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816发布日期:2018-11-24 10:1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护垫、轻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卫生护垫、轻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要求迅速地吸收尿、经血等液态排泄物并将该液态排泄物保持为不向外部泄漏的能力,进一步地,近年来,除这样的能力之外,还要求肌肤触感、穿着感优异等。

作为这样的吸收性能和肌肤触感优异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由棉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热粘合性纤维片以及吸收体层叠的状态下从表面侧加工许多轧花而形成的吸收性物品。采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能够使被表面片吸收的水分迅速地向内部渗透而不会损害柔软性。

然而,构成表面片的棉花无纺布具有易于吸收并保持自穿着者排出的尿等液态排泄物的性质,因此针对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吸收性物品而言,在穿着者排泄尿等液态排泄物时,该液态排泄物在表面片处被吸收、保持,表面片成为湿润的状态,穿着者感到粘附感等不适的感觉,其结果,吸收性物品的穿着感可能会降低。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在针织物中,含有具有异型截面的合成纤维来作为吸水性纤维,并且通过以预定的起毛长度使纤维起毛,从而消除汗等引起的粘附感。

若假设欲将这样的技术应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则在穿着了该吸收性物品的穿着者进行站起、坐下、或走路等动作时,穿着者的肌肤面(具体而言,易于感到刺激的裆部及其周边的肌肤面)和表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摩擦,穿着者会因表面片的起毛纤维而感到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其结果,吸收性物品的穿着感可能会降低。

像这样,在以往的吸收性物品中,难以兼顾优异的吸收性能和穿着者动作时的穿着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74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0732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在穿着者动作时穿着感也良好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其中,

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缘部和另一侧端缘部,

并且,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具有:

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其位于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和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之间,该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和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该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和所述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长度方向第1区域,其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和所述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之间;以及

长度方向第2区域,其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和所述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之间,

在所述表面片中,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构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的起毛量比包括所述长度方向第1区域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区域在内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起毛量多,

并且,所述表面片具备凸部和凹部交替配置而形成的凹凸构造,该凸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朝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相对面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该凹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朝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凹陷并且与所述凸部并行地连续延伸。

针对该技术方案1的吸收性物品而言,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多(换言之,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少),因此在不容易受到穿着者的动作造成的影响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处能够发挥由上述的起毛实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针对在穿着者动作(特别是,站起、坐下等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较大的动作)时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摩擦的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而言,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纤维的起毛引起的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

并且,本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所述表面片具备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凸部和与该凸部并行地连续延伸的凹部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因此吸收性物品易于在与穿着者的曲率较大的部分(裆部的腹侧部分、臀部等)相对应的长度方向上弯曲(另外,在凸部和凹部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表面片易于在长度方向上弯曲。),能够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在长度方向上变形。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变形的作用下,吸收性物品相对于穿着者固定而难以偏离,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将上述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可靠地定位于吸收性物品的预定区域、即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即,在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处发挥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2)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具有彼此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其中,

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缘部和另一侧端缘部,

并且,所述吸收性物品在俯视时具有:

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其位于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和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之间,该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和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并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该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和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并且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

宽度方向第1区域,其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和所述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之间;以及

宽度方向第2区域,其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之间,

在所述表面片中,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中的构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的起毛量比包括所述宽度方向第1区域和所述宽度方向第2区域在内的宽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起毛量多,

并且,所述表面片具备凸部和凹部交替配置而形成的凹凸构造,该凸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朝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肌肤相对面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该凹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朝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凹陷并且与所述凸部并行地连续延伸。

针对该技术方案2的吸收性物品而言,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的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多(换言之,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少),因此在不容易受到穿着者的动作造成的影响的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处能够发挥由上述的起毛实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针对在穿着者动作(特别是,行走等宽度方向、扭转方向(以长度方向为轴线扭转的方向)上的移动较大的动作)时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摩擦的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而言,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纤维的起毛引起的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

并且,本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的所述表面片具备沿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凸部和与该凸部并行地连续延伸的凹部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因此吸收性物品易于在与穿着者的曲率较大的部分(裆部的腹侧部分、臀部等)相对应的长度方向上弯曲(另外,在凸部和凹部分别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表面片易于在长度方向上弯曲。),能够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在长度方向上变形。在该长度方向上的变形的作用下,吸收性物品相对于穿着者固定而难以偏离,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将上述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可靠地定位于吸收性物品的预定区域、即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即,在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处发挥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作用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3)中,在所述技术方案1或2的吸收性物品的基础上,构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是亲水性纤维。

