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63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垫(含轻度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片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含有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已为公众所知,该吸收体在片材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含有这样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38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75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9-061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3-04288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吸收体由在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而构成,该吸收体能够实现高吸收容量和纤薄成形,但另一方面,配置在片材之间的吸水性树脂一旦吸收了尿液等,该吸水性树脂将溶胀并凝胶化,有可能会降低尿液等的扩散性,或者难以吸收更多的尿液等,降低吸收体整体的吸收能力。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吸收体且对尿液等具有优异的扩散性和吸收能力的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体在片材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

解决课题的手段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吸收体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片材、背部片材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吸收性积层体;吸收性积层体包括第一吸收体和配置在所述第一吸收体的背部片材一侧的第二吸收体;第一吸收体的结构为在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第一吸收体具有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接合的封止部,以及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不接合的非封止部;第二吸收体的结构为在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第二吸收体具有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接合的封止部,以及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不接合的非封止部;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和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配置有1g/m2以上,5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第一吸收体的非封止部和第二吸收体的非封止部配置有70g/m2以上,50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形成吸收区;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与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由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重叠而成的吸收性积层体,由于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吸收性积层体吸水导致吸收区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增加,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迅速吸收。而且通过在各吸收体的封止部设置少量的吸水性树脂,伴随着各吸收体的吸收区的溶胀,封止部的接合变得容易解除。因此,确保了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溶胀的空间,更容易充分利用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收能力。另外,还能够在吸收区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提高吸收性积层体的吸收容量。

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与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重叠配置。当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与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并且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与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重叠配置时,由于吸收性积层体吸水,因此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扩散。

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优选分别在封止部被压印。如果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在封止部被压印,那么压印部分会使得尿液等容易在各吸收体的平面方向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迅速吸收。另外,容易使得更多配置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水性树脂用于吸收尿液等,能够提高吸收性积层体的吸收性能。

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沿宽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一吸收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沿宽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二吸收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像这样配置封止部,尿液等容易在各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各吸收体迅速吸收。另外,可以将吸收区的面积设置得较大,容易提高各吸收体的吸收容量。

优选地,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的朝着第一吸收体长度方向的剥离强度是0.5N/cm以上,4.0N/cm以下;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的朝着第二吸收体长度方向的剥离强度是0.5N/cm以上,4.0N/cm以下。通过像这样形成封止部,因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水,将容易解除在封止部的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的接合以及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的接合。

当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分别在宽度方向上三等分成中央部和位于中央部两侧的右侧部和左侧部时,分别配置在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优选比配置在中央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少。通过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能够使尿液等容易被各个吸收体迅速吸收,同时通过减少配置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能够确保尿液等在长度方向上的扩散性。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由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重叠而成的吸收性积层体,由于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因此吸收性积层体的吸水使得吸收区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增加,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迅速吸收。而且通过在各吸收体的封止部设置少量的吸水性树脂,伴随着各吸收体的吸收区的溶胀,封止部的接合变得容易解除。因此,确保了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溶胀的空间,更容易充分利用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收能力。另外,还可以在吸收区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能够提高吸收性积层体的吸收容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从吸收性物品的尿垫的顶部片材一侧观察的平面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沿II-II线的剖面图。

图3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性物品设有的吸收性积层体的省略了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4表示图3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沿IV-IV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收性物品

2:顶部片材

3:背部片材

10:吸收性积层体

11:第一吸收体

12:上侧第一片材

13:下侧第一片材

14、24:吸水性树脂

16、26:非封止部

17、27:封止部

18、28:吸收区

21:第二吸收体

22:上侧第二片材

23:下侧第二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包括顶部片材、背部片材和位于在该两者之间的吸收性积层体。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形态包括尿垫(含轻度失禁垫)、一次性尿片、生理用卫生巾等。

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长度方向”是指在穿戴吸收性物品时,沿穿戴者胯部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和吸收性物品在同一平面上,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侧”是指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穿戴者一侧,“下侧”是指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的穿戴者的相反侧,即外侧。规定从上侧向下侧延伸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对吸收性物品的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定。当吸收性物品为尿垫或生理用卫生巾时,吸收性物体的形状包括近似长方形、沙漏形、葫芦形、毽子板形等。

