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84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理疗仪是物理治疗仪器的简称。具体讲就是将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好转的设备。常见的物理因子包括“电、声、光、磁、水、压力等等。与药物治疗相对应,物理治疗相对比较安全,也环保。但是区别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作用对某些疾病还是非常见效,比如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来改善人体脏器的功能或者改善人体局部组织的状态是非常见效的。由于目前的理疗仪的大多具有理疗时无法与人体接触充分,人体个别位置理疗不到如人体的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导致理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通过电极上壳在电极下壳中转动,从而改变金属片的朝向,使金属片与人体不同位置的皮肤接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包括电极结构和手柄结构,电极结构固定在手柄结构中,电极结构包括电极上壳以及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电极下壳,电极上壳呈圆台型,电极上壳顶部的外壁圆直径小于底部外壁圆直径,且电极上壳的中间处外壁圆直径大于底部外壁圆直径,电极下壳呈倒置的圆台型,电极下壳的顶部外壁圆直径大于底部外壁圆直径,电极上壳的底部位于电极下壳内,电极上壳的底部外壁圆直径大于电极下壳的底部内壁直径,且电极上壳的底部外壁圆直径小于电极下壳的底部内壁圆直径,电极上壳的顶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槽,且电极上壳的顶部边缘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均固定有金属片;电极上壳随皮肤的凹凸而改变倾斜角度,从而使金属片可以与人体不同位置的皮肤充分接触。

其中,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电磁组件和弹簧,所述电磁组件通过胶水固定在电极上壳内且与金属片接触,所述电极上壳内部顶面向下凸起形成第一环型挡片,所述第一环型挡片与电极上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固定槽,所述电极下壳内部底面向上凸起形成第二环型挡片,所述第二环型挡片与电极下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固定槽,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

其中,所述弹簧的两个端部均向内延伸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所述第一环型挡片设有一V型缺口,所述第一卡柱位于该V型缺口内,所述第二环型挡片向内延伸形成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柱位于该卡槽内。

其中,所述卡槽与第二环型挡片连接处的两侧内壁均向内凸起形成两个卡条,所述第二卡柱位于两个卡条之间。

其中,所述手柄结构包括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所述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固定连接后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固定有充电电池和与其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极下壳的外壁上设多个有固定座,所述电极下壳通过多个固定座固定在手柄下盖上,所述手柄上盖上设有容置孔,所述电极上壳夹持在电极下壳与手柄上盖之间,且电极上壳的顶部部分露出容置孔外。

其中,所述电磁组件上引出有两根电极线,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磁铁以及均匀缠绕在磁铁上的金属线圈,所述磁铁和金属线圈分别通过对应的电极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金属片上引出有温度感应线,所述金属片通过温度感应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和第二容纳槽内就设有固定孔,所述金属片通过固定孔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金属片呈圆型,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金属片呈圆环型。

其中,所述电极上壳与容置孔接触处还固定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硅胶垫。

其中,所述所述手柄上盖上还设有充电接口和开关,所述充电接口和开关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手柄上盖与容置孔相对的一端向内凹陷且凹陷面上均匀凸起有多个防滑条,所述多个防滑条所在处为握住手柄结构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通过电极上壳可在电极下壳中运动的设计,电极上壳随皮肤的凹凸而改变倾斜角度,从而保证金属片在任何位置都以最大的接触面与皮肤相接触,从而大大增强了理疗效果,而如人体的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金属片也可以与其充分接触,当金属片与人体的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接触时,金属片与皮肤接触的一端所对应的电极上壳垂下,而没有与皮肤接触的一端翘起,从而保证了金属与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理疗效果好、便于携带、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电极上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电极上壳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弹簧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电极下壳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的电极下壳的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电极结构 2、手柄结构

3、第一容纳槽 4、第二容纳槽

5、第一固定槽 6、第二固定槽

7、V型缺口 8、电极线

9、温度感应线

11、电极上壳 12、电极下壳

13、金属片 14、 电磁组件

15、弹簧 16、第一环型挡片

17、第二环型挡片 18、固定座

19、固定孔

141、磁铁 142、金属线圈

151、第一卡柱 152、第二卡柱

171、卡槽 172、卡条

21、手柄上盖 22、手柄下盖

23、硅胶垫 24、充电接口

25、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包括电极结构1和手柄结构2,电极结构1固定在手柄结构2中,电极结构1包括电极上壳11以及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电极下壳12,电极上壳11呈圆台型,电极上壳11顶部的外壁圆直径小于底部外壁圆直径,且电极上壳11的中间处外壁圆直径大于底部外壁圆直径,电极下壳12呈倒置的圆台型,电极下壳12的顶部外壁圆直径大于底部外壁圆直径,电极上壳11的底部位于电极下壳12内,电极上壳11的底部外壁圆直径大于电极下壳12的底部内壁直径,且电极上壳11的底部外壁圆直径小于电极下壳12的底部内壁圆直径,电极上壳11的顶部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容纳槽3,且电极上壳11的顶部边缘处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容纳槽4,第一容纳槽3和第二容纳槽4内均固定有金属片13;