针对该技术方案3的吸收性物品而言,构成表面片所使用的无纺布的纤维是亲水性纤维,因此能够在表面片处迅速地吸收、保持自穿着者排泄的尿等液态排泄物。并且,针对本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而言,利用上述的凹凸构造使表面片和穿着者的肌肤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地变小,因此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保持于表面片的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

因而,本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维持上述的良好的穿着感,并且能够发挥更加优异的吸收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4)中,在所述技术方案3的吸收性物品的基础上,所述凸部具有所述表面片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所面对的空腔部。

针对该技术方案4的吸收性物品而言,表面片的凹凸构造的凸部具有上述空腔部,因此在吸收自穿着者排泄的液态排泄物之前能够利用上述空腔部发挥良好的缓冲性能,而在吸收液态排泄物之后,表面片所使用的无纺布的亲水性纤维之间的空隙因液态排泄物而减小,使得上述空腔部也减小或者消失,易于在穿着者的肌肤面与表面片之间形成空隙,因此保持于表面片的液态排泄物不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接触,因该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不容易被穿着者感到。

并且,在吸收液态排泄物之后,上述空腔部减小或者消失,使得表面片与配置于该表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层(例如中间片、吸收体等)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液态排泄物易于从表面片向配置于该表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层转移,更加不容易产生因残留于表面片内的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

因而,本技术方案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维持上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在吸收液态排泄物的前后给穿着者提供更加优异的穿着感。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在穿着者动作时穿着感也良好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对以展开的状态置于水平面上的对象物(例如吸收性物品、吸收体等)从垂直方向上的上方侧(在对象物为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是表面片侧)沿对象物的厚度方向进行观察”简称为“俯视”。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各种方向等,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如以下所述。

在本说明书中,“宽度方向”是指“俯视时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较短的方向(短边方向)”,“长度方向”是指“俯视时纵长的对象物的长度较长的方向”,“厚度方向”是指“与以展开的状态置于水平面上的对象物垂直的方向”,这些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分别为彼此正交的关系。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上,将“在穿着吸收性物品时,相对于穿着者的肌肤面而言相对较近的那一侧”称为“肌肤相对面侧”,将“在穿着吸收性物品时,相对于穿着者的肌肤面而言相对较远的那一侧”称为“非肌肤相对面侧”。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2是卫生护垫1的俯视图。另外,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在俯视时具有外形形状在长度方向l上较长的形状,并且,具有所述长度方向l上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外缘沿宽度方向w稍微缩颈而形成的大致跑道形的纵长的形状。另外,在本发明中,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是长度方向l上的长度尺寸比宽度方向w上的宽度尺寸长的纵长的形状即可,能够与各种用途等相应地采用任意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椭圆形、葫芦形等)。

如图1和图3所示,卫生护垫1在厚度方向t上包括位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侧并且具备后述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的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位于穿着者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由不透液性片形成的背面片3、位于表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的中间片4,表面片2的所述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a形成卫生护垫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即,自穿着者排泄的尿等液态排泄物的供给面),背面片3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形成卫生护垫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与中间片4之间和中间片4与背面片3之间分别借助后述的由热熔型粘接剂形成的第1粘接层a1和第2粘接层a2而接合起来。

另外,如图3所示,在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设有沿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的粘合剂层6以沿长度方向l排列有多条的方式(以所谓的条纹状)配置而形成的衣物固定用粘合部,并且,在该衣物固定用粘合部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配置有用于保护使用前的衣物固定用粘合部的剥离片5。另外,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能够将吸收性物品固定于穿着者的衣物(例如:内衣等)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含有苯乙烯系聚合物等的任意的粘合剂。另外,衣物固定用粘合部的粘合剂层的配置图案没有特别限定,粘合剂层既可以沿宽度方向w间断地延伸,另外,也可以沿长度方向l延伸。

另外,在要穿着卫生护垫1时,将上述的剥离片5剥离,利用配置于背面片3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的衣物固定用粘合部将卫生护垫1固定于穿着者的衣物7(例如:内衣)的内侧的表面,以使表面片2与穿着者的肌肤面彼此相对的方式进行穿着。