当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片时,吸收性物品示例性地由前腹部、后背部和位于该两者之间、具备吸收性积层体的胯部构成。作为一次性尿片,例如,可以在由前腹部、后背部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胯部构成的内裤部件的肌肤侧一面上设置吸收性本体,该吸收性本体在顶部片材和背部片材之间设有吸收性积层体。这时,吸收性本体的形状包括近似长方形等。作为一次性尿片,还可以由在顶部片材和背部片材之间设有吸收性积层体的积层体来形成前腹部、后背部和位于该两者之间的胯部。另外,前腹部相当于穿戴一次性尿片时接触穿戴者的腹部一侧的部分,后背部相当于穿戴一次性尿片时接触穿戴者的背部一侧的部分。胯部位于前腹部和后背部之间,相当于接触穿戴者胯部的部分。

当吸收性物品是一次性尿片时,该一次性尿片可以是在左右设有一对固定部件,利用所述固定部件在穿戴时形成内裤形状的开放型一次性尿片,也可以是形成有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的内裤型一次性尿片。

顶部片材是在穿戴吸收性物品时位于穿戴者一侧的片材,优选具备透液性。顶部片材可以采用例如由纤维素、人造纤维、棉花等亲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也可以采用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例如PET)、聚酰胺(例如尼龙)等疏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并在该疏水性纤维的表面利用表面活性剂使其亲水化等。另外,顶部片材也可以采用织布、编布、有孔塑料膜等。

背部片材是在穿戴吸收性物品时位于与穿戴者相反一侧,即位于外侧的片材,优选具备非透液性。背部片材可以采用例如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例如PET)、聚酰胺(例如尼龙)等疏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也可以采用塑料膜。另外,也可以采用无纺布和塑料膜的积层体。在本实用新型中,非透液性也具有疏水性的含义。

内裤部件既可以具有透液性,也可以具有非透液性,可以采用能够用于顶部片材或背部片材的片材材料。优选地,内裤部件通过在内侧片材上重叠外侧片材而形成;更优选地,通过在亲水性的内侧片材上重叠非透液性的外侧片材而形成。

当采用无纺布作为上述说明的各片材材料时,无纺布优选采用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点粘合无纺布(ポイントボンド不織布)、熔喷无纺布、气流成网无纺布、SMS无纺布。

吸收性积层体包括第一吸收体和配置在其背部片材一侧的第二吸收体。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优选在上下方向彼此邻接地配置。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会分别将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仅称作“吸收体”,“吸收体”是指从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中任选的吸收体。

第一吸收体的结构为在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第二吸收体的结构为在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换而言之,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分别在片材间配置有吸水性树脂,且不配置有纸浆纤维。另外,各吸收体中允许含有在制造过程中无法避免混入的纸浆纤维。由于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在片材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但不含有纸浆纤维,因此能够具有大吸收容量的同时纤薄成形。

上侧第一片材配置在比下侧第一片材更接近顶部片材一侧。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可以作为分别的片材部件设置,也可以由一个片材部件翻折,翻折的一侧作为上侧第一片材,另一侧作为下侧第一片材。上侧第二片材配置在比下侧第二片材更接近顶部片材一侧。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可以作为分别的片材部件设置,也可以由一个片材部件翻折,翻折的一侧作为上侧第二片材,另一侧作为下侧第二片材。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会将上侧第一片材和上侧第二片材统称为“上侧片材”,有时会将下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统称为“下侧片材”。

上侧第一片材、下侧第一片材、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的各片材优选具有透液性,例如可以采用由纸浆、人造纤维、棉花等亲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者由聚烯烃(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例如PET)、聚酰胺(例如尼龙)等疏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但在该疏水性纤维的表面利用表面活性剂使其亲水化等。另外,上述各片材也可以采用织布、编布、有孔塑料膜等。上侧第一片材、下侧第一片材、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优选采用无纺布。无纺布优选采用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点粘合无纺布。

