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9734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



背景技术:

吸氧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吸氧过程中需要使用吸氧管,吸氧管一般由管座、导管、鼻塞或者面罩组成,吸氧管的材质通常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例如聚氯乙烯、硅橡胶等,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是聚氯乙烯材质的吸氧管。

在吸氧过程中,吸氧管的导管会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吸氧管的鼻塞也会与鼻腔中的黏膜直接接触,例如采用鼻导管吸氧管吸氧时,吸氧管的导管会直接与患者面部、耳部以及颈部的皮肤直接接触。由于吸氧管导管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而个别患者自身对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过敏,因而在吸氧过程中,这类患者会出现对吸氧管皮肤过敏现象,表现为患者接触吸氧管导管的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伴有瘙痒及烧灼感,严重者会出现水泡、甚至皮肤破溃的现象。目前,临床上为了解决这类患者对吸氧管出现皮肤过敏的问题,通常是在吸氧前让患者口服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预防过敏,但这会使患者出现嗜睡等药物副作用,停药后又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而需要吸氧的病人本身也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医护人员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嗜睡程度来确定吸氧治疗方案,因此服用抗过敏药物可能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判断和吸氧治疗方案的确定,从而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有碍于患者的恢复,并且会增加治疗成本。基于上述技术现状,若能开发出一种与吸氧管配合使用的产品以非药物的手段来解决患者对吸氧管皮肤过敏的问题,对于患者的治疗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以解决目前采用抗过敏药物防治患者对吸氧管皮肤过敏存在的不利于患者治疗和恢复的问题并节约治疗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包括防滑层、防过敏层、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所述防滑层和防过敏层为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片状体,通过缝合形成长方形组合体,该长方形组合体的中心处设有供吸氧管的鼻塞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粘贴扣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滑层的底边边缘处,所述第二粘贴扣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过敏层的顶边边缘处,或者所述第一粘贴扣沿长方形组合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滑层的顶边边缘处,所述第二粘贴扣沿长方形组合体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过敏层的底边边缘处,通过第一粘贴扣与第二粘贴扣相互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

上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L1为60~80cm,宽度W1=[Φ×3.14+(0.6~1.2)]cm,Φ为吸氧管导管的外径。

上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均相隔等间距分布,相邻第一粘贴扣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二粘贴扣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均为3~5cm。所述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宽度W2为0.3~0.6cm,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长度L2为1~3cm。

上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技术方案中,防滑层由1~3层纱布组成,防过敏层由1~2层绸布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尤其适用于与鼻导管吸氧管配合使用以防止皮肤过敏,该吸氧管套的使用方法为:将该吸氧管套平铺在吸氧管下方,使防滑层直接与吸氧管接触,将吸氧管的鼻塞穿过吸氧管套上的通孔将鼻塞露出,然后将对应的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将经过上述操作的吸氧管的的接头与气源接头相连,调节好流量,将鼻塞插入患者鼻孔,将吸氧管导管沿耳轮绕至下颌用活扣固定,之后开始吸氧。