而且,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具有所述长度方向l上的一侧端缘部el1和另一侧端缘部el2,并且该卫生护垫1在俯视时具有: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其位于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w1与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w2之间,该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w1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el1和沿所述宽度方向w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cw之间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w延伸,该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w2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el2和所述长度方向中心轴线cw之间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w延伸;长度方向第1区域al1,其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el1和所述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w1之间;以及长度方向第2区域al2,其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el2和所述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w2之间,如图3所示,由无纺布形成的所述表面片2构成为,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中的形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的起毛量比包括所述长度方向第1区域al1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区域al2在内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起毛量多。

另外,在本发明中,将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缘部和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的所述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的位置以及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缘部和所述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的所述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的位置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种类等恰当地设定,以使上述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在长度方向上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即,上述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的长度方向长度比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的长度方向长度长)。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w1和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w2分别设定于将卫生护垫1沿长度方向l大致3等分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即,所述长度方向第1区域al1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区域al2)的纤维的起毛量多(换言之,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的纤维的起毛量少),因此能在不容易受到穿着者的动作造成的影响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处发挥由上述的起毛实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具体而言,起毛部分处于无纺布内的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解开的状态,因此液体的透过性较高,吸收速度较快。),并且,针对在穿着者动作(特别是,站起、坐下等长度方向l上的移动较大的动作)时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摩擦的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而言,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纤维的起毛引起的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

另外,关于纤维的起毛量等,在说明后述的表面片时一并详细说明。

并且,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的上述的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具备凸部21和凹部22沿着所述长度方向l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该凸部21在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沿着朝向该卫生护垫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方向da突出并且沿卫生护垫1的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该凹部22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沿着朝向卫生护垫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方向db凹陷并且与所述凸部21并行地连续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凹凸构造20的凸部21还具有表面片2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b所面对的空腔部23,在本发明中,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表面片的凹凸构造也可以不具有上述那样的空腔部。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而言,表面片2具备沿卫生护垫1的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的凸部21和与该凸部21并行地连续延伸的凹部22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因此卫生护垫1易于在与穿着者的曲率较大的部分(裆部的腹侧部分、臀部等)相对应的长度方向l上弯曲,能够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在长度方向l上变形。在该长度方向l上的变形的作用下,卫生护垫1相对于穿着者固定而难以偏离,即使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将上述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可靠地定位于卫生护垫1的预定区域(即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即,能够在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处发挥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作用效果)。

以下,更加详细地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各种构件。

[表面片]

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中,如图1和图3所示,表面片2配置于会与穿着者的肌肤面直接接触的、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的肌肤相对面侧的位置,具有形成卫生护垫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的所述表面2a和与该表面2a相反的那一侧的表面即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b,并且由具有上述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的无纺布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在俯视时具有在与卫生护垫1的长度方向l相对应的方向上较长的纵长的俯视形状,但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表面片能够采用任意的俯视形状和尺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表面片2的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形成。若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形成,则能够在表面片处迅速地吸收从而保持自穿着者排泄出的尿等液态排泄物。即,表面片能够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层发挥功能。此处,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利用上述的凹凸构造使表面片和穿着者的肌肤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地变小,因此即使如上述那样地将液态排泄物保持于表面片,也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保持于表面片的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

因而,通过使用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作为表面片,从而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维持良好的穿着感,并且能够发挥更加优异的吸收性能。

并且,如上述那样,若表面片能够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层发挥功能,则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种类等,有时不需要在吸收性物品中另外设置吸收体等吸收层(或者即使另外设置吸收层,也是较薄的吸收层就足够),因此能够使吸收性物品整体薄型化,能够获得更优异的柔软性、穿着感。

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能够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发挥功能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在吸收性物品除上述的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之外还具备吸收体等吸收层的情况等下,能够使用由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形成的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的混合纤维形成的无纺布等任意的无纺布。

在本发明中,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水刺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以及上述的组合(例如:sms无纺布等)等任意的无纺布。其中,从柔软性等优异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水刺无纺布。