吸水性树脂可以采用聚丙烯酸钠等聚丙烯酸类的吸水性树脂;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等淀粉类的吸水性树脂;聚乙烯醇交联物(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架橋体)等聚乙烯醇类的吸水性树脂等。从吸水性树脂具有高液体吸收量这一点来看,优选采用聚丙烯酸钠等聚丙烯酸类的吸水性树脂。

对吸收性积层体及吸收体的形状(平面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定。这些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当选取,例如可以列举近似长方形、沙漏形、葫芦形、毽子板形等。另外,从制造的容易性这一点来看,吸收性积层体和吸收体优选呈近似长方形。

第一吸收体具有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接合的封止部,以及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不接合的非封止部。第二吸收体具有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接合的封止部,以及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不接合的非封止部。封止部通过利用粘合剂接合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或热融合(热封或超声波粘合)而形成。当吸收体上形成封止部时,封止部起到尿液等的扩散通道的作用,使尿液等容易在吸收体的平面方向上扩散。另外,尿液等通过封止部容易从吸收体的上侧渗透到下侧。因此,吸收性积层体的吸收能力将在大范围内得到有效地利用,尿液等将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迅速吸收。

第一吸收体的非封止部和第二吸收体的非封止部上配置70g/m2以上,50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形成吸收区。通过封止部在吸收体的平面方向上扩散的尿液等,主要被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固定。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量优选为150g/m2以上,更优选为200g/m2以上,另外优选为460g/m2以下,更优选为420g/m2以下。当吸水区的吸水性树脂配置为70g/m2以上的量时,将容易提高各吸收体的吸收容量。另一方面,当吸水区的吸水性树脂配置为500g/m2以下的量时,将更容易有效利用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在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和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配置有少量的吸水性树脂,具体而言,配置1g/m2以上,5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配置在封止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优选为3g/m2以上,更优选为5g/m2以上,另外优选为45g/m2以下,更优选为40g/m2以下。

吸收性积层体的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与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当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时,由于吸收性积层体吸水,因此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空间。若对此进行说明,则当吸收性积层体遇到尿液等后,配置在片材之间的吸水性树脂吸水并溶胀,吸收体在上下方向上厚度增加,由于吸收区内配置了更多量的吸水性树脂,因此吸收体的吸收区在上下方向上膨胀的程度更大。另一方面,由于封止部只配置了少量的吸水性树脂,因此封止部的吸收体在上下方向上不太溶胀。因此,通过重叠配置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和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由于吸收性积层体吸水,因此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的形成了封止部的部分容易形成空间。因此,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迅速吸收。

而且,通过在吸收体的封止部配置少量的吸水性树脂,能够更加有效地充分利用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收能力。若对此进行说明,则当吸收体的封止部配置少量的吸水性树脂后,由于封止部的吸水性树脂吸水溶胀,使得封止部的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的接合力变弱,再加上由于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吸水溶胀,吸收区在上下方向上厚度增加,受此影响封止部的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变得容易剥离。因此,由于封止部解除接合,使得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确保溶胀的空间,将容易充分利用配置在吸收区的吸水性树脂的吸收能力。另外,可以在吸收区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将提高吸收体的吸收容量。

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与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重叠配置。当第一吸收体的吸收区与第二吸收体的吸收区重叠配置,并且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与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重叠配置时,由于吸收性积层体吸水,因此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之间扩散。

另外,如上述说明所述,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形成为通过吸水便可使得上侧第一片材和下侧第一片材解除接合,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形成为通过吸水便可使得上侧第二片材和下侧第二片材解除接合。

为了使封止部的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通过吸收体的吸水便可解除接合,可以以断续的方式粘合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或者用弱粘合力的热熔接接合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当采用前者时,优选将粘合剂涂布成例如网状、带状或散布状,接合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当将粘合剂涂布成网状时,可以利用帘式喷雾法(カーテンスプレー法)、螺旋镀层法(スパイラルコーティング法)、欧米茄镀层法(オメガコーティング法)等涂布粘合剂。当采用后者时,可以用比较低的温度(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的熔点附近)进行热熔接,或以断续的方式热熔接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或在热熔接时将施加在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上的压力设定得比较弱。

