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408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导尿管的定位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尿管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现有的导尿管通常为整体式管状结构,为了保证导尿管不会脱离,通常采用橡胶粘带将其固定在人体上。病人在翻身移动过程中,上述的橡胶粘带很容易松动脱落,导致其连接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和适用性均比较高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导尿管的定位结构,导尿管包括呈长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端用于与人体相联,本体的外端用于连接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本结构包括连接在本体外端处的定位管,还包括用于捆绑在人体上的束缚带,所述束缚带上还具有能与定位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

束缚带捆绑在患者身体上,连接件与定位管捆绑连接后,由于连接件与束缚带是连接在一起的,最终将导尿管稳定连接在人体上。

可以看出,由于束缚带捆绑在人体腿部,其连接稳定性高。连接件与定位管稳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能保证导尿管稳定连接在患者人体上。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呈带状的带体,带体的内端具有贯穿的插孔,带体的外端能嵌入上述的插孔处。

带体的外端插入插孔后,整个连接件形成圆环形的扣合部,能将定位管稳定的连接。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束缚带与连接件通过魔术贴相联。

这样连接方便能拆卸,而且拆卸方便。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束缚带与连接件通过纽扣相联。

同样的,这样连接方式稳定,而且拆卸也比较方便。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带体内端处宽度大于外端处宽度,上述带体外端与插孔相匹配。

这样的结构能保证带体两端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带体外端处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

导入部的设置能使带体外端顺畅的插入插孔处。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导入部为带体端部的圆角。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导入部为带体端部的尖角。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束缚带的端部具有连接结构,当连接结构将束缚带的两端相联时,上述束缚带形成一呈环形的捆绑部。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在束缚带端部处的魔术贴。

在上述的导尿管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在束缚带端部处的纽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导尿管的定位结构由于连接件与束缚带可拆卸连接,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能方便调整连接件位置,提高了具有本定位结构的导尿管的适用性。

同时,束缚带用于连接在人体上,连接件用于连接在定位管上,同时,束缚带与连接件又是连接在一起的。可以看出,整个定位结构其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导尿管的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导尿管的定位结构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定位管;2、束缚带;3、连接件;3a、插孔;3b、导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导尿管的定位结构导尿管包括呈长管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内端用于与人体相联,本体1的外端用于连接引流管,本结构包括连接在本体1外端处的定位管1a,还包括用于捆绑在人体上的束缚带2,所述束缚带2上还具有能与定位管1a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3。

所述的连接件3包括呈带状的带体,带体的内端具有贯穿的插孔3a,带体的外端能嵌入上述的插孔3a处。

所述的束缚带2与连接件3通过魔术贴相联。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束缚带2与连接件3通过纽扣相联也是可行的。

所述的带体内端处宽度大于外端处宽度,上述带体外端与插孔3a相匹配。

所述带体外端处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3b。

所述的导入部3b为带体端部的圆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导入部3b为带体端部的尖角也是可行的。

所述束缚带2的端部具有连接结构,当连接结构将束缚带2的两端相联时,上述束缚带2形成一呈环形的捆绑部。

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在束缚带2端部处的魔术贴。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在束缚带2端部处的纽扣也是可行的。

束缚带捆绑在患者身体上,连接件与定位管捆绑连接后,由于连接件与束缚带是连接在一起的,最终将导尿管稳定连接在人体上。

可以看出,由于束缚带捆绑在人体腿部,其连接稳定性高。连接件与定位管稳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能保证导尿管稳定连接在患者人体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