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360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的中药。



背景技术:

据调查显示目前乳腺增生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导致乳腺增生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1、生活方式改变。国内、饮食污染、环境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年轻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增加。2、激素过量。所有的丰胸产品都含过量激素,如果长时间用丰胸产品对乳房是很不利的。3、精神压力太大。乳腺增生发病比较重要的因素是精神压力。过度紧张、忧虑悲伤,会造成神经衰弱,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乳腺增生为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乳腺不典型增生可发展为乳腺癌,威胁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因此,探寻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药物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桂枝9-15g、茯苓9-15g、芍药9-15g、醋柴胡16-24g、党参12-18g、薤白16-24g、郁金8-12g、桃仁9-15g、牡丹皮9-15g、生姜8-12g、大枣9-15枚和炙甘草8-12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药物4-6倍体积的水,浸泡0.5-1h,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40min,倒出药液后,加水再煎20-3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即得。

本发明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全方具有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快速缓解疼痛的功效,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是治疗乳房胀痛、各种乳腺增生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桂枝10g、茯苓14g、芍药10g、醋柴胡23g、党参13g、薤白23g、郁金9g、桃仁14g、牡丹皮10g、生姜11g、大枣10枚和炙甘草11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药物4倍体积的水,浸泡1h,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min,倒出药液后,加水再煎3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桂枝12g、茯苓12g、芍药12g、醋柴胡20g、党参15g、薤白20g、郁金10g、桃仁12g、牡丹皮12g、生姜10g、大枣12枚和炙甘草10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药物5倍体积的水,浸泡1h,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40min,倒出药液后,加水再煎2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桂枝14g、茯苓10g、芍药14g、醋柴胡17g、党参17g、薤白17g、郁金11g、桃仁10g、牡丹皮14g、生姜9g、大枣14枚和炙甘草9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药物6倍体积的水,浸泡0.5h,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