在吸收区,吸水性树脂优选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上侧片材和/或下侧片材上。也就是说,优选在上侧片材和/或下侧片材上涂布有粘合剂,设置有粘合剂层,吸水性树脂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上侧片材和/或下侧片材上。粘合剂层可以设置在吸水性树脂的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的至少其一上,优选设在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两者上。吸水性树脂可以至少一部分固定在粘合剂层上,例如,可以将邻接粘合剂层的吸水性树脂固定在粘合剂层上。当吸水性树脂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上侧片材和/或下侧片材上时,在吸水性树脂吸水前,吸水性树脂不易在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之间移动,容易充分发挥吸收体的吸收能力。即使在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凝胶化的吸水性树脂也不易在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之间移动,最终吸水性树脂变成块状也不容易给穿戴者带来不适感。

优选地,粘合剂层固定吸水性树脂的同时,不妨碍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和溶胀。根据这一点,优选以断续的形式设置粘合剂层,例如优选通过网状、带状或散布状地涂布来形成粘合剂层。当形成网状的粘合剂层时,可以利用帘式喷雾法、螺旋镀层法、欧米茄镀层法等涂布粘合剂。吸收区的粘合剂可以和形成封止部的粘合剂一体涂布来形成,通过像这样涂布粘合剂,不仅配置在吸收体的吸水性树脂能很好且容易地固定在上侧片材和/或下侧片材上,吸收体的制造也将更加容易。

形成吸收区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或形成封止部的粘合剂,可以采用天然橡胶类、丁基橡胶类、聚异戊二烯等橡胶类粘合剂;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等苯乙烯类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烯烃类弹性体等。这些粘合剂既可以只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橡胶类粘合剂和苯乙烯类弹性体。

对吸收区的配置形态不作特别的限制,优选将吸收区配置为岛状或带状。当这样设置吸收区时,不仅提高了尿液等在吸收体的扩散性,还使设在吸收体的吸收区整体都能很好地有助于尿液等的吸收。

将吸收区设置成岛状时,优选设置至少两个吸收区,各吸收区分别被封止部包围。当像这样配置封止部时,尿液等容易沿吸收体的平面方向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体迅速吸收。

将吸收区设置成带状时,优选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至少两个吸收区。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封止部,从而在宽度方向上分割吸收区。具体而言,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沿宽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一吸收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优选沿宽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二吸收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像这样配置吸收区或封止部,尿液等容易沿吸收体的长度方向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体迅速吸收。另外,可以将吸收区的面积设置得较大,容易提高吸收体的吸收容量。

当将吸收区配置为带状时,优选地,封止部分别设置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两端封止部),同时设置在远离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中央封止部)。通过两端封止部,能够防止吸水性树脂从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脱落。也可以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中央封止部。

优选将吸收区配置为带状。当将吸收区配置为带状时,各封止部的宽度优选设定在1mm-15mm的范围。另外,各吸收区的宽度优选设定在5mm-25mm的范围。

当吸收体的封止部沿宽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吸收体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时,封止部的朝着长度方向的剥离强度优选是0.5N/cm以上,4.0N/cm以下。即优选地,第一吸收体的封止部的朝着第一吸收体长度方向的剥离强度是0.5N/cm以上,4.0N/cm以下;第二吸收体的封止部的朝着第二吸收体长度方向的剥离强度是0.5N/cm以上,4.0N/cm以下。封止部的剥离强度更优选是1.0N/cm以上,进一步优选是1.5N/cm以上,另外,更优选是3.5N/cm以下,进一步优选是3.0N/cm以下。通过像这样形成封止部,吸收体吸水将使得封止部的上侧片材和下侧片材的接合变得容易解除。

封止部的剥离力按照JIS K 6854-3(2008年版)的剥离接合强度试验方法(T形剥离),测定吸收体吸水前的状态。将吸收体切成25mm宽×100mm长,得到试验片(试验片的长度方向和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以300mm/分的剥离速度沿长度方向剥离该试验片,求封止部的剥离力的平均值(平均剥离力)。用得到的平均剥离力除以封止部的宽度,计算出该试验片的封止部的剥离强度。对5个试验片实施上述试验,求得其平均值即为吸收体的剥离强度。