另外,关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也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例如能够恰当地使用棉花、粉碎纸浆等纤维素纤维、人造丝、原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纤维、实施了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复合纤维等亲水性纤维。在这些中,从液体吸收性、液体保持性、柔软性、肌肤触感、起毛的容易度等优异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棉花等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并且更优选使用棉花、人造丝或者将这些材料组合而形成的混合纤维。特别是,若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由棉花形成,则能够在表面片处更加迅速地吸收从而保持自穿着者排泄出的尿等液态排泄物。即,表面片能够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层更加可靠地发挥功能。

另外,在吸收性物品另外具备能够吸收、保持尿等液态排泄物的吸收层、或者假定作为对象的液态排泄物的量较少等情况下,除了上述的亲水性纤维之外,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也可以还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系纤维、热粘合性纤维等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但从确保一定水平以上的吸收性能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以50质量%以上的质量比例含有亲水性纤维,更优选的是以60质量%以上的质量比例含有亲水性纤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除了含有亲水性纤维之外,为了提高片材强度等也可以还含有热粘合性纤维,但特别是在后述的中间片含有热粘合性纤维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不含有热粘合性纤维,或者,即使含有,其含量(质量比例)也比中间片的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质量比例)少。若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不含有热粘合性纤维或者即使含有其含量也比中间片的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少,则因热粘合性纤维彼此间的粘合而形成的接合部(粘合部)不存在于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内,或者即使存在,其数量也比中间片内的接合部(粘合部)的数量少,因此表面片的刚度比中间片的刚度低,表面片易于确保恰当的柔软性、良好的肌肤触感。其结果,作为吸收性物品,易于确保良好的穿着感。

表面片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考虑了液体吸收性、柔软性、肌肤触感等而确定的任意的单位面积重量。作为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列举10g/m2~100g/m2的范围内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的是20g/m2~50g/m2的范围内。另外,单位面积重量能够根据jisl1906的5.2进行测量。

另外,关于表面片的厚度也是,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0.001mm~5.0mm的范围内的厚度,但从液体吸收性、柔软性、肌肤触感等方面出发,优选的是0.01mm~3.0mm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0.1mm~1.0mm的范围内。

此处,表面片和后述的中间片的厚度能够根据接下来说明的<各种片材的厚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另外,关于除表面片和中间片之外的各种片材(例如:背面片等)的厚度,也能够同样地进行测量。

<各种片材的厚度的测量方法>

(1)从测量对象的片材切取预定尺寸(例如:100mm×100mm)的样品片。

(2)将切取的样品片安置于加多技术(公司)的自动化压缩试验机“kesfb-3a”,测量利用该试验机的测量端子对样品片施加的压力为49pa时的厚度(mm),将该测量得到的厚度(mm)作为样品片的厚度。

而且,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构成为,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中的构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的起毛量比包括所述长度方向第1区域al1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区域al2在内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的所述纤维的起毛量多。另外,在图3中,附图标记aw2是包含所述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w2在内的与垂直方向(厚度方向t)平行的假想平面,是包含所述长度方向第1区域al1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区域al2的分界面在内的假想平面。

此处,在本说明书中,“纤维的起毛量”是指对象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起毛的纤维fn的数量。另外,在比较各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的多少时,通过实施在本领域中被用作起毛的评价方法的耐摩擦牢度试验,从而能够比较各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该耐摩擦牢度试验能够如以下这样实施。

<耐摩擦牢度试验>

(1)以预定尺寸(例如:300mm×150mm)从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切取测量对象区域,得到测量用样品。

(2)将测量用样品固定于染色物耐摩擦牢度试验机((公司)大荣科学精机制作所制)的测量用台上。

(3)在染色部耐摩擦牢度试验机的摩擦端子的上表面安装200g的砝码,并且,在下表面贴附形成摩擦面的布带。

(4)利用上述的摩擦端子的摩擦面对固定于测量用台上的测量样品的表面进行摩擦。此时,摩擦端子的往复次数为三次,摩擦端子的移动范围(往复宽度)为120mm。

(5)观察被摩擦端子摩擦完之后的测量样品的表面的起毛状态。

在无纺布中,若如上述那样,无纺布的构成纤维起毛,则该纤维起毛的部分处于无纺布内的纤维一定程度地解开的状态,因此液体的透过性较高,吸收速度较快。

因而,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若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多(换言之,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少),则在不容易受到穿着者的动作造成的影响的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处能够发挥由上述的起毛实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而针对在穿着者动作时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摩擦的所述长度方向端部区域而言,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纤维的起毛引起的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

