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659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给病人进行口腔修复测量垂直距离时,一般都是医务人员根据工作经验,通过息止颌位法进行咬和测量,测量时很容易产生误差,且在年轻医师测量时不易掌握息止颌位法测量,给医务人员增加了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口腔修复测量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C形头套,其特征是在C形头套前侧设有弹力固定带,弹力固定带左侧设有挂钩,C形头套后侧设有不同位置的挂环,C形头套右侧设有链接头,链接头右侧设有转轴,转轴右侧设有标杆,标杆表面设有电子测距感应板,标杆内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眼部滑杆、鼻底滑杆、上颌滑杆和颏部滑杆,眼部滑杆左侧设有C形鼻根夹,眼部滑杆右侧设有眼部定位螺帽,眼部定位螺帽左侧设有眼部感应测距探头,眼部感应测距探头右侧设有眼部数据发射器,鼻底滑杆左侧设有鼻底定位头,鼻底滑杆右侧设有鼻底定位螺帽,鼻底定位螺帽左侧设有鼻底感应测距探头,鼻底感应测距探头右侧设有鼻底数据发射器,上颌滑杆左侧设有咬板,上颌滑杆右侧设有上颌定位螺帽,上颌定位螺帽左侧设有上颌感应测距探头,上颌感应测距探头右侧设有上颌数据发射器,颏部滑杆左侧设有颏部托板,颏部滑杆右侧设有颏部定位螺帽,颏部定位螺帽左侧设有颏部感应测距探头,颏部感应测距探头右侧设有颏部数据发射器,标杆上侧设有电子测距显示屏,电子测距显示屏后侧设有电源装置,电机测距显示屏内设有探头数据模块,探头数据模块右侧设有数据计算模块A、数据计算模块B、数据计算模块C和数据计算模块D,数据计算模块A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与鼻底感应测距探头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B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C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D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与颏部感应测距探头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C形头套内设有缓冲垫。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测距显示屏右侧设有充电插孔。

作为优选,所述颏部托板上侧设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在口腔修复测量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杆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测距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中,1、C形头套,2、弹力固定带,3、挂钩,4、挂环,5、链接头,6、转轴,7、标杆,8、电子测距感应板,9、滑槽,10、眼部滑杆,11、鼻底滑杆,12、上颌滑杆,13、颏部滑杆,14、C形鼻根夹,15、眼部定位螺帽,16、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7、眼部数据发射器,18、鼻底定位头,19、鼻底定位螺帽,20、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1、鼻底数据发射器,22、咬板,23、上颌定位螺帽,24、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5、上颌数据发射器,26、颏部托板,27、颏部定位螺帽,28、颏部感应测距探头,29、颏部数据发射器,30、电子测距显示屏,31、电源装置,32、探头数据模块,33、数据计算模块A,34、数据计算模块B,35、数据计算模块C,36、数据计算模块D,37、缓冲垫,38、充电插孔,30、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口腔修复专用测量尺,包括C形头套1,其特征是在C形头套1前侧设有弹力固定带2,弹力固定带2左侧设有挂钩3,C形头套1后侧设有不同位置的挂环4,C形头套1右侧设有链接头5,链接头5右侧设有转轴6,转轴6右侧设有标杆7,标杆7表面设有电子测距感应板8,标杆7内设有滑槽9,滑槽9内设有眼部滑杆10、鼻底滑杆11、上颌滑杆12和颏部滑杆13,眼部滑杆10左侧设有C形鼻根夹14,眼部滑杆10右侧设有眼部定位螺帽15,眼部定位螺帽15左侧设有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右侧设有眼部数据发射器17,鼻底滑杆11左侧设有鼻底定位头18,鼻底滑杆11右侧设有鼻底定位螺帽19,鼻底定位螺帽19左侧设有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右侧设有鼻底数据发射器21,上颌滑杆12左侧设有咬板22,上颌滑杆12右侧设有上颌定位螺帽23,上颌定位螺帽23左侧设有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右侧设有上颌数据发射器25,颏部滑杆13左侧设有颏部托板26,颏部滑杆13右侧设有颏部定位螺帽27,颏部定位螺帽27左侧设有颏部感应测距探头28,颏部感应测距探头28右侧设有颏部数据发射器29,标杆7上侧设有电子测距显示屏30,电子测距显示屏30后侧设有电源装置31,电机测距显示屏30内设有探头数据模块32,探头数据模块32右侧设有数据计算模块A33、数据计算模块B34、数据计算模块C35和数据计算模块D36,数据计算模块A33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与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B34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C35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之间的距离,数据计算模块D36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与颏部感应测距探头28之间的距离。在给病人进行口腔修复测量垂直距离时,将标杆7对应患者面部,C形头套1套在患者头部,挂钩3挂入挂环4内固定,打开电机测距显示屏30,调节眼部滑杆10的位置,C形鼻根夹14顶在患者两眼之间鼻根部,眼部定位螺帽15锁紧定位,调节鼻底滑杆11的位置,鼻底定位头18顶在患者鼻底处,鼻底定位螺帽19锁紧定位,数据计算模块A33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与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之间的距离,测量上颌蜡堤时,调节上颌滑杆12的位置,咬板22顶在上颌蜡堤处,数据计算模块B34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之间的距离,当数据计算模块A33测的数据和数据计算模块B34测的数据一致时,上颌定位螺帽23定位上颌滑杆12,数据计算模块C35计算眼部感应测距探头16与上颌感应测距探头24之间的距离,测量面下1/3的距离时,颏部托板26托住下颌,患者进行咬颌动作,带动颏部滑杆13滑动,同时数据计算模块D36计算鼻底感应测距探头20与颏部感应测距探头28之间距离,在数据计算模块D36测的数据小于数据计算模块C35测的数据小于2MM时,颏部定位螺帽27锁紧颏部滑杆13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C形头套1内设有缓冲垫37。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缓冲垫37增加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测距显示屏30右侧设有充电插孔38。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充电插孔38将电源装置31充盈。

作为优选,所述颏部托板26上侧设有吸盘30。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吸盘39吸附在下颌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