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88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牙齿卫生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牙齿美白装置。



背景技术:

牙齿是人外表中十分引人注意的一个方面,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可以有效提高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形象,同样也表示了对他人的尊重。现牙齿保健和美白时必须去医院,用电动工具清洗牙齿,有很大的疼痛感和酸麻感,过程复杂,耗费时间。因此,希望提出一种装置,以便于自行清理较为容易清除的牙垢,方便日常的牙齿护理,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用以实现日常的牙齿养护。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包括握柄、连杆、固定座和打磨部;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握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握柄之间呈第一角度;所述打磨部底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所述打磨部上表面设置有打磨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两侧向上凸起,向内弯折形成相对的2组连接槽;所述打磨部底面中部向下凸起,向两侧延伸形成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2组连接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组所述连接槽内侧面向内凸出形成固定沿;至少一组所述连接沿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沿配合的固定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沿与所述连接槽相接处、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连接沿相接处均倒圆角。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范围是15度至45度。

较佳的,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为30度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齿美白装置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打磨部件,便于使用者自行对牙齿表面进行打磨,以除去咖啡渍、烟斑、茶垢等外因性染色,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中打磨部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中固定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包括握柄1、连杆2、固定座3和打磨部4;所述连杆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握柄1,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3转动连接;连杆2与握柄1之间呈第一角度;所述打磨部4底部连接至所述固定座3,所述打磨部4上表面设置有打磨面。

在使用时,抓握握柄1即可自行对牙齿表面进行打磨,由于固定座3与连杆2之间为转动连接,因此设置于固定座3上的打磨部4可以多种角度进行工作,从而打磨到牙齿的各个面。

所述打磨部4的形式不限于图中所示形状,例如,还可以设置为砂轮等外形。所述打磨面采用抛光耐水砂纸或其他无毒的磨砂材料制作。

可见本实施例公开的牙齿美白装置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打磨部件,便于使用者自行对牙齿表面进行打磨,以除去咖啡渍、烟斑、茶垢等外因性染色,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中打磨部的透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牙齿美白装置的实施例中固定座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部4与所述固定座3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3上表面两侧向上凸起,向内弯折形成相对的2组连接槽31;所述打磨部4底面中部向下凸起,向两侧延伸形成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2组连接沿。在使用时,将打磨部4的连接沿沿着连接槽31滑入即可完成组装;当打磨部4磨损时,可以随时进行更换。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组所述连接槽31内侧面向内凸出形成固定沿32;至少一组所述连接沿41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沿配合的固定槽42。当打磨部4的连接沿沿着连接槽31滑入后,所述固定沿32卡合入所述固定槽42中,可以防止打磨部4自行滑出。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沿32与所述连接槽31相接处、所述固定槽42与所述连接沿41相接处均倒圆角,以便于打磨部4的装卸。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范围是15度至45度。较佳的,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为30度。连杆2与握柄1之间呈一定角度,可以使用户手部处于较为舒适的姿势,提高使用体验。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