在本发明中,使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起毛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使用了针布、金刚砂等的起毛手段、在伴随着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断裂的条件下进行的利用齿轮加工的手段等。其中,从能够同时形成纤维的起毛和上述的特定的凹凸构造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利用齿轮加工的手段。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具备凸部21和凹部22沿着所述长度方向l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该凸部21在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沿着朝向该卫生护垫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方向da突出并且沿卫生护垫1的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该凹部22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沿着朝向卫生护垫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方向db凹陷并且与所述凸部21并行地连续延伸,并且,所述凹凸构造20的凸部21具有表面片2的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b所面对的空腔部23。

如上所述,若表面片2具备这样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则卫生护垫1易于在与穿着者的曲率较大的部分(裆部的腹侧部分、臀部等)相对应的长度方向l上弯曲,能够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在长度方向l上变形。在该长度方向l上的变形的作用下,卫生护垫1相对于穿着者固定而难以偏离,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将上述的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可靠地定位于卫生护垫1的预定区域(即,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即,在所述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c处发挥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特定的凹凸构造20的凸部21具有如上述那样的空腔部23,但在本发明中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表面片的凹凸构造也可以不具有上述那样的空腔部。但是,在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情况下,优选上述凹凸构造具有上述那样的空腔部。

若表面片由利用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形成,并且表面片的凹凸构造的凸部具有上述那样的空腔部,则具备该表面片的吸收性物品在吸收自穿着者排泄的液态排泄物之前能够利用上述空腔部发挥良好的缓冲性能,而在吸收液态排泄物之后,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的亲水性纤维之间的空隙因液态排泄物而减小,使得上述空腔部也减小或者消失,易于在穿着者的肌肤面与表面片之间形成空隙,保持于表面片的液态排泄物不容易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接触,穿着者不容易感到因该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并且,在吸收液态排泄物之后,上述空腔部减小或者消失,使得表面片与配置于该表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层(例如:中间片、吸收体等)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液态排泄物易于从表面片向配置于该表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层转移,更加不容易产生因残留于表面片内的液态排泄物引起的粘附。

因而,具备这样的表面片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维持上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在吸收液态排泄物的前后给穿着者提供更加优异的穿着感。

另外,在本发明中,针对凹凸构造的凸部的节距(即,彼此相邻的两个凸部的顶部中心彼此间的间隔(mm))而言,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0.5mm~5.0mm的范围内的节距,但从缓冲性能、肌肤触感等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1.0mm~4.0mm的范围内。另外,能够基于无加压状态下的表面片的平面照片或者平面图像,将该凸部的节距作为彼此相邻的两个凸部的顶部中心彼此间的间隔(mm)而进行测量。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表面片2在凹凸构造20的凹部22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b处与中间片4相接合。该中间片如后述那样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并非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在吸收性物品不具有这样的中间片的情况下,表面片也可以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处与吸收层或者(在也不具有吸收层的情况下)背面片相接合。

将表面片和这些构成构件(即:中间片、吸收层或者背面片)接合起来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热熔型粘接剂、热封等热粘合法等任意的接合手段。

在表面片形成上述的特定的凹凸构造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向纤维网状物连续地吹送气体(通常为空气)的方法、利用齿轮加工的方法、利用真空成型或者压制成型的方法、利用热伸长性纤维的热伸长和/或热收缩性纤维的热收缩的方法等任意的赋形方法。其中,从能够同时形成凹凸构造和上述的纤维的起毛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利用齿轮加工的方法。

[中间片]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中,中间片4以在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位于表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的方式配置,从而以加强表面片的强度、在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赋予缓冲性能的方式发挥功能。另外,若该中间片与表面片接合,则表面片的强度乃至吸收性物品的强度被加强,吸收性物品不容易产生歪扭,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性物品的穿着感。

作为构成中间片的片材,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柔软性、湿润时的歪扭难度等方面出发,优选的是使用疏水性无纺布。另外,在将疏水性无纺布用作中间片的情况下,针对其疏水性的程度而言,在向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滴下水时不会吸收滴下的水的程度的疏水性就足够,但从湿润时的歪扭难度等方面出发,更加优选的是,在向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滴下水时,滴下的水在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上被排斥而形成水滴的程度的疏水性(所谓的拒水性)。若中间片由具有这样的拒水性的无纺布形成,则即使吸收性物品吸收了液态排泄物而变湿润,吸收性物品也难以歪扭,能够维持良好的穿着感。

