托板1的中部靠后侧部位,所述上盖板2的宽度为所述手托板1长度的1/3-1/2。所述上盖板2上设有用于输液针通过并安置的输液针开口201以及用于输液管固定的输液管固定开环202。
本实施例附图中显示的为用于患者右手输液时的保暖托盘,在进行左手保暖托盘设置时需将所述指尖放置槽401、手指固定环402、手腕固定限位块403以及手腕外侧贴合块404,所述上盖板2上所述输液针开口201、输液管固定开环202,以及所述求助单元6的左右位置、角度进行改动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