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属康复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地球是一大磁场,人体是一个小磁场,人患疾病是人体病变部位磁场紊乱所致、动态电磁疗通过电磁头的吸附刺激将人体体皮肤毛孔增大,可迅速排出体内毒素,新陈代谢达到了调整紊乱的人体生物磁场,这是电罐能诊罐疗技术不同于传统拔罐的重要区别。可从电磁罐壁的附着物和拔罐后马上出现的白、黄、红水泡可以说明。吸附罐是依托中华传统医学精华,把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罐具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将我国传统中医的诊治方法与现代医疗技术融为一体,独创实用新型的中医医技量化最新科技产品。吸附罐诊疗技术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气血原理、经络学、阴阳学、五行学、磁疗学、全息论的辩证关系,把过去单纯的罐疗、磁疗、药疗、电疗、针灸、按摩、刮痧等融为一体,实施全方位的诊病与治疗,最有效地调理经络,肌肉组织,改善微循环最迅速地治愈各种病症。因为吸附罐是在负压的作用下进行使用的,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方法还是像普通拔罐一样在罐体内燃烧酒精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吸附罐与普通拔罐的罐多了电子元器件,燃烧时对电子元器件的安全和寿命有损害。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该吸附罐取代原有的燃烧产生负压的方式,使操作变得安全、方便,且吸附罐本身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包括杯状的吸附罐体、输入接头、电磁发生器和信号线,所述吸附罐体底部设有抽气结构,其侧壁设有输入接口固定孔,所述输入接头安装固定于所述输入接口固定孔处,输入接头的一端伸入吸附罐体内腔,所述电磁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吸附罐体内腔内,所述信号线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接头与电磁发生器。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结构包括:设置在吸附罐体底部的抽气固定孔、锥形的抽气外壳、抽气座和活动气塞杆,所述抽气外壳从吸附罐体内腔沿所述抽气固定孔部分顶出吸附罐体外部,所述抽气座设于抽气外壳开口端,抽气座上设有贯通的抽气孔,所述活动气塞杆一端设于所述抽气孔内,活动气塞杆的另一端穿出抽气外壳底部的出气孔,所述活动气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增大部。此方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发生器包括:电磁发生器外罩及设置在电磁发生器外罩内的电极头,所述电磁发生器外罩一端设有固定口,所述固定口套接在所述抽气外壳上,电磁发生器外罩的外壁设有进气孔。此方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头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通过金属螺杆和金属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和金属螺母间设有金属垫片和金属焊接片。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接头与所述输入接口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及拆卸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接头与所述输入接口的连接处设于密封圈。防止连接处的漏气,保证吸附罐内负压环境。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罐体开口端设有密封胶圈。密封胶圈在使用贴覆人体皮肤处,受吸压时产生一定的变形,使表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与人体肌肤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密封性能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一方面,通过配合抽气工具(比如抽气枪)的作用,对吸附罐体底部的抽气结构进行吸吮,抽走吸附罐体内腔内的空气,使吸附罐体内腔形成负压环境,取代了传统拔罐采用燃烧产生负压的方式,因此操作上更具安全性及压力可控性强;另一方面,吸附罐体内的电磁发生器能够产生电磁波,对人体进行诊断、治疗,突破了传统拔罐只有吸吮功效的局限性,功能及疗效更好。在结构上,采用吸附罐体、输入接头、电磁发生器和信号线等结构,相对部件少,结构简单。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的爆炸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的立体图。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活动气塞杆:1抽气外壳:2抽气座:3密封圈:4输入接口:5密封胶圈:6固定口:7进气孔:8电磁发生器外罩:9电磁体圈:10金属螺杆:11金属垫片:12金属焊接片:13不锈钢电磁极:14吸附罐体:20输入接头:21抽气结构:22电磁发生器:23信号线: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包括杯状的吸附罐体20、输入接头21、电磁发生器23和信号线24,所述吸附罐体20底部设有抽气结构22,其侧壁设有输入接口5固定孔,所述输入接头21安装固定于所述输入接口5固定孔处,输入接头21的一端伸入吸附罐体20内腔,所述电磁发生器23设置在所述吸附罐体20内腔内,所述信号线24信号连接所述输入接头21与电磁发生器23。所述抽气结构22包括:设置在吸附罐体20底部的抽气固定孔、锥形的抽气外壳2、抽气座3和活动气塞杆1,所述抽气外壳2从吸附罐体20内腔沿所述抽气固定孔部分顶出吸附罐体20外部,所述抽气座3设于抽气外壳2开口端,抽气座3上设有贯通的抽气孔,所述活动气塞杆1一端设于所述抽气孔内,活动气塞杆1的另一端穿出抽气外壳2底部的出气孔,所述活动气塞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增大部。此方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所述电磁发生器23包括:电磁发生器外罩9及设置在电磁发生器外罩9内的电极头,所述电磁发生器外罩9一端设有固定口7,所述固定口7套接在所述抽气外壳2上,电磁发生器外罩9的外壁设有进气孔8。此方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所述电极头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14和电磁体圈10组成。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14和电磁体圈10通过金属螺杆11和金属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10和金属螺母间设有金属垫片12和金属焊接片13。所述输入接头21与所述输入接口5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及拆卸方便。所述输入接头21与所述输入接口5的连接处设于密封圈4。防止连接处的漏气,保证吸附罐内负压环境。所述吸附罐体20开口端设有密封胶圈6。密封胶圈6在使用贴覆人体皮肤处,受吸压时产生一定的变形,使表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与人体肌肤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密封性能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的抽气及保压原理如下:本吸附罐通常配合与之配套的吸附枪使用,当吸附枪的吸嘴对接上抽气外壳2上的出气孔时,由吸附枪的吸嘴吸气,把活动气塞杆1部分吸出,使活动气塞杆1两端的增大部分别脱离抽气外壳2上的出气孔和抽气座3上的抽气孔,此时,吸附罐内腔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被吸附枪吸走,吸附罐内产生负压;当吸附枪拿走后,由于吸附罐内负压的作用,会把活动气塞杆1吸回原来的位置,即活动气塞杆1两端的增大部分别抵住抽气外壳2上的出气孔和抽气座3上的抽气孔的位置,从而对吸附罐内腔密封,使负压保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的低频电磁吸附罐,一方面,通过配合抽气工具(比如抽气枪)的作用,对吸附罐体底部的抽气结构进行吸吮,抽走吸附罐体内腔内的空气,使吸附罐体内腔形成负压环境,取代了传统拔罐采用燃烧产生负压的方式,因此操作上更具安全性及压力可控性强;另一方面,吸附罐体内的电磁发生器能够产生电磁波,对人体进行诊断、治疗,突破了传统拔罐只有吸吮功效的局限性,功能及疗效更好。在结构上,采用吸附罐体、输入接头、电磁发生器和信号线等结构,相对部件少,结构简单。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