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2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温灸罐。



背景技术:

医疗保健一般是指由药师直接、负责地提供与药物或医疗器械治疗相关的服务,从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目前而言,为达到预防疾病,从源头改善身体素质的作用,中国很多地区均已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管理及防病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了全国性的卫生监督和防疫网络。这种以为居民提供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与保健为基本特征的社区卫生服务,在近几年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推动下,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深受居民的欢迎。同时,一个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逐步形成。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发展,传统的寄生虫病、传染病等已得到了极大的救治,但是新型的颈腰椎病、冠心病等病症却极大产生。而像颈腰椎病、冠心病这类疾病,往往需要从日常的保健开始才能达到有效的疗效,因此,“预防为主”成为了现代中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目标。科学研究表明,对于颈腰椎病、冠心病这类疾病,穴位的按摩与刺激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而温灸法则可以实现穴位的按摩与刺激。温灸法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一种灸器灸法,温灸法是指用温热刺激按摩需要治疗的穴区或病灶区,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温灸罐则是温灸法中常用的一种医疗保健器械。

目前而言,虽然温灸罐的种类很多,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的局限性,现有的温灸罐使用时,都需专门配备一名或两名医疗人员一直用手将温灸罐按在患者需要温灸的部位,如此,人力成本极高,劳动强度大;此外,由于一直需要靠医疗人员手工按紧温灸罐,一旦时间长久,医疗人员按住温灸罐的力度很容易失去把控,极大的影响了温灸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便携式温灸罐,该便携式温灸罐通过其结构设计,既能有效实现患者的温灸治疗,又能有效降低温灸过程的人力成本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确保患者温灸部位按压力度的均衡,提高温灸的疗效。

一种便携式温灸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按摩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发热体且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按摩块上方,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源且所述电源与所述发热体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穿插孔,所述穿插孔内设置有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按摩块为硅胶按摩块。

优选地,所述穿插孔垂直贯穿于所述壳体的中轴线。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振子,所述振子与所述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子上连接有振速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两端设置有相匹配的粘合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两端设置有相匹配的卡扣与卡孔。

优选地,所述按摩块底部设置有按摩凸点。

优选地,所述按摩凸点呈太极八卦状排布。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用于红外线的发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温灸罐通过其结构设计,既能有效实现患者的温灸治疗,又能有效降低温灸过程的人力成本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确保患者温灸部位按压力度的均衡,提高温灸的疗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温灸罐轴线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按摩块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温灸罐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温灸罐轴线方向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用于患者的温灸法治疗,当然,也可以用于普通人群保健按摩之用,该便携式温灸罐包括壳体1,按摩块2,发热体3,电源4,穿插孔5与固定带6。

壳体1用于为各部件的安装提供承载空间,对壳体1的形状与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采用了一种罐状壳体,且该罐状壳体形状采用了特殊的仿真设计,上下两端直径大且中部直径小。

壳体1底部设置有按摩块2,按摩块2用于给人体提供按摩。

壳体1内设置有发热体3且发热体3位于按摩块2上方,壳体1内设置有电源4且电源4与发热体3连接。

实际操作中,电源4用于给发热体3供电,发热体3接电后会产生热量,由于发热体3位于按摩块2上方,因此发热体3产生的热量会辐射至按摩块2上,进而透过按摩块2给人体提供合适的按摩温度,有效实现患者的温灸治疗。

其中,电源4即可以采用蓄电池,也可以采用外接式电源。

壳体1上设置有穿插孔5,穿插孔5内设置有固定带6。

如此,该便携式温灸罐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带6直接绑定在人体欲温灸的部位,而不再需要医疗人员一直用手按压,有效降低温灸过程的人力成本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确保患者温灸部位按压力度的均衡,提高温灸的疗效。

对于固定带6绑在人体身上的松紧度,可以由医疗人员根据经验或患者本身的身体情况决定。

此外,对于穿插孔5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本附图1提供的这种通孔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施例3则提供了穿插孔5设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整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温灸罐通过其结构设计,既能有效实现患者的温灸治疗,又能有效降低温灸过程的人力成本与人工劳动强度,还能确保患者温灸部位按压力度的均衡,提高温灸的疗效。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温灸的效果,按摩块2优选为硅胶按摩块。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该便携式温灸罐捆绑在人体身上,穿插孔5垂直贯穿于所述壳体1的中轴线。如此,捆绑时更加平衡,稳定性更强。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患者温灸的同时可以按摩,壳体1内设置有振子7,振子7与电源4连接。如此,患者温灸的同时,可以通过电源4带动振子7振动,从而可以给患者振动按摩。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方便调节振子7的振动频率,振子7上连接有振速调节装置8。如此,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振动速度,进一步优化温灸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固定带6更好地绑在人体的身上,优选地,所述固定带6两端设置有相匹配的粘合部601。

当然,也可以在固定带6两端设置有相匹配的卡扣与卡孔。

本实施例中,按摩块2底部设置有按摩凸点201。按摩凸点201的设置更有利于对人体穴位点的按摩。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用于红外线的发射。利用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对人体进行局部照射,红外线穿透人体皮肤组织,能产生谐振,能量被生物细胞吸收,引起组织的温热效应,能活化细胞组织,激发脏器功能。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按摩块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其中,图3为该按摩块的仰视图。

本实施例中,按摩凸点201呈太极八卦状排布。

太极八卦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太极八卦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体养生学,按摩凸点201呈太极八卦状排布更有利于达到人体疗效。

实施例3:

参见图4,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温灸罐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温灸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穿插孔5设置的另一种转换模式,对于穿插孔5的设置,可以采用图4中采用突出环形件,然后在环形件形成的穿插孔5内插入固定带6;也可以直接在壳体1两侧开设插孔。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形式,只要能方便、稳定的将便携式温灸罐绑定在人体上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温灸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