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腔止血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932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腔止血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腔止血囊。



背景技术:

妇产科中,在临床上,凡是分娩后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都应定义为产后出血。其中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或者胎盘剥离儿出血占80%,软产道裂伤占19%,凝血功能障碍1%。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宫腔填纱、宫腔水囊填塞。

其中宫腔填塞过程耗时较长,且对产妇的疼痛刺激重,在非麻醉状态下病人交难忍受,而且如果经阴道填塞无法避免纱条被污染,使宫腔感染风险大大增加。由于产后宫颈松弛,宫腔内的水囊很容易滑出,导致压迫止血失败,且水囊膨胀是均匀膨胀的,向四周产生的是均匀的压力,不能很好的使残留在宫腔内的污物定向的通过宫颈口排出,压力增长过快产生的压力冲击力可能是残留物被挤入宫腔底部的输卵管,为后续的恢复带来隐患。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中授权日为2016.04.27,授权公告号为CN 205181450 U的一种妇产科止血囊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止血囊,主要包括囊( 1 ),充气管( 2 ),排污管( 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 1 )内部设置有隔膜( 7 ),将囊( 1 )分成四个腔室,腔室一( 9 )和腔腔室三( 11 )容积相同,腔室二( 10 )和腔室四( 12 )容积相同,腔室一( 9 )、腔室三( 11 )的容积与腔室二( 10 )、腔室四(12 )的容积之比为2:1;所述的囊(1 )是由软质、透明的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的隔膜( 7 )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 8 );所述的充气管( 2 )连通腔室一( 9 ),充气管( 2 )管口位于腔室一( 9 )中,管口外壁上活动连接一个医用微型摄像头( 5 ),管口壁上开有径向出气孔( 6 );所述的充气管( 2 )与排污管( 3 )通过十字形支架( 4 )与排污管( 3 )固定连接。虽然解决了水囊不会同时膨胀的问题,能够使宫腔内的污物排出,但是由于宫腔是梨形结构,输卵管位于头部的两侧,正好位于该技术方案中腔室一(9)的两角位置,会发生输卵管堵住不严,且在腔室一膨胀时,反而容易将宫腔内污物从宫腔顶部挤出,挤入输卵管内,不能有效的解决污物流向输卵管的问题,且不能收集宫腔内的污物,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排出物情况,不能做出准确判断,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腔止血囊,能够有效的施压止血,顺利排出宫腔内的污物,并能够防止脱落,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宫腔污物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宫腔止血囊,包括宫腔囊体、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设有宫腔囊体,所述导管内设有引流腔、第一导腔、第二导腔,所述引流腔的下端设有引流管接头,引流腔的上端穿过宫腔囊体,从宫腔囊体的顶端露出,所述宫腔囊体内设有隔膜,隔膜与导管垂直,所述隔膜将宫腔囊体分割为顶端囊腔、下端囊腔,所述第一导腔的上端设有与顶端囊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第一导腔的下端设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导腔的上端设有与下端囊腔相连通的第二出口,第二导腔的下端设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导管外设有阴道囊体,所述阴道囊体通过气管与充气泵相连,所述导管上位于阴道囊体和宫腔囊体之间设有与引流腔相连通的侧引流口。

进一步,所述隔膜位于宫腔囊体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分别与水泵或者气泵相连。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接头与引流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导管上位于阴道囊体远离宫腔囊体的一侧设有固定贴,所述固定贴靠近阴道囊体的一端设有黏胶层,黏胶层上设有离型纸。

进一步,所述固定贴上与黏胶层相对的一侧设有捏持翼,便于医护人员取下本实用新型时使用,避免污染操作者的手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施压止血,顺利排出宫腔内的污物,并能够防止脱落,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宫腔污物的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判断止血效果和产妇出血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宫腔囊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管下端的剖视图。

图中,1宫腔囊体,11顶端囊腔,12下端囊腔,13隔膜,2导管,21引流腔,211侧引流口,22第一导腔,221第一出口,23第二导腔,231第二出口,3阴道囊体,4固定贴,41捏持翼,42离型纸,5第一接头,51第一控制阀,6引流管接头,7第二接头,71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2、3所示的一种宫腔止血囊,包括宫腔囊体1、导管2,所述导管2的上端设有宫腔囊体1,所述导管2内设有引流腔21、第一导腔22、第二导腔23,所述引流腔21的下端设有引流管接头6,引流腔21的上端穿过宫腔囊体1,从宫腔囊体1的顶端露出,所述宫腔囊体1内设有隔膜13,隔膜13与导管2垂直,所述隔膜13将宫腔囊体1分割为顶端囊腔11、下端囊腔12,所述第一导腔22的上端设有与顶端囊腔11相连通的第一出口221,第一导腔22的下端设有第一接头5,第一接头5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1,所述第二导腔23的上端设有与下端囊腔12相连通的第二出口231,第二导腔23的下端设有第二接头7,第二接头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71,所述导管2外设有阴道囊体3,所述阴道囊体3通过气管31与充气泵32相连,所述导管2上位于阴道囊体3和宫腔囊体1之间设有与引流腔21相连通的侧引流口211。

进一步,所述隔膜13位于宫腔囊体1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头5、第二接头7分别与水泵或者气泵相连。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接头6与引流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导管2上位于阴道囊体3远离宫腔囊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贴4,所述固定贴4靠近阴道囊体3的一端设有黏胶层,黏胶层上设有离型纸42。

进一步,所述固定贴4上与黏胶层相对的一侧设有捏持翼41,便于医护人员取下本实用新型时使用,避免污染操作者的手套。

使用时,打开第一控制阀51,通过第一导腔22向顶端囊腔11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者气体,顶端囊腔11首先膨胀,堵住输卵管口,关闭第一控制阀51;然后打开第二控制阀71、通过第二导腔23向下端囊腔12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者气体,下端囊腔12膨胀,对宫腔下端进行施压。与此同时,在顶端囊腔12的压力下,宫腔顶端的污物被挤压向宫腔顶端或者下端,被挤压向宫腔顶端流入引流腔21内;在下端囊腔12的压力下,宫腔下端的污物,被挤压向宫腔下端的流向阴道,并从侧引流口211内流向引流腔21内,顺利排出宫腔。

阴道囊体3充气,一方面可以防止宫腔囊体1脱落,另一方面可以堵塞阴道防止污物从阴道内流出,可以被引流收集,便于观察流出物情况。

固定贴4可以粘贴在外阴部,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