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780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携式容器,更详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可分装定量的液体与粉末,也可令液体与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可用于将氢分子液体与血小板浓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对皮肤的伤口愈合进行改善。



背景技术:

因应时代的变迁,人们愈来愈重视身体保养,常见人们在皮肤上涂抹保养品,以通过保养品内部的成分对身体提供保养,而修复或再造皮肤的组织,甚至还藉此改善皮肤的伤口愈合。

目前部分的保养品,在使用前需将保养品的液体成分与粉末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若保养品的液体成分与粉末成分混合过早或比例不对,轻者会造成保养品的保养效果不佳,重者可能会对皮肤的组织造成损害。

因而使用者外出时经常需要携带多个容器,以分装保养品的液体成分与粉末成分,如此将会造成不便,且要如何通过容器,将保养品的液体成分与粉末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也会对外出的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先前技术之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引导件。容器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出入开口、隔离膜与封口膜。容纳空间可分装定量的液体与粉末,也可令液体与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引导件具有尖端。当分装液体与粉末时,隔离膜将容纳空间区隔成上方空间与下方空间。上方空间与下方空间分别容纳液体与粉末。封口膜封闭出入开口,以确保液体与粉末位于容纳空间。当令液体与粉末按比例混合时,引导件的尖端依序穿破封口膜与隔离膜,而由上方空间进入下方空间,引导上方空间所容纳的液体进入下方空间,而跟下方空间所容纳的粉末按比例混合,以生成混合流体。

可选择性地,液体为氢分子液体,粉末为血小板浓缩粉末。引导件具有负压产生体与中空管,负压产生体与中空管分别设置于引导件的两端。负压产生体可令中空管产生负压吸力以吸取混合流体。负压产生体与所述中空管分别以可卸除方式设置于引导件的本体。

可选择性地,引导件还具有盖体,盖体螺接于容器本体的出入开口侧,可封闭出入开口,盖体具有吸力通道,负压产生体与中空管分别设置于吸力通道的两端,以提供负压产生体令中空管产生负压吸力以吸取混合流体。

可选择性地,容器本体还具有第一螺接部与第三螺接部。第一螺接部位于容器本体的出入开口侧。第三螺接部位于背离容器本体的出入开口侧的一侧,用于螺接另一容器本体的第一螺接部,而完成复数容器本体的串接。盖体具有第二螺接部,盖体通过第二螺接部,与容器本体的第一螺接部螺接。

可选择性地,引导件还具有涂抹材,涂抹材包覆尖端,随尖端进入容纳空间以吸收混合流体,而可对混合流体提供涂抹。涂抹材由棉花所构成。容器本体还具有第一量尺与第二量尺。第一量尺用于量测上方空间所容纳的液体的高度,而据以判断上方空间所容纳的液体量;第二量尺用于量测下方空间所容纳的粉末的高度,而据以判断下方空间所容纳的粉末量。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容器,具有两个独立的空间分装定量的液体与粉末而便于外携,还具有引导件以引导液体与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可用于将氢分子液体与血小板浓缩粉末(Platelet-Rich Plasma,简称PRP)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利用氢分子液体可在人体内提供抗氧化的作用,且利用血小板所分泌的多种成长激素,而改善人体组织的重建或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图1所示可携式容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可携式容器的截面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一实施例的第四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串接复数容器本体的外观图。

图6是图5所示串接复数容器本体的截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可携式容器

11 容器本体

111 容纳空间

1111 上方空间

1112 下方空间

112 出入开口

113 隔离膜

114 封口膜

115 第一螺接部

116 第三螺接部

117 第一量尺

118 第二量尺

12 引导件

121 尖端

122 负压产生体

123 中空管

124 盖体

1241 吸力通道

1242 第二螺接部

125 涂抹材

2 液体

3 粉末

4 混合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图式,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之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图式中各个组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实际状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可分装定量的液体与粉末,也可令液体与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可用于将氢分子液体与血小板浓缩粉末(Platelet-Rich Plasma,简称PRP)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利用氢分子液体可在人体内提供抗氧化的作用,且利用血小板所分泌的多种成长激素,而改善人体组织的重建或愈合。