电极上壳11与电极下壳12连接后,电极上壳11的底部抵靠在电极下壳12的内壁上,当电极上壳11的顶部一端向上运动时,其另一端向下运动,当电极上壳11的一端全完翘起时,其另一端与电极下壳12接触,通过电极上壳11在电极下壳12中的运动,电极上壳11随皮肤的凹凸而改变倾斜角度,从而使金属片13可以与人体不同位置的皮肤充分接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通过电极上壳11可在电极下壳12中运动的设计,电极上壳11随皮肤的凹凸而改变倾斜角度,从而保证金属片13在任何位置都以最大的接触面与皮肤相接触,从而大大增强了理疗效果,而如人体的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金属片13也可以与其充分接触,当金属片13与人体的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接触时,金属片13与皮肤接触的一端所对应的电极上壳11垂下,而没有与皮肤接触的一端翘起,从而保证了金属与骨缝处的皮肤和大腿关节处的皮肤充分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理疗效果好、便于携带、且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结构1还包括电磁组件14和弹簧15,电磁组件14通过胶水固定在电极上壳11内且与金属片13接触,电极上壳11内部顶面向下凸起形成第一环型挡片16,第一环型挡片16与电极上壳1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固定槽5,电极下壳12内部底面向上凸起形成第二环型挡片17,第二环型挡片17与电极下壳12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固定槽6,弹簧15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6内。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5的两个端部均向内延伸有第一卡柱151和第二卡柱152,第一环型挡片16设有一V型缺口7,第一卡柱151位于该V型缺口7内,第二环型挡片17向内延伸形成一卡槽171,第二卡柱152位于该卡槽171内。卡槽171与第二环型挡片17连接处的两侧内壁均向内凸起形成两个卡条172,第二卡柱152位于两个卡条17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结构2包括手柄上盖21和手柄下盖22,手柄上盖21和手柄下盖22固定连接后形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内固定有充电电池(未示出)和与其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未示出),电极下壳12的外壁上设多个有固定座18,电极下壳12通过多个固定座18固定在手柄下盖22上,手柄上盖21上设有容置孔(未示出),电极上壳11夹持在电极下壳12与手柄上盖21之间,且电极上壳11的顶部部分露出容置孔(未示出)外。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组件14上引出有两根电极线8,电磁组件14包括磁铁141以及均匀缠绕在磁铁141上的金属线圈142,磁铁141和金属线圈142分别通过对应的电极线8与控制电路板(未示出)电连接,金属片13上引出有温度感应线9,金属片13通过温度感应线9与控制电路板(未示出)电连接。电磁组件14通过胶水固定在电极上壳11上,通过胶水可以使电磁组件14产生的热量不易损失,使热量最大程度的应用于人体。温度感应线与金属片接触的一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将金属片的温度实时的传递给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电磁组件上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发热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3内和第二容纳槽4内就设有固定孔19,金属片13通过固定孔19固定在第一容纳槽3和第二容纳槽4内,第一容纳槽3内的金属片13呈圆型,第二容纳槽4内的金属片13呈圆环型。电极上壳11与容置孔接触处还固定有用于起密封作用的硅胶垫23。第一容纳槽3与第二容纳槽4为同心环。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上盖21上还设有充电接口24和开关(未示出),充电接口24和开关(未示出)分别与控制电路板(未示出)电连接,手柄上盖21与容置孔相对的一端向内凹陷且凹陷面上均匀凸起有多个防滑条25,多个防滑条25所在处为人们握住手柄结构2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理疗仪鼓型万向电极装置,因为其本身体型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理疗,通过电极上壳能够随皮肤的凹凸而改变倾斜角度,使金属片能够充分的与人体接触,达到最理想的理疗效果,而且金属片上的温度控制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保证了理疗效果的同时,还保证了人体的安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而且便携带,适用于各种年龄需要理疗的人们。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