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保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94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瓶保护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瓶保护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瓶其瓶体在婴儿吸吮时容易产生真空,吸奶困难,且缺乏母乳的外观和触感,因此研发了一种母乳实感奶瓶(如图1所示)。由于婴儿抵抗力特别是消化系统抵抗力比成人低,奶瓶需要消毒。如图1所示,母乳实感奶瓶的瓶体由本体10和注塑成型结合部11构成,在长时间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下两者之间容易开裂,从而在婴儿吸吮时漏奶,奶瓶的寿命就会因消毒而受到折损。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奶瓶保护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奶瓶保护盖,有效解决传统的母乳实感奶瓶的瓶体由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构成,导致的在长时间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下两者之间容易开裂、婴儿吸吮时容易漏奶、奶瓶的寿命因消毒而受到折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奶瓶保护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盖体1中部设有贯穿盖体1顶面与底面的通孔2,盖体1底部设有环形槽3。

所述环形槽3内设有从环形槽3两侧壁相对延伸出的限位凸块4。

所述盖体1设有从盖体1顶部通向环形槽3内的通气孔5。

所述通气孔5下方设有挡板7。

所述限位凸块4位于挡板7下方。

所述盖体1外侧设有防滑纹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奶瓶保护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中部设有贯穿盖体顶面与底面的通孔,盖体底部设有环形槽,使用时,将盖体盖在瓶体开口边缘上,此时环形槽容纳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之间的结合处,红外线和紫外线就不会直射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之间的结合处,在消毒的情况下瓶体不会开裂,婴儿吸吮时不会漏奶,奶瓶使用寿命也得到提高。优选地环形槽与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之间的结合处之间留有空隙,便于让空气流通。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从环形槽两侧壁相对延伸出的限位凸块,便于让环形槽与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之间的结合处之间保持空隙,且盖体安装稳固而不会晃动。所述盖体设有从盖体顶部通向环形槽内的通气孔,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所述通气孔下方设有挡板,防止通气孔被注塑成型结合部堵住,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所述限位凸块位于挡板下方,让盖体安装更加稳固。所述盖体外侧设有防滑纹,便于提拿盖体。

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母乳实感奶瓶的瓶体由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构成,导致的在长时间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下两者之间容易开裂、婴儿吸吮时容易漏奶、奶瓶的寿命因消毒而受到折损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母乳实感奶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在瓶体开口边缘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盖体1中部设有贯穿盖体1顶面与底面的通孔2,盖体1底部设有环形槽3,使用时,将盖体1盖在瓶体开口边缘上,此时环形槽3容纳本体10和注塑成型结合部11之间的结合处,红外线和紫外线就不会直射本体10和注塑成型结合部11之间的结合处,在消毒的情况下瓶体不会开裂,婴儿吸吮时不会漏奶,奶瓶使用寿命也得到提高。优选地环形槽3与本体10和注塑成型结合部11之间的结合处之间留有空隙,便于让空气流通。

所述环形槽3内设有从环形槽3两侧壁相对延伸出的限位凸块4,便于让环形槽3与本体10和注塑成型结合部11之间的结合处之间保持空隙,且盖体1安装稳固而不会晃动。

所述盖体1设有从盖体1顶部通向环形槽3内的通气孔5,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

所述通气孔5下方设有挡板7,防止通气孔5被注塑成型结合部11堵住,进一步加强空气流通。

所述限位凸块4位于挡板7下方,让盖体1安装更加稳固。

所述盖体1外侧设有防滑纹6,便于提拿盖体1。

这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母乳实感奶瓶的瓶体由本体和注塑成型结合部构成,导致的在长时间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直接照射下容易开裂、婴儿吸吮时容易漏奶、奶瓶的寿命因消毒而受到折损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