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53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2961523 U于2013年06月05日公开了一种祛皱美容仪,包括有外壳、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路板和电池设置在外壳内,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接,还包括有电极和微震电机,所述外壳的前部呈向下弯曲的Y字型,在外壳前部向下弯曲的两端上设置有电极,微震电机设置在外壳前部内,所述电极和微震电机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所述外壳的侧面上设置有电极开关和微震电机开关,电极开关和微震电机开关之间设置有一对功率调节按钮。外壳的下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极的电极工作指示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祛皱效果好的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包括壳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触摸感应按摩机构,所述触摸感应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作为启动开关的金属触摸头。

进一步,所述金属触摸头呈盖状,金属触摸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透光孔,该透光孔的下方设置有LED灯。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和金属触摸头,上壳、下壳和金属触摸头共同围成腔室,风机和LED灯设置在腔室内;金属触摸头分别与风机、LED灯电连接,LED灯的顶部与透光孔之间设置有出风间隙。

进一步,所述风机将腔室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隔件遮盖在出风通道上,LED灯设置在灯板上,灯板设置在分隔件上,所述分隔件上设置有与出风通道相连通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位于灯板的下方,金属触摸头分别与上壳和下壳的端部相接,金属触摸头位于出风通道的端部且盖接在分隔件、灯板上。

进一步,所述灯板的一侧设置有二个以上的LED灯,金属触摸头上对应设置有透光孔;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环状侧壁和定位短住,灯板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定位短住位于通孔的外周,定位短住的端部突出于环状侧壁并压接在分隔件上;灯板上还设置有发热元件,金属触摸头与发热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出风通道中,分隔件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座,定位柱与固定座相接。

进一步,所述分隔件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风小孔,该通风小孔位于固定座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上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LED灯启闭以及控制风机运行与否的电源开关,金属触摸头与电源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下壳上还设置有进风条缝,所述进风条缝位于进风通道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上设置有触摸感应按摩机构,所述触摸感应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作为启动开关的金属触摸头,操作时,只要用户的皮肤接触到金属触摸头,与金属触摸头相接的感应电路通过识别处理后,将会启动已处于待机状态的产品进入工作状态,为用户提供祛皱美容的功能,操作灵活简便。当金属触摸头离开用户的皮肤后,本产品将进入待机状态,操控极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壳、下壳和金属触摸头共同围成腔室,风机和LED灯设置在腔室内;金属触摸头分别与风机、LED灯电连接,LED灯的顶部与透光孔之间设置有出风间隙;工作时,风机通过送风将加热恒温的热风轻抚到用户的皮肤上,对其进行轻度按摩,提升美容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壳上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通过工作状态指示灯就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本产品所处的状态:待机、充电、工作、故障等等,使得本产品更加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中的灯板上还设置有发热元件,金属触摸头与发热元件电连接,通过金属触摸头触发与否来决定是否启动发热元件;于是在工作时,风机通过送风将加热恒温的热风轻抚到用户的皮肤上,对其进行按摩,提升美容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灯板的一侧设置有二个以上的LED灯,金属触摸头上对应设置有透光孔;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环状侧壁和定位短住,灯板的中间设置有通孔,定位短住位于通孔的外周,定位短住的端部突出于环状侧壁并压接在分隔件上;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出风通道中,分隔件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座,定位柱与固定座相接,通过该处的设置,灯板的固定更加牢靠稳定,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嫩肤祛皱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触摸头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金属触摸头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去除上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去除金属触摸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灯板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灯板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分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上壳,2为金属触摸头,2.1为透光孔,3为下壳,3.1为定位柱,3.2为进风条缝,4为工作状态指示灯,6为电源开关,7为风机,8为充电座,9为灯板,9.1为LED灯,9.2为通孔,9.3为定位短住,9.4为环状侧壁,10为分隔件,10.1为通风孔,10.2为通风小孔,10.3为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1,本触摸感应红光恒温祛皱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触摸感应按摩机构,所述触摸感应按摩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作为启动开关的金属触摸头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触摸头2呈盖状,金属触摸头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透光孔2.1,该透光孔2.1的下方设置有LED灯9.1。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1、下壳3和金属触摸头2,上壳1、下壳3和金属触摸头2共同围成腔室,风机)和LED灯9.1设置在腔室内;金属触摸头2分别与风机7、LED灯9.1电连接,LED灯9.1的顶部与透光孔2.1之间设置有出风间隙。

所述风机7将腔室分隔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隔件10遮盖在出风通道上,LED灯9.1设置在灯板9上,灯板9设置在分隔件10上,所述分隔件10上设置有与出风通道相连通的通风孔10.1,所述通风孔10.1位于灯板9的下方,金属触摸头2分别与上壳1和下壳3的端部相接,金属触摸头2位于出风通道的端部且盖接在分隔件10、灯板9上。

所述灯板9的一侧设置有二个以上的LED灯9.1,金属触摸头2上对应设置有透光孔2.1;灯板9的另一侧设置有环状侧壁9.4和定位短住9.3,灯板9的中间设置有通孔9.2,定位短住9.3位于通孔9.2的外周,定位短住9.3的端部突出于环状侧壁9.4并压接在分隔件10上。

所述灯板9上还设置有发热元件,金属触摸头2与发热元件电连接,通过金属触摸头2的被触发与否来决定是否启动发热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可以采用发热电阻、云母发热片、电热管、电发热圈、电热丝、电热盘、PTC、或电热膜等等。

所述下壳3上设置有定位柱3.1,所述定位柱3.1位于出风通道中,分隔件10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座10.3,定位柱3.1与固定座10.3相接。

所述分隔件10上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通风小孔10.2,该通风小孔10.2位于固定座10.3的外侧。

所述上壳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LED灯9.1启闭以及控制风机7运行与否的电源开关6,金属触摸头2与电源开关6电连接。

所述上壳1上设置有工作状态指示灯4。

所述下壳3上还设置有进风条缝3.2,所述进风条缝3.2位于进风通道中。

工作时,按下电源开关6,本产品进入待机状态,用户通过人体触摸金属触摸头2,产品进入工作状态:触摸芯片的检测电路感应变化,通过主控制芯片控制风机转动、LED灯点亮以及腔室内的加热电路开始恒温加热;当人体触摸离开金属触摸头2时,触摸芯片的检测电路感应变化,通过主控制芯片控制风机关闭、灯板断电、灯板上的LED灯熄灭、腔室内的加热电路停止加热;经过一分钟后,当人体触摸离开金属触摸头2,再次进入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触摸头2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铜材等金属材料制成。当然,金属触摸头2与触摸芯片的检测电路之间是采用电连接的。金属触摸头2与图11中的排插J2中的第三脚相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