实验表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管套包裹吸氧管后,由于该吸氧管套的长度适当,在吸氧时吸氧管的导管不再与患者面部、耳部以及颈部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可有效解决患者因直接接触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吸氧导管而出现皮肤过敏的问题。同时,吸氧管套的防过敏层与患者的这些部位接触,由于防过敏层通常由1~2层绸布组成,绸布光滑、舒适度高,患者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因而患者容易接受。并且,吸氧管被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管套包裹后,鼻塞的位置也相应地被垫高,使得鼻塞不再与鼻腔中的黏膜接触,因而可解决因鼻塞直接接触患者鼻腔中的黏膜而出现过敏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器械产品,用于配合吸氧管在吸氧时使用,由于该吸氧管套设置了防滑层和防过敏层,使用时将对应的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粘合即可将吸氧管与患者脸部、耳部以及颈部接触的部位包裹住,包裹后吸氧管套的防过敏层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同时,由于吸氧管被吸氧管套包裹后,鼻塞的位置也被垫高,使得鼻塞不再与患者鼻腔中的黏膜接触,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管套能有效避免吸氧管的导管与患者的皮肤、吸氧管的鼻塞与鼻粘膜直接接触而出现皮肤过敏问题,与现有的使用抗过敏药物来防止患者对吸氧管皮肤过敏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氧管套防止皮肤过敏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不会因药物副作用而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2.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采用第一粘贴扣与第二粘贴扣的相互粘合实现在吸氧管上的套装,加之设置了防滑层且吸氧管套的宽度适当,因而可有效避免吸氧管套在固定在吸氧管上之后发生滑动,固定稳固。使用第一粘贴扣与第二粘贴扣的相互粘合实现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拆卸方便,且该吸氧管套的防过敏层通常由1~2层绸布组成,绸布光滑、舒适度高,患者不会产生不舒适感,患者容易接受,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可清洗和反复使用,使用该吸氧管套防止患者对吸氧管产生皮肤过敏,具有节约治疗成本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与吸氧管组合的示意图;

图中,1—防滑层、2—防过敏层、3—第一粘贴扣、4—第二粘贴扣、5—通孔、6—吸氧管套、7—吸氧管导管、8—鼻塞、9—活扣、L1—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W1—长方形组合体的宽度、W2—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宽度、L2—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防滑层1、防过敏层2、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所述防滑层1由三层医用纱布组成,防过敏层2由一层绸布组成,所述防滑层1和防过敏层2为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片状体,通过缝合形成长方形组合体,该长方形组合体的中心处设有供吸氧管的鼻塞穿过的通孔5。所述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L1为80cm,宽度W1=[Φ×3.14+1.2]cm=3cm,Φ为吸氧管导管的外径。所述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的形状均为长方形,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长度L2为3cm、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宽度W2为0.6cm,所述第一粘贴扣3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滑层的顶边边缘处,所述第二粘贴扣4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过敏层的底边边缘处,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均相隔等间距分布,相邻第一粘贴扣3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二粘贴扣4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5cm,通过第一粘贴扣3与第二粘贴扣4相互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

上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与吸氧管组合的示意图见图4,具体使用方法为:将该吸氧管套6平铺在吸氧管下方,使防滑层直接与吸氧管接触,将吸氧管的鼻塞8穿过吸氧管套上的通孔将鼻塞露出,然后将对应的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将经过上述操作的吸氧管的接头与气源接头相连,调节好流量,将鼻塞插入患者鼻孔,将吸氧管导7管沿耳轮绕至下颌用活扣9固定,之后开始吸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的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防滑层1、防过敏层2、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所述防滑层1由一层医用纱布组成,防过敏层2由两层绸布组成,所述防滑层1和防过敏层2为尺寸相同的长方形片状体,通过缝合形成长方形组合体,该长方形组合体的中心处设有供吸氧管的鼻塞穿过的通孔5。所述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L1为60cm,宽度W1=[Φ×3.14+0.6]cm=2.5cm,Φ为吸氧管导管的外径。所述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的形状均为长方形,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长度L2为1cm、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宽度W2为0.3cm,所述第一粘贴扣3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滑层的顶边边缘处,所述第二粘贴扣4沿长方形组合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防过敏层的底边边缘处,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4均相隔等间距分布,相邻第一粘贴扣3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二粘贴扣4之间的间距相等,均为3cm,通过第一粘贴扣3与第二粘贴扣4相互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

上述用于防止皮肤过敏的吸氧管套与吸氧管组合的示意图见图4,具体使用方法为:将该吸氧管套6平铺在吸氧管下方,使防滑层直接与吸氧管接触,将吸氧管的鼻塞8穿过吸氧管套上的通孔将鼻塞露出,然后将对应的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粘合套装在吸氧管上。将经过上述操作的吸氧管的接头与气源接头相连,调节好流量,将鼻塞插入患者鼻孔,将吸氧管导7管沿耳轮绕至下颌用活扣9固定,之后开始吸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