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62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内科病变细胞组织检验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科疾病不同于外科疾病,很多病变和机理从外界难以使用肉眼观察,即便是使用设备,也是需要综合多年的经验进行推断,总而言之,做出的结论都存在一定的概率性。

内科疾病种类很多,就普通的肿瘤而言,如果满目使用是普通的抗肿瘤药物难免发生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如果能够对病症进行检验分析,搞清楚病变机理,才能更好的对正下药,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做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

不仅仅是肿瘤,只要是内科疾病,针对内科病变组织进行取样,合理的分析化验组织成分,使用最直接有效的药物,才能进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痛苦。

目前的传统取样设备结构简单,使用不便,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直接取样都不是很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该装置在进行内科病变组织取样时,能够简单方便的取样,并且病变组织取样后能够得到保鲜储存,检验时候能够当吸取设备使用,提取病变细胞组织稳定性强,有效防止了外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包括吸取头,所述吸取头包括外部设置的套筒和内部设置的吸取取针,所述吸取针外部还套装有阶梯状的衬套,所述衬套固定连接在吸取针上,所述套筒内部设有阶梯状的通孔,所述套筒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套筒底部的侧壁设有引流空,所述套筒底部端面设有弹性密封垫圈。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的吸取针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吸取针末端设有针尖部,所述针尖部为锥形,所述针尖部的锥顶角为5-10°。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吸取针头可在套筒内上下滑动,所述吸取针头伸出套筒端部最长距离为15cm。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套筒外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直径大于套筒其余部分的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手持部底部的侧壁上,且倾斜设置,所述排气孔的中轴线与套筒的中轴线成65-72°角设,所述排气孔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装置在进行内科病变组织取样时,能够简单方便的取样,并且病变组织取样后能够得到保鲜储存,检验时候能够当吸取设备使用,提取病变细胞组织稳定性强,有效防止了外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吸取针回收)。

图2为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吸取针下移)。

图中所示:1、吸取头,2、套筒,3、吸取针,4、衬套,5、通孔,6、排气孔,7、引流孔,8、弹性密封垫圈,9、针尖部,10、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内科病变载体检验装置,包括吸取头1,所述吸取头1包括外部设置的套筒2和内部设置的吸取针3,所述吸取针3外部还套装有阶梯状的衬套4,所述衬套4固定连接在吸取针3上,所述套筒2内部设有阶梯状的通孔5,所述套筒2侧壁设有排气孔6,所述套筒2底部的侧壁设有引流孔7,所述套筒2底部端面设有弹性密封垫圈8;所述的吸取针3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吸取针3末端设有针尖部9,所述针尖部9为锥形,所述针尖部9的锥顶角为5-10°;所述吸取针3头可在套筒2内上下滑动,所述吸取针3头伸出套筒2端部最长距离为15cm;所述套筒2外部设有手持部10,所述手持部10直径大于套筒2其余部分的的直径;所述排气孔6设置在手持部10底部的侧壁上,且倾斜设置,所述排气孔6的中轴线与套筒2的中轴线成65-72°角设,所述排气孔6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设备上还设有与衬套连接的连接壁,所述的吸取针顶部还通过软管接有负压真空泵。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