中间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与上述的表面片同样种类的无纺布。其中,从易于维持湿润时的强度(即,即使在吸收性物品湿润时也易于维持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使用热风无纺布。

另外,上述的中间片既可以由单独使用疏水性无纺布而形成的单层构造的疏水性无纺布形成,也可以由使用两张以上的疏水性无纺布而形成的层叠构造的疏水性层叠无纺布形成。若中间片由疏水性层叠无纺布形成,则能够通过调节该疏水性层叠无纺布的层叠数量从而容易地调整吸收性物品的湿润时的强度、柔软性等。

另外,构成中间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的纤维具有疏水性即可,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能够使用pe、pp等聚烯烃系纤维、pet等聚酯系纤维、皮芯型复合纤维等各种复合纤维等。另外,中间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也可以为了提高刚度而含有热粘合性纤维,但特别是在上述的表面片含有热粘合性纤维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质量比例)比表面片的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质量比例)多。若中间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的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比表面片的热粘合性纤维的含量多,则疏水性无纺布内的因热粘合性纤维彼此间的粘合而形成的接合部(粘合部)比构成表面片的无纺布内的接合部(粘合部)的数量多,因此中间片的刚度比表面片的刚度高,易于在该中间片处确保歪扭难度(特别是湿润时的歪扭难度),并且在上述的表面片处确保恰当的柔软性、良好的肌肤触感。其结果,作为吸收性物品易于确保更加良好的穿着感。

中间片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考虑了所期望的强度、柔软性等而确定的任意的单位面积重量。作为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列举20g/m2~200g/m2的范围内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的是30g/m2~100g/m2的范围内。另外,在中间片由上述的疏水性层叠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构成该疏水性层叠无纺布的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总计单位面积重量处于上述的范围内即可。

并且,关于中间片的厚度也是,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0.01mm~8.0mm的范围内的厚度,但从强度、柔软性等方面出发,优选的是0.05mm~5.0mm的范围内,更加优选的是0.1mm~3.0mm的范围内。另外,在中间片由上述的疏水性层叠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构成该疏水性层叠无纺布的各层的厚度的总计厚度处于上述的范围内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片2和中间片4借助由热熔型粘接剂形成的第1粘接层a1彼此接合在一起,但在本发明中,表面片和中间片的接合形态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表面片和中间片也可以利用热粘合等任意的接合手段而接合在一起。例如,若表面片和中间片利用热粘合而接合在一起,则接合部(粘合部)不容易受到尿等液态排泄物的分解等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吸收性物品湿润时也能够良好地维持接合状态,更加不容易在吸收性物品上产生歪扭。其结果,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湿润时也能够维持良好的穿着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片4在卫生护垫1(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t上与表面片2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2b相接合,但在本发明中,中间片也可以与表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相接合,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中间片具有预定的透液性。在中间片接合于表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的情况下也是,在加强表面片的强度乃至吸收性物品的强度这样的方面上,能够产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中间片并非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考虑吸收性物品的柔软性等,吸收性物品也能够设为省略中间片的结构。

[背面片]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片3由这样的不透液性片形成:其配置于卫生护垫1的厚度方向t上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位置,具备透气性,并且用于防止自穿着者排出的尿等液态排泄物的透过,以该液态排泄物不漏出到穿着者的衣物等的方式发挥功能。

作为构成背面片3的不透液性片,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任意的不透液性片,例如能够使用疏水性无纺布、具有透气性的聚乙烯、聚丙烯等的树脂膜、在该树脂膜上贴合无纺布而形成的层叠体、sms等层叠无纺布等。其中,从不透液性、柔软性、湿润时的歪扭难度等方面出发,优选的是使用疏水性无纺布。

另外,在使用疏水性无纺布作为背面片的情况下,其疏水性的程度与上述的中间片同样,为在向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滴下水时不会吸收滴下的水的程度的疏水性就足够,但从液态排泄物的泄漏难度、湿润时的歪扭难度等方面出发,更加优选的是,在向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滴下水时,滴下的水在疏水性无纺布的表面上被排斥而形成水滴的程度的疏水性(所谓的拒水性)。

