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芯及磁疗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87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敷芯及磁疗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敷芯及磁疗贴。



背景技术:

据国家有关机构专家的统计,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患的发病率占成年人的百分之八十多,而且发病地区尤以北方较多,发病原因复杂,饮食不当、情绪易怒、吸烟、气候干燥、空气污染等均可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生,还有一些是由于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形成慢性咽炎的。

但是,目前针对咽喉疾患的临床治疗一般都是抗菌消炎,全身用药,由于局部吸收有限,因此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敷芯,其具有清热止痛,凉血消肿的功能,能够调节体内生物磁场,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速,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疗贴,其能够粘附于患者病变处,实现止痛和消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敷芯,其包括第一基底层、凝胶层、磁片以及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基底层、凝胶层以及第一隔离层依次设置,所述磁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和所述第一隔离层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凝胶层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内混合有磁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凝胶层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内混合有乙醇。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磁片粘连于所述凝胶层上且位于所述凝胶层和所述第一隔离层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凝胶层靠近所述第一隔离层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磁片粘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层为无纺布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层为PE隔离膜。

一种磁疗贴,其包括托布和上述的敷芯,所述托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基底层、粘连层以及第二隔离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粘连层为医用油胶层,所述第二隔离层为离型纸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型纸包括木浆纸和硅油层,所述硅油层设置于所述木浆纸的一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敷芯采用第一基底层、凝胶层以及第一隔离层依次设置,第一基底层和第一隔离层之间设置磁片的结构,其中凝胶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与皮肤形成亲密无间的界面,起到清热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而磁片可以产生磁场,从而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良好的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磁疗贴包括托布和上述的敷芯,托布可以将敷芯托住并贴于患者的病灶部位,从而实现良好的止痛、消肿的治疗效果,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敷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敷芯去除隔离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托布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托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敷芯和托布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敷芯 100;

第一基底层 110;

凝胶层 120;

第一隔离层 130;

磁片 140;

托布 200;

第二基底层 210;

粘连层 220;

第二隔离层 230;

磁疗贴 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敷芯100,其包括第一基底层110、凝胶层120、磁片140以及第一隔离层130。凝胶层120以及第一隔离层130依次设置,磁片140固定设置于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一隔离层130之间。

其中,第一基底层110可以采用各种透气性好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采用无纺布制成。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其除了具有优良的透气性之外,还具有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诸多特点,非常适合用作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的材料。

第一基底层110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长方形,长方形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同时为了提高整个敷芯100的舒适性,第一基底层110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倒圆角。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比如圆形或者菱形。

第一基底层110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的尺寸为45mm*35mm,上述尺寸既能发挥一定的理疗效果,又能便于局部敷贴而不影响患者活动。

凝胶层120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凝胶层120由水凝胶、水、磁粉以及乙醇混合而成。其中,水凝胶涂敷在透气性良好的无纺布上,其具有适当的黏性和内聚力,常态下就能和皮肤保持良好的黏附性,并可反复揭取和黏附。高含水及保湿性能使得它与皮肤形成亲密无间的界面,起到清热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凝胶层120中还可以混合中药试剂,乙醇可以增加凝胶层120对人体皮肤的穿透性,以便中药试剂可以充分地进入人体,提高治疗效果。磁粉则可以配合磁片140共同产生磁场,作用于患者病灶部位,优化治疗效果。

第一隔离层130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130为PE隔离膜。PE是聚乙烯的英文简称,物化性质稳定,且柔韧性高,非常适合用作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层130的原料。第一隔离层130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基底层110相同,以便与第一基底层110匹配。

磁片140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尺寸,本实施例中,磁片140为圆形,其以便加工,直径为8mm,以便与第一基底层110匹配。

磁片140可以设置于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一隔离层130之间的任何位置,本实施例中,粘连于凝胶层120上且位于凝胶层120和第一隔离层130之间。这样可以使得磁片140尽可能地靠近患者病灶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磁片14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凝胶层120靠近第一隔离层13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磁片140匹配,磁片140粘接于限位凹槽内。这样设置可以增大磁片140与凝胶层120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磁片140与凝胶层120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本敷芯100采用第一基底层110、凝胶层120以及第一隔离层130依次设置,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一隔离层130之间设置磁片140的结构,其中凝胶层120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与皮肤形成亲密无间的界面,起到清热止痛、凉血消肿的作用,而磁片140可以产生磁场,从而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良好的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有效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参照图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疗贴300,其包括托布200和上述的敷芯100,托布2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基底层210、粘连层220以及第二隔离层230。

其中,第二基底层210的材料与第一基底层110相同,采用无纺布制成,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粘连层220采用医用油胶涂抹于第二基底层210形成,具有良好的粘连效果,并且无毒无害。第二隔离层230则采用离型纸制成。进一步地,离型纸包括木浆纸和硅油层,硅油层设置于木浆纸的一侧表面。离型纸可以有效保护粘连层220免受污染,同时容易撕除,方便使用。

本磁疗贴300主要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腮腺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局部发热、疼痛、咽干、咽喉异物感等症状,其使用方法和过程是这样:首先,撕下托布200上的第二隔离层230(即离型纸),然后将敷芯100的第一基底层110贴于粘连层220上,从而将整个敷芯100固定于托布200上(参照图5),之后撕下敷芯100上的第一隔离层130(即PE隔离膜),使得凝胶层120和磁片140露出,最后将凝胶层120和磁片140紧贴患者的咽喉部位的穴位,并且将托布200的粘连层220粘连于周围的皮肤上即可。整个操作简单方便。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本磁疗贴300也可以用于人体其它病灶部位,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本磁疗贴300包括托布200和上述的敷芯100,托布200可以将敷芯100托住并贴于患者的病灶部位,从而实现良好的止痛、消肿的治疗效果,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敷芯100和磁疗贴300,其整体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基底层110、凝胶层120以及第二基底层210的具体材料。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二基底层210均采用聚四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除了具有优良的透气性,还具有优良的防水性,可以有效防止凝胶层120在制作过程中浸透第一基底层110,保证敷芯100的质量。凝胶层120采用气凝胶制成,气凝胶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使用磁疗贴300时的负重,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敷芯100和磁疗贴300,其整体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敷芯100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远红外芯片。

远红外芯片设置于第一基底层110和第一隔离层130之间,且位于磁片140的旁边。远红外芯片可以发出一定远红外线,加快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液循坏,从而优化本磁疗贴300的治疗效果。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敷芯100和磁疗贴300,其整体构造、使用方法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均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敷芯100的磁片140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磁片140有两个且均呈半圆环形,两个磁片140间隔设置且两者的开口朝向相反。这样设置磁片140的目的在于使得两个磁片140产生的磁场可以相互叠加或者抵消,从而获得均匀的磁场,有效提高磁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