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重病人颅脑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75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重病人颅脑监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脑积水、脑缺血缺氧等疾病的共有症状,是首先需要处理的危重急症,在临床中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脑水肿、脑疝、脑死亡、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甚至死亡等。脑室外引流是降低或控制颅内压的常用治疗方法,申请号为0125228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脑室外引流压力控制监测仪,该监测仪的上行引流管通过调节筒与下行引流管连接,下行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该监测仪在使用时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当引流袋装满后更换新的引流袋时很容易造成液体外流,从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清洁的危重病人颅脑监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危重病人颅脑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垂直布置的滑槽,在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一调节筒,在所述支架的一侧由上至下间隔布置多个螺钉孔,在所述螺钉孔中配合连接有锁紧螺钉,在所述支架上位于所述滑槽的边缘处设置有刻度;所述调节筒的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开口,所述调节筒的底部连 接一上行引流管和一下行引流管;所述下行引流管的末端连接一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一进口和多个与所述进口相通的出口,每一所述出口均通过一连接软管与一引流袋连接;在每一所述连接管软上设置一节流阀。

在所述上行引流管上设置有节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下行引流管的末端连接一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具有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每一出口通过一连接软管与一引流袋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一个或多个引流袋,当连接多个引流袋时可以提升液体的盛装量。2、本实用新型需要更换引流袋时,先将对应管路节流阀关闭,更换上新的引流袋后再打开节流阀,整个过程都不会有脑脊液溢出,保证环境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置有垂直布置的滑槽2,在滑槽2中滑动设置一调节筒3,在支架1的一侧由上至下间隔布置多个螺钉孔,在螺钉孔中配合连接有锁紧螺钉4,锁紧螺钉4的头部顶紧调节筒3时可将调节 筒3固定在滑槽2的任意高度处。在支架1上位于滑槽2的边缘处设置有刻度5。调节筒3的顶部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开口6,底部连接一上行引流管7和一下行引流管8。下行引流管8的末端连接一接头组件9,接头组件9包括一进口和多个与进口相通的出口,每一出口均通过一连接软管10与一引流袋11连接。在每一连接管软10上设置一节流阀12。

进一步地,在上行引流管7上设置有节流阀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上行引流管7与脑室外引流管相通,调节筒3调整到与预置的颅内压刻度相对应的高度处,并通过锁紧螺钉4固定。一旦引流液面超出预置颅内压刻度,脑脊液就会通过上行引流管7进入调节筒3,再从下行引流管8流出至接头组件9,接头组件9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一个或多个引流袋11,当连接多个引流袋11时可以提升液体的盛装量;当仅连接一个引流袋11时,则将其连接软管10上的节流阀12关闭。本实用新型需要更换引流袋时,先将对应管路节流阀12关闭,更换上新的引流袋11后再打开节流阀12,整个过程都不会有脑脊液溢出,保证环境清洁。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