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优选分别在封止部被压印。当吸收体在封止部被压印时,尿液等在被压印的部分容易沿吸收体的平面方向扩散,并容易被吸收体迅速吸收,同时更多的配置在吸收体上的吸水性树脂容易参与到对尿液等的吸收,能够提高吸收体的吸收能力。另外,通过调整压印吸收体时的压力,可以调整封止部的接合力。

当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分别在宽度方向上三等分成中央部和位于中央部两侧的右侧部和左侧部时,分别配置在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优选比配置在中央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少。通过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可以使尿液等容易迅速被吸收体吸收,并且通过减少配置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能够确保尿液等在长度方向上的扩散性。

吸收性积层体也可以包括除了上述说明的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以外的吸收体。例如,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背部片材一侧,还可以设有另外的第三吸收体。第三吸收体的结构可以像第一吸收体或第二吸收体一样,在上侧第三片材和下侧第三片材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且不含有纸浆纤维。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形成上侧第三片材和下侧第三片材接合的封止部,以及上侧第三片材和下侧第三片材不接合的非封止部。另外,第三吸收体也可以含有亲水性纤维(纸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等)和吸水性树脂。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将吸水性树脂混合或者分散进亲水性纤维的集合体内。通过将像这样形成的第三吸收体设置在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背部片材一侧,能够防止向第一吸收体和第二吸收体的下侧转移的尿液等透过背部片材而泄漏。

吸收性部品优选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折翼。通过设置折翼,能够防止尿液等的侧漏。例如,折翼由在顶部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接合侧边片材而形成,该侧边片材沿长度方向延伸,该侧边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内侧设有弹性部件。通过设置这样的侧边片材和弹性部件,利用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使侧翼在宽度方向的内部朝向穿戴者的皮肤立起,形成折翼。折翼或侧边片材优选由非透液性的塑料膜或非透液性的无纺布等构成。

设置在折翼上的弹性部件可以采用聚氨酯线、聚氨酯膜、天然橡胶等通常的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弹性伸缩材料。弹性部件优选在拉伸状态下使用热熔粘合剂固定。例如,将纤维纤度100-2500dtex的聚氨酯线拉伸至倍率1.1-5.0倍,再设置并固定。接合手段优选采用橡胶类的热熔粘合剂。另外,上述倍率将非拉伸状态定义为1.0倍。

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实施例。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并不受附图所示的实施形态的限制。

图1表示从顶部片材一侧观察吸收性物品的尿片的平面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体物品的沿II-II线的剖面图。图3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体物品上设有的吸收体(第一吸收体)的省略一部分的平面图,图4表示图3所示的吸收体沿IV-IV线的剖面图。在附图中,箭头符号x、y、z分别表示吸收性物品或吸收体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

吸收性物品1包括顶部片材2、背部片材3和位于这两者之间的吸收性积层体10。顶部片材2配置为面向穿戴者的肌肤,能够透过尿液等排泄物。透过顶部片材2的排泄物被吸收性积层体10收容。背部片材3防止排泄物向外部泄漏。

吸收性积层体10包括第一吸收体11和配置在其背部片材3一侧的第二吸收体21(参照图2)。参考图3和图4,详细说明第一吸收体11的结构实施例。

第一吸收体11的结构为在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之间含有吸水性树脂14但不含有纸浆纤维,第一吸收体具有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接合的封止部17,以及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不接合的非封止部16。在非封止部16配置70g/m2以上,50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14,形成吸收区18。附图所示的第一吸收体11中,在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上分别涂布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15,通过粘合剂层15,将吸水性树脂14固定在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上。另一方面,封止部17由上侧第一片材12和下侧第一片材13通过粘合剂层15相互接合而形成。在封止部17中,配置1g/m2以上,50g/m2以下的吸水性树脂。另外,由于配置在封止部17的吸水性树脂的量较少,附图上省略了配置在封止部17的吸水性树脂。