另外,背面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的种类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纺粘无纺布、点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sms无纺布等任意的无纺布。在这些无纺布中,优选的是使用包括由具有1dtex以下的纤度的纤维形成的极细纤维层在内的无纺布。这样的极细纤维层的透气性和不透液性优异,并且,具有恰当的柔软性,因此若使用具有这样的极细纤维层的无纺布作为背面片,则能够使吸收性物品的穿着感更加良好。另外,构成极细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为0.1dtex左右。

并且,在上述的疏水性无纺布中,背面片特别优选使用sms无纺布。sms无纺布是由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的3层构造形成的层叠无纺布,该sms无纺布是如下这样的无纺布:兼具透气性、(特别是由纺粘无纺布层实现的)一定的强度(歪扭难度),并且能够(特别是利用作为极细纤维层的熔喷无纺布层)更有效地抑制液态排泄物的透过,因此若使用这样的无纺布作为背面片,则在该背面片处能够确保优异的透气性和歪扭难度(特别是湿润时的歪扭难度),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液态排泄物的漏出。

另外,背面片所使用的疏水性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具有疏水性即可,不特别限制,能够使用疏水性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能够使用pe、pp等聚烯烃系纤维、pet等聚酯系纤维、皮芯型复合纤维等各种复合纤维等。

在本发明中,背面片的单位面积重量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采用考虑了柔软性、透气性、不透液性、强度等而确定的任意的单位面积重量。作为这样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列举8g/m2~60g/m2的范围内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的是15g/m2~50g/m2的范围内。

并且,关于背面片的厚度也是,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采用0.01mm~5.0mm的范围内的厚度,但从柔软性、透气性、不透液性、强度等方面出发,优选的是0.05mm~3.0mm的范围内。

[粘接层]

如图3所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卫生护垫1的表面片2、中间片4以及背面片3借助分别配置于各片之间(即,表面片2与中间片4之间及中间片4与背面片3之间)的、由热熔型粘接剂形成的第1粘接层a1和第2粘接层a2而彼此接合在一起。像这样,若表面片与中间片之间及中间片与背面片之间分别借助第1粘接层和第2粘接层而接合在一起,则不容易产生这些各片之间的位置偏移、变形,因此易于更加稳定地维持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能、穿着感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1粘接层a1和第2粘接层a2的粘接剂的配置图案均为沿长度方向l延伸的多条螺旋状的配置图案,但在本发明中,不限定于这样的配置图案,能够采用沿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希腊字母“ω”状、波浪线状、锯齿状、条纹状、带状等任意的配置图案。

并且,表面片和中间片之间的第1粘接层及中间片和背面片之间的第2粘接层优选的是以各自的配置图案在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不重叠(即,在俯视时第1粘接层的配置图案和第2粘接层的配置图案不重叠)的方式配置。若以在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配置图案分别配置第1粘接层和第2粘接层,则能够成为弯折起点的各接合点形成有一定数量以上,因此吸收性物品整体的强度提高而使得吸收性物品更加难以歪扭,并且,能够兼具更恰当的柔软性。由此,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确保更加优异的穿着感。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述的第1粘接层和第2粘接层在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配置图案是指,除了第1粘接层的配置图案和第2粘接层的配置图案在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完全不重叠的形态之外,还包括各配置图案在沿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观察时部分重叠的形态。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热熔型粘接剂将各片之间(即,表面片2与中间片4之间及中间片4与背面片3之间)分别彼此接合起来,但在本发明中,将各片之间接合起来的手段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制,各片之间例如也可以利用热粘合等任意的接合手段接合起来。例如,若利用热粘合将各片之间接合起来,则接合部(粘合部)难以受到尿等液态排泄物的分解等的影响,因此在吸收性物品湿润时也能够良好地维持接合状态,更加不容易在吸收性物品上产生歪扭。其结果,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湿润时也能够维持良好的穿着感。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即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除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之外的结构基本上具备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该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具有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一侧端缘部ew1和另一侧端缘部ew2,并且在俯视时具有: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其位于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l1和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l2之间,该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l1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ew1和沿所述长度方向l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线cl之间并且沿所述长度方向l延伸,该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l2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ew2和沿所述长度方向l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轴线cl之间并且沿所述长度方向l延伸;宽度方向第1区域aw1,其位于所述一侧端缘部ew1和所述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l1之间;以及宽度方向第2区域aw2,其位于所述另一侧端缘部ew2和所述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l2之间,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构成为,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中的构成所述无纺布的纤维的起毛量比包括所述宽度方向第1区域aw1和所述宽度方向第2区域aw2在内的宽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起毛量多。

