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32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剂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剂盒。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剂是指利用自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吸附、分解原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所形成的具有消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祛除各种异味功能的产品。

公告号为CN201064574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渗透式空气净化剂散发装置,该渗透式空气净化剂散发装置包括容器、上盖和装有空气净化剂的可渗透薄膜,将可渗透薄膜置于容器内,盖上上盖,上盖面上开设有许多小通孔通过可渗透薄膜小孔对挥发性的空气净化剂渗透,从上盖的通孔向外缘缓慢挥发,使挥发性的空气净化剂扩散到空气中,达到空气净化,除臭或抗菌效果。但是该渗透式空气净化剂散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量不能控制,空气净化剂一直保持同样的释放速度,存在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剂盒。该空气净化剂盒能够有效控制空气净化剂释放的量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剂盒,包括盒体、封闭盒体的盒盖和放置盒体的底座,所述盒盖包括有内盒盖及设在内盒盖上方紧贴内盒盖的封闭板,所述内盒盖及封闭板上均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封闭板上一体连接有旋转拨钮,通过扳动旋转拨钮可使封闭板相对于内盒盖扳动调节通气孔重合量的大小,所述盒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下端与底座插合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内盒盖及封闭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内盒盖及封闭板上的通气孔在重合时就能够将空气净化剂释放出来,扳动旋转拨钮能够实现封闭板的转动,而封闭板转动就能够实现通气孔重合量的大小发生改变,如此就能够控制空气净化剂的释放的速度。而盒盖侧壁上的支撑脚的设置,既能够减小盒体在跌落时受到的损害,而且在移动盒体时通过手握住支撑脚移动,避免手直接接触到盒体的侧壁,盒体的侧壁上可能会残留有空气净化剂,空气净化剂的成分为化学成分直接接触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握住支撑脚能够减弱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凸台,所述支撑脚的下端设置有与凸台相配合的第一空腔,凸台插合在第一空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台插合在第一空腔内实现底座与支撑脚的连接,而且凸台与支撑脚的连接也能够增强盒盖与盒体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凸棱,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相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棱与第二凸棱卡合的结构能够使得凸台与第一空腔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在抓握的过程中凸棱与第一空腔分离造成的掉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设为圆柱形,所述盒体的下端设置有环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盒体贴合的弧形凸棱,所述弧形凸棱靠近盒体一侧设置有突出边,所述突出边卡嵌在环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台靠近盒体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圆弧形的结构能够与盒体贴合,从而使得盒体的放置稳固性,而且通过突出边与环形凹槽的卡嵌结构能够使得盒体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底部对应的底座上设置有弧形槽。

通过上述设置,弧形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盒体与底座的分离,通过辅助物透过弧形槽抵住并盒体的底部并向盒体底部施力,使得盒体与底座分离,从而方便盒体的拿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盒盖与盒盖的侧壁一体连接,所述内盒盖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封闭板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卡嵌在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的侧壁的环形凸缘卡嵌在凹槽既能够实现封闭板的固定,而通过扳动旋转拨钮就能够带动封闭板的上的环形凸缘沿着凹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盒盖与封闭板上设置有封闭板的限位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封闭板是通过旋转拨钮带动发生转动的,旋转拨钮在受到力时很容易被转动,所以在内盒盖与封闭板上设置限位组件能够实现封闭板位置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设在封闭板上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下方设置有圆珠,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驱动圆珠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有设在内盒盖上方的若干沿内盒盖的中心圆周分布的限位凹槽,圆珠卡嵌在限位凹槽中实现封闭板位置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盒盖与封闭板是紧贴的,而圆珠能够在弹性件的驱动下进行伸缩,封闭板在转动时圆珠受到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收缩进下端的中空结构内并脱出限位凹槽,直到到达另一个限位凹槽内时,圆珠在弹性件张力作用的驱动下弹出并与限位凹槽卡接,从而就避免了在受到碰撞时封闭板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得空气净化剂的释出比较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盖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能方便在盒盖打开时施力方便,尤其在手湿润的条件下,防滑纹路能够增加手与盒盖外侧壁上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封闭板与内盒盖上通气孔的设置能够实现盒体内的空气净化剂的释放,而且通气孔的开关的数量可调节,从而空气净化剂的释放的量也能够得到控制,而且打开与关闭盒盖时也比较方便,操作简单,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底座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的盒盖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的盒体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的盒盖A-A向剖视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的内盒盖与封闭板的局部放大B图;

