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25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X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



背景技术:

x光机是产生X光的设备,其主要由X光球管和X光机电源以及控制电路等组成,而X光球管又由阴极灯丝(Cathod)和阳极靶(Anode)以及真空玻璃管组成,X光机电源又可分为高压电源和灯丝电源两部分,其中灯丝电源用于为灯丝加热,高压电源的高压输出端分别夹在阴极灯丝和阳极靶两端,提供一个高压电场使灯丝上活跃的电子加速流向阳极靶,形成一个高速的电子流,轰击阳极靶面后,99%转化为热量,1%由于轫致辐射产生X射线。

目前的平床双立柱X光机,都是通过手动操作机架,甚至于每一个运动部件,来达到拍片的目的,有时机架照一个部位,需要同时移动几个运动部件,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拍片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每个运动部件都实现了电动,大大的节省了医生对机架摆位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包括地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平床、控制面板、控制盒、步进驱动器、立柱地轨电机、球管升降电机、立柱平板升降电机、平床平板移动电机、球管旋转电机和立柱平板旋转电机,所述立柱地轨电机、球管升降电机、立柱平板升降电机、平床平板移动电机、球管旋转电机和立柱平板旋转电机分别单独连接有步进驱动器,所述步进驱动器均与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连接有控制 面板;所述地轨设置在地面上与平床平行,所述第一立柱通过立柱地轨电机安装在地轨上,所述第二立柱安装并固定在平床的侧边,所述第一立柱通过球管旋转电机连接有球管,所述第二立柱通过立柱平板旋转电机连接有平板。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控制盒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为ARM、单片机、DSP处理器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上安装有球管升降电机,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上安装有立柱平板升降电机。

优选地,所述平板上安装有立柱平板探测器,所述平床上安装有平床平板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运动部件调节所有动作都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信号到步进驱动器全部实现,自动调节比人工调节更加精确,位置信息即时反馈到控制盒,通过电子元件进行精密控制,大大的节省了医生对机架摆位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包括地轨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平床4、控制面板5、控制盒6、步进驱动器7、立柱地轨电机8、球管升降电机9、立柱平板升降电机10、平床平板移动电机11、球管旋转电机12和立柱平板旋转电机13,所述立柱地轨电机8、球管升降电机9、立柱平板升降电机10、平床平板移动电机11、球管旋转电机12和立柱平板旋转电机13分别单独连接有步进驱动器7,所述步进驱动器7均与控制盒6连接,所述控制盒6连接有控制面板5;所述地轨1设置在地面上与平床4平行,所述第一立柱2通过立柱地轨电机8安装在地轨1上,所述第二立柱3安装并固定在平床4的侧边,所述第一立柱2通过球管旋转电机12连接有球管14,所述第二立柱3通过立柱平板旋转电机13连接有平板15。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5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6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为ARM、单片机、DSP处理器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2的底端上安装有球管升降电机9,所述第二立柱3的底端上安装有立柱平板升降电机10。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15上安装有立柱平板探测器,所述平床4上安装有平床平板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电动平床X光机电动系统,运动部件调节所有动作都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信号到步进驱动器全部实现,自动调节比人工调节更加精确,位置信息即时反馈到控制盒,通过电子 元件进行精密控制,大大的节省了医生对机架摆位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