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859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胆道镜清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道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胆道镜是随着纤维光学的发展而发明的一种主要用来诊疗胆道疾病的新器械。在传统的胆道手术过程中,手术难以到达肝内深部胆管,医生无法直观地看到胆道内特别是肝内胆管的具体情况,只能用探条等间接地探查胆道是否有梗阻、狭窄等,也很容易遗漏某些微小的病变,而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胆道镜插入胆道,通过镜体可以直接看清胆道内的病变,还可以直接放入取石网、活检组织钳、细胞刷和冲洗管等器械,对诊断和治疗许多胆道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用前景广阔。胆道镜属于精密贵重器械,所以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也较为繁琐。其中清洗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初洗、酶洗、漂洗、灌注清洗、终末漂洗、消毒清洗的多个过程,步骤多、过程复杂。

然而目前未有专用于清洗胆道镜的装置,通常在清洗胆道镜时,工作人员是直接在清洗槽中清洗胆道镜的镜体。分别连接在镜体两端的手柄和目镜,因为内部设有精密零件,因此不能直接浸泡在清洗液或酶液中清洗。在胆道镜的清洗过程中,既要清洗镜体,又要防止胆道镜的手柄和目镜不被弄湿,因此清洗过程非常不便,所以亟需设计一种胆道镜专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镜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胆道镜清洗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内的底面中部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开设有绕线槽,所述盒体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横向贯穿该盒体的牵引线槽,两个所述牵引线槽呈相互对应设置,所述牵引线槽的延伸方向固设有托槽,且该托槽沿盒体外侧壁上的牵引线槽边缘向盒体外部延伸设置,所述盒体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盒盖。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柱呈圆柱形,所述绕线槽沿圆柱形绕线柱的底端至顶端设置,并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绕线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槽为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托槽的截面呈U型,且从与所述盒体连接的连接端向非连接端,为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部的底面还设有排水孔,所述盒体的下方设有带阀门的排水管,所述阀门控制所述排水管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示。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的下边缘设有凸起,所述盒体的上边缘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胆道镜的镜体置入绕线槽中沿绕线柱缠绕,与手柄和目镜连接处的镜体放置在牵引线槽中,与牵引线槽边缘固接的两个托槽,其中一个放置胆道镜的手柄,另外一个放置胆道镜的目镜。在盒体中灌注比例合适的酶液、消毒液、纯化水等液体,直至将缠绕在绕线柱上的镜体被盒体中的液体浸泡,实现为镜体清洗消毒的目的。由于胆道镜的手柄和目镜,均放置在盒体外部的托槽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才能避免手柄和目镜被液体弄湿而损坏器械,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感,为清洗消毒胆道镜提供便利。

2、绕线槽沿圆柱形绕线柱的底端至顶端设置,并呈螺旋状分布在绕线柱上。螺旋状绕线槽可以牵引镜体分隔开来,保障镜体能得到充分的浸泡,并且缠绕镜体在绕线柱上时,转角处是圆滑的过渡,可以保护镜体不受损坏。

3、牵引线槽为U型槽,可以便于放置镜体。为能顺利放置胆道镜的手柄和目镜,托槽的截面呈U型。由于手柄和目镜的体积要比镜体大,因此托槽为与所述盒体连接的连接端向非连接端,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结构。

4、盒体内部的底面还设有排水孔,盒体的下方设有带阀门的排水管,阀门控制所述排水管的打开或关闭,排水管与排水孔相连。不用搬动盒体来倾倒出盒体内的液体,方便废液直接排出。

5、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示,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掌握酶液或者清洗液的配制比例。由于酶液容易在空气中挥发,因此盒体的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盒盖。盒盖的下边缘设有凸起,盒体的上边缘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将盒盖和盒体连接,盖上盒盖以及取下盒盖都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道镜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牵引线槽;12-刻度标示;2-盒盖;21-提手;3-绕线柱;31-绕线槽;4-托槽;5-排水管;51-阀门;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镜清洗装置,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内的底面中部设有绕线柱3,所述绕线柱3上开设有绕线槽31。所述盒体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横向贯穿该盒体1的牵引线槽11,两个所述牵引线槽11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不同盒体1侧壁上。所述牵引线槽11的延伸方向固设有托槽4,且该托槽4沿盒体1外侧壁上的牵引线槽11的边缘向盒体1外部延伸设置。所述盒体1的上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盒盖2。

胆道镜的镜体一端连接目镜,另一端连接手柄。因此,采用以上结构,胆道镜的镜体置入绕线槽31中沿绕线柱3缠绕,与手柄和目镜连接处的镜体放置在牵引线槽11中,与牵引线槽11边缘固接的两个托槽4,其中一个放置胆道镜的手柄,另外一个放置胆道镜的目镜。在盒体1中灌注比例合适的酶液、消毒液、纯化水等液体,直至将缠绕在绕线柱3上的镜体被盒体1中的液体浸泡,实现为镜体清洗消毒的目的。由于胆道镜的手柄和目镜,均放置在盒体1外部的托槽4中,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才能避免手柄和目镜被液体弄湿而损坏器械,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感,为清洗消毒胆道镜提供便利。

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方式,所述绕线柱3呈圆柱形。所述绕线槽31沿圆柱形绕线柱3的底端至顶端设置,并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绕线柱3上。根据绕线槽31在绕线柱3上的分布,置入绕线槽31中的胆道镜镜体也呈螺旋状缠绕在绕线柱3上,螺旋状的缠绕方式在转角处是圆滑的过渡,减少镜体的损伤,并且被绕线槽31引导的镜体避免缠绕时重叠在一起,能使镜体得到充分的浸泡清洗。

为了便于放置手柄和目镜,所以将所述牵引线槽11设为U型槽,方便放置与手柄和目镜连接的镜体。

所述托槽4的截面呈U型,且从与所述盒体1连接的连接端向非连接端,为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结构。手柄和目镜均比镜体的体积要大,因此变截面结构的托槽4才能顺利放置手柄和目镜。

所述盒体1内部的底面还设有排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盒体1的下方设有带阀门51的排水管5,所述阀门51控制所述排水管5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管5与所述排水孔相连。当浸泡消毒完成后,工作人员不需要翻转盒体1来倾倒盒体1内部的液体,只需要打开阀门51,使排水孔与排水管5接通,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便能将盒体1内的液体排出,方便快捷。

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刻度标示12,便于工作人员按照合适的比例配制清洗液、酶液等清洗消毒液体,直观方便可操作性强。

所述盒盖2的下边缘设有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盒体1的上边缘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图中未示出)。通过凸起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将盒盖2和盒体1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时比较快捷,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特别是在盒体1内部配制有酶液的情况下,由于酶液容易在空气中挥发,所以更需要在浸泡过程中在盒体1上方盖上盒盖2,防止酶液挥发影响灭菌效果。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盖上盒盖2和拆下盒盖2时,都能有部位施力使工作人员操作,因此在盒盖的上端面固设有提手21。在清洗浸泡胆道镜的过程中,为便于工作人员实时观察盒体1内的情况,盒盖2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盒体1呈长方体结构,在长方体盒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把手6,两个把手6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不同侧壁上,方便工作人员移动、运输本胆道镜清洗装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