另外,应说明的是,血液中包含有血浆、红血球以及血小板等其它成分,每种成分各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血小板能够分泌多种成长激素,以刺激身体组织的重建或愈合。氢分子液体是一种碱性水,一般是由水解离而得到,由于具有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低以及分子小容易被人体吸收等优点,故可以和血小板搭配,帮助身体组织的重建或愈合。

关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的技术特点,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6的揭露。

如本实用新型图式中的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容器1,所提供的可携式容器1包括有容器本体11与引导件12。容器本体11具有容纳空间111、出入开口112、隔离膜113、封口膜114、第一螺接部115与第三螺接部116。其中,第一螺接部115位于容器本体11的出入开口112侧,第三螺接部116位于背离容器本体11的出入开口112侧的一侧。容纳空间111可分装定量的例如为氢分子液体的液体2与例如为血小板浓缩粉末的粉末3,而便于外出使用者将液体与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引导件12可引导容纳空间111内的液体2 与粉末3混合而生成混合流体4。所生成的混合流体4可以提供例如改善人体组织愈合或重建的功效。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1的容器本体11,可通过第三螺接部 116螺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可携式容器1的容器本体11的第一螺接部115,以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1可包含串接的复数容器本体11,而能于外出时携带足量的液体2与粉末3。

如图4-1至图4-4所示,引导件12为具有尖端121的杆状体,所述尖端121用以穿破封口膜114与隔离膜113。引导件12具有例如为橡胶球的负压产生体122、中空管123、盖体 124与涂抹材125。盖体124具有吸力通道1241与第二螺接部1242,盖体124通过第二螺接部1242,与容器本体11的第一螺接部115螺接,如图4-2所示,盖体124螺接于容器本体 11的出入开口112侧,封闭出入开口112使容纳空间111构成密闭空间,以避免混合流体4 受外界影响而发生质变,甚至可摇晃容器本体11,使容纳空间111内的液体2与粉末3混合更均匀。负压产生体122与中空管123分别以可拆卸方式设置于盖体124的两侧,并分别位于吸力通道1241的两端,因而负压产生体122所产生的负压吸力,可通过吸力通道1241传导到中空管123,而提供吸取混合流体4,使混合流体4进入中空管123。如图4-3至图4-4 所示,涂抹材125包覆尖端121,并例如由棉花所构成,随尖端121进入容纳空间111吸收混合流体4,而可对混合流体4提供涂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更具体而言,当要通过可携式容器1分装液体2与粉末3时,需要先经由出入开口112,将定量的粉末3置入容纳空间111中,接着通过例如热熔或压接方式,在容器本体11中形成隔离膜113,以将容纳空间111区隔出上方空间1111与下方空间1112,此时,粉末3容纳于由隔离膜113隔出的下方空间1112中。而后,再通过出入开口112,将定量的液体2置入上方空间1111中,在此之后,通过例如热熔或压接方式,在容器本体11的出入开口112侧形成封口膜114,以封闭出入开口112而确保液体2与粉末3于容纳空间111的保存。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1就可分装并保存液体2与粉末 3,以解决使用者外出时需要携带多个容器来分装保存液体2与粉末3的不便。

如图3所示,为确保上方空间1111所容纳的液体2量符合预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本体11外露有第一量尺117,用以量测上方空间1111内部所容纳的液体2的高度,而据以判断上方空间1111所容纳的液体2量是否符合预期。同理地,为确保下方空间1112所容纳的粉末3量符合预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本体11外露有第二量尺118,用以量测下方空间1112内部所容纳的粉末3的高度,而据以判断下方空间1112所容纳的粉末3量是否符合预期。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1可使液体2与粉末3按照预期比例混合,而生成预期的混合流体4。

当要使用混合流体4之前,需要操作引导件12的尖端121,使尖端121由上方空间1111 进入下方空间1112,依序穿破封口膜114与隔离膜113,引导上方空间1111所容纳的液体2 进入下方空间1112,而跟下方空间1112所容纳的粉末3按比例混合而生成混合流体4。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容器1就可在外出时,适时让液体3与粉末2按比例混合,而对外出的使用者提供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术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之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之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