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袋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807阅读:1932来源:国知局
冰袋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冰敷的医疗辅助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冰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冷敷被称为冰疗,是一种进行冷敷以达到消炎、镇痛效果的简便的方法;这是因为在炎症部位通常会产生淤血,它是血液、体液以及由炎症引起的刺激物质和发炎物质在局部积存所致,而通过冷敷,可以使流入局部的血减少,相应地促使局部内的血液和体液流出,从而能够减轻病人的痛感,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临床上在四肢及头颈使用冰袋时不易固定,易滑脱,影响冷敷的效果;为防止冷敷部位冻伤,需另外使用毛巾包裹冰袋,造成诸多不便;在冷敷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滴,易造成伤口敷料污染,影响疗效,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而且,医护人员不能直观地看到冰袋的实时温度,不便于其控制冷敷时间和无法及时更换冰袋。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冰袋固定装置,使冰袋易于固定,有效防止冷敷部位冻伤,避免冷敷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滴造成伤口敷料污染,保证疗效,而且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冰袋的实时温度,便于其控制冷敷时间和及时更换冰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袋固定装置,使冰袋易于固定,有效防止冷敷部位冻伤,避免冷敷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滴造成伤口敷料污染,保证疗效,而且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冰袋的实时温度,便于其控制冷敷时间和及时更换冰袋。

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冰袋的布袋、固定在布袋下表面的气囊及用于将气囊固定在人身体上的束缚带,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该装置还包括温度探测系统,所述温度探测系统包括依次电联接的用于实时监测冰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处理温度信号的处理芯片和用于显示温度值的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气囊的侧面设有折叠纹,当所述气囊被压缩时,相邻的折叠纹重叠。

进一步,所述气孔上连接有一气管,所述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有气帽。

进一步,所述气管与气帽通过螺纹副相连。

进一步,所述束缚带至少包括两条相配合的弹性带,弹性带上设有粘扣。

进一步,所述布袋上设有用于放入冰袋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布袋的内腔。

进一步,所述布袋为双层袋体结构,所述处理芯片设在布袋的双层袋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设在布袋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冰袋固定装置,通过布袋盛装冰袋,再通过束缚带固定在患者身上,冰袋易于固定;通过调节气囊里的空气层厚度,可间接调节冰敷温度,有效防止温度过低的冰块冻伤冷敷部位;布袋具有吸水性,可吸收部分冷凝水,且气囊也能将部分冷凝水锁在其内腔,有效避免冷敷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滴造成伤口敷料污染,保证疗效;通过集成温度探测系统,能够直观地读出冰袋温度,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冰袋的实时温度,便于其控制冷敷时间和及时更换冰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冰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冰袋的布袋1、固定在布袋1下表面的气囊2及用于将气囊2固定在人身体上的束缚带3,所述气囊2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孔;该装置还包括温度探测系统,所述温度探测系统包括依次电联接的用于实时监测冰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用于处理温度信号的处理芯片(图中未示出)和用于显示温度值的显示屏5;布袋1具有内腔,使用时冰袋放入该内腔中;布袋1上设有用于放入冰袋的开口,开口上设置有拉链6,便于开合,防止冰袋掉落;气囊2可为橡胶制成,其在充气后可膨胀,放气后即收缩;为便于气囊2的变形,气囊2的侧面可设有折叠纹2a,当所述气囊2被压缩时,相邻的折叠纹2a重叠;气孔上连接有一气管7,气管7的进气端连接有用于关闭气管的气帽8,气管7与气帽8优选通过螺纹副相连;束缚带3至少包括两条相配合的弹性带,弹性带上设有粘扣,使用方便、通用性强;温度传感器4可设在布袋1的内腔,提高探测的精确度;布袋1可为双层袋体结构,此时所述处理芯片设在布袋1的双层袋体之间;显示屏5设在布袋1的上表面,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通过布袋1盛装冰袋,再通过束缚带3固定在患者身上,冰袋易于固定;通过调节气囊2里的空气层厚度,可间接调节冰敷温度,有效防止温度过低的冰块冻伤冷敷部位;布袋1具有吸水性,可吸收部分冷凝水,且气囊2也能将部分冷凝水锁在其内腔,有效避免冷敷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滴造成伤口敷料污染,保证疗效;通过集成温度探测系统,能够直观地读出冰袋温度,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冰袋的实时温度,便于其控制冷敷时间和及时更换冰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