另外,在本发明中,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端缘部和宽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的所述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的位置以及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缘部和所述长度方向中心轴线之间的所述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的位置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种类等恰当地设定,以使上述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在宽度方向上包含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即,上述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宽度方向长度比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的宽度方向长度长)。例如,在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长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l1和长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ll2分别设定于将卫生护垫1在宽度方向上大致3等分的位置。

除像这样构成之外,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同样的结构。

即,在该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中也是,表面片2具备凸部21和凹部22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该凸部21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朝向卫生护垫10的肌肤相对面侧突出并且沿所述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该凹部22在所述厚度方向t上朝向卫生护垫10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凹陷并且与所述凸部21并行地连续延伸。

针对该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而言,由无纺布形成的表面片2的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即,所述宽度方向第1区域aw1和所述宽度方向第2区域aw2)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多(换言之,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纤维的起毛量比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中的纤维的起毛量少),因此在不容易受到穿着者的动作造成的影响的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处能够发挥由上述的起毛实现的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针对在穿着者动作(特别是,行走等宽度方向、扭转方向(以长度方向l为轴线扭转的方向)上的移动较大的动作)时易于与穿着者的肌肤面摩擦的所述宽度方向端部区域而言,不容易使穿着者感到因纤维的起毛引起的针扎感等不适的刺激,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10中也是,表面片2具备沿卫生护垫10的宽度方向w连续地延伸的凸部21和与该凸部21并行地连续延伸的凹部22交替配置而形成的特定的凹凸构造20,因此,如上所述,卫生护垫10易于在与穿着者的曲率较大的部分(裆部的腹侧部分、臀部等)相对应的长度方向l上弯曲,能够容易地沿着穿着者的身体形状在长度方向l上变形。在该长度方向l上的变形的作用下,卫生护垫10相对于穿着者固定而难以偏离,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将上述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可靠地定位于卫生护垫10的预定区域、即与穿着者的排泄口对应的区域,因此在穿着者动作时也能够可靠地发挥上述的作用效果(即,在所述宽度方向中央区域awc处发挥优异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给穿着者提供良好的穿着感这样的作用效果)。

[吸收层]

另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卫生护垫形成为表面片2能够作为吸收层发挥功能,因此没有另外设置用于吸收、保持尿等液态排泄物的吸收体等吸收层,但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就也可以具有这样的吸收层。具体而言,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就例如也可以在表面片与中间片之间和/或中间片与背面片之间的位置配置有能够吸收、保持液态排泄物的吸收层。例如,若在表面片与中间片之间配置有这样的吸收层,则透过了表面片的液态排泄物在吸收层处被吸收、保持,因此能够抑制液态排泄物自吸收性物品漏出、返液等,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给穿着者提供吸收性物品的良好的穿着感。

另外,吸收层能够吸收、保持液态排泄物即可,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在本领域中公知的任意的吸收体。作为这样的吸收体的例子,可列举出以具有亲水性的棉纸等芯包覆片覆盖由吸收性材料形成的吸收芯而得到的吸收体等。另外,作为构成吸收芯的吸收性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亲水性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粉碎纸浆、棉花等纤维素纤维、人造丝、原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由丙烯酸钠共聚物等高吸收性聚合物形成的粒状物以及上述两种以上的任意的组合等。

另外,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卫生护垫之外,本发明例如还能够应用于生理用卫生巾、(轻)失禁垫等各种各样的吸收性物品。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恰当地进行组合、变更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第1”、“第2”等序号是用于区分该序号所附加的事项,并非表示各事项的顺序、优先级、重要度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卫生护垫(吸收性物品的一例);2、表面片;20、凹凸构造;21、凸部;22、凹部;23、空腔部;3、背面片;4、中间片;5、剥离片;6、粘合剂层;7、衣物;alc、长度方向中央区域;al1、长度方向第1区域;al2、长度方向第2区域;el1、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缘部;el2、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缘部;cw、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lw1、宽度方向第1假想直线;lw2、宽度方向第2假想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