图3和图4说明了第一吸收体的结构实施例,但图3和图4也同样适用于第二吸收体的结构实施例。因此关于第二吸收体21的说明与关于第一吸收体11的上述说明相同。但是,将“第一吸收体11”、“上侧第一片材12”、“下侧第一片材13”、“吸水性树脂14”、“粘合剂层15”、“非封止部16”、“封止部17”、“吸收区18”分别替换为“第二吸收体21”、“上侧第二片材22”、“下侧第二片材23”、“吸水性树脂24”、“粘合剂层25”、“非封止部26”、“封止部27”、“吸收区28”。

如图2所示,吸收性积层体10的第一吸收体11的吸收区18与第二吸收体21的吸收区28重叠配置。吸收性积层体10通过这样的结构,吸收性积层体10吸水会使得吸收区18、28朝着上下方向z膨胀,容易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之间扩散,尿液等容易被吸收性积层体10迅速吸收。而且,通过在第一吸收体11的封止部17和第二吸收体21的封止部27上配置少量的吸水性树脂,伴随吸收区18、28的溶胀,封止部17、27的接合变得容易解除。因此,确保了吸收区18、28的吸水性树脂14、24的溶胀的空间,容易充分利用配置在吸收区18、28的吸水性树脂14、24的吸收能力。另外,可以在吸收领域18、28配置更多的吸水性树脂14、24,能够提高吸收性积层体10的吸收容量。

在图2中,第一吸收体11的封止部17与第二吸收体21的封止部27重叠配置。当第一吸收体11的吸收区18与第二吸收体21的吸收区28重叠配置,并且第一吸收体11的封止部17与第二吸收体21的封止部27重叠配置时,通过吸收性积层体10吸水,容易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之间形成更大的空间,尿液等容易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之间扩散。

如图3所示,第一吸收体11的封止部17优选为沿宽度方向x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一吸收体11的整个长度方向y上连续延伸;第二吸收体21的封止部27优选为沿宽度方向x并列设有多个,各自在第二吸收体21的整个长度方向y上连续延伸。像这样配置封止部17、27,尿液等容易沿长度方向y扩散,尿液等容易被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迅速吸收。另外,可以将吸收区18、28的面积设置得较大,容易提高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的吸收容量。

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优选分别在封止部17、27被压印。当第一吸收体11在封止部17被压印,第二吸收体21在封止部27被压印,则尿液等容易沿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的平面方向扩散,容易被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迅速地吸收。另外,配置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的吸水性树脂更多地有助于吸收尿液等,能够提高积层体10的吸收性能。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分别在宽度方向x上三等分成中央部和位于中央部两侧的右侧部和左侧部时,分别配置在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优选比配置在中央部的吸水性树脂的量少。根据附图所示,通过增加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的吸收区18、28的设置比例,使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的中央部配置的吸水性树脂的量,多于在右侧部和左侧部配置的吸水性树脂的量。通过像这样在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配置吸水性树脂,使尿液等容易被第一吸收体11和第二吸收体21迅速吸收,还能够确保在长度方向y上的扩散性。

如图2所示,优选地,在顶部片材2和吸收性积层体10(第一吸收体11)之间设有上侧衬纸4,在背部片材3和吸收性积层体10(第二吸收体21)之间设有下侧衬纸5。设置上侧衬纸4和下侧衬纸5的目的在于提高尿液等的扩散性,使吸收性积层体10不易变形。上侧衬纸4优选具有透液性,下侧衬纸5既可以具有透液性,也可以具有非透液性。上侧衬纸4和下侧衬纸5可以采用卫生纸、日本薄叶纸(薄葉紙)、皱纹纸等。

吸收性物品1优选在顶部片材2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设有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侧边片材6。侧边片材6在接合部7与顶部片材2接合。图1、图2中,在侧边片材6的各个宽度方向x的内侧部设有3根立起用弹性部件8。在使用吸收性物品1时,由立起用弹性部件8的收缩力使得侧边片材6的内侧部朝向穿戴者的肌肤方向立起,因此防止了尿液等排泄物的侧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