图7为实施例的内盒盖的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的限位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盒体;2、盒盖;3、底座;4、内盒盖;5、封闭板;6、通气孔;7、旋转拨钮;8、支撑脚;9、凸台;10、第一空腔;11、第一凸棱;12、第二凸棱;13、环槽;14、弧形凸棱;15、突出边;16、弧形槽;17、凹槽;18、限位凹槽;19、圆珠;20、第二空腔;21、弹性件;22、防滑纹路;23、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空气净化剂盒,如图1所示,包括有盒体1、盒盖2、放置盒体1的底座3、盒盖2上设有通气孔6、盒盖2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脚8,支撑脚8的下方与底座3连接。

如图1所示,盒盖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路22,在打开盒盖2或盖上盒盖2时,防滑纹路22能够增加摩擦力,使操作顺利进行,尤其在手湿润的条件下,防滑纹路22的效果更为有效。

如图1-2所示,所述底座3的结构为矩形,矩形的四个脚上设置有凸台9,在凸台9上设置有第一凸棱11,而在底座3上还设置有弧形凸棱14,弧形凸棱14的上方设置有突出边15,如图4所示,在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环槽13,突出边15卡嵌在环槽13上实现盒体1的固定,而在弧形凸棱14内部的底座3上设置有弧形槽16,当要将盒体1与底座3分开时,可以从弧形槽16的下方抵住盒体1的底部,向上施力,则就能够辅助盒体1与底座3的分开。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脚8为下方设置有第一空腔10,底座3上的凸台9能够卡合在第一空腔10内,而且在第一空腔10的内璧上设置有第二凸棱12,当凸台9与第一空腔10卡合时第一凸棱11与第二凸棱12间会卡接,从而就实现了支撑脚8与底座3之间的连接稳固。

如图5-6所示,盒盖2包括有内盒盖4及封闭板5,内盒盖4的内侧上方设有凹槽17,封闭板5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缘23,环形凸缘23卡嵌在凹槽17内,环形凸缘23卡嵌在凹槽17内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如此就实现了封闭板5的连接稳固,而环形凸缘23也可沿着凹槽17转动。

如图5-8所示,在封闭板5上设置有旋转拨钮7,通过扳动旋转拨钮7能够带动封闭板5的转动,在封闭板5及内盒盖4上均设有通气孔6且能相互连通,封闭板5转动时封闭板5上的通气孔6与内盒盖4上通气孔6的重合量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从而空气净化剂的释出量也就会发生改变,而封闭板5可以通过限位组件实现位置的固定,封闭板5位置固定,从而则通气孔6的重合量的大小也就固定,从而空气净化剂的释出量也就能够控制。

如图8所示,限位组件包括有设在封闭板5上的第二空腔20,第二空腔20处设置有弹性件21,弹性件21的下端设置有圆珠19,内盒盖4上设置有若干沿内盒盖4中心圆周分布的限位凹槽18,圆珠19的下端卡嵌在限位凹槽18内,圆珠19的轴位于第二空腔20的内部,如此就能够使得圆珠19在第二空腔20内上下移动,当封闭板5转动时,圆珠19会受到力的作用而收缩于第二空腔20内离开限位凹槽18,直到圆珠19到达另一个限位凹槽18时圆珠19不再受到挤压,在弹性件21张力的推动下,圆珠19就会部分伸出第二空腔20卡嵌在限位凹槽18内实现封闭板5的固定。

如图8所示,弹性件21可以设置为弹簧,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圆珠19会向上挤压弹簧,则圆珠19就能够收缩于第二空腔20内,而在圆珠19不收外力的作用时,弹簧扩张将圆珠19推出第二空腔20。

如图8所示,限位组件的第二空腔20设在旋转拨钮7的下方,其只是其中的一种位置关系,在该位置时旋转拨钮7对封闭板5的作用力也能够迅速的传递到限位组件,使得封闭板5的转动及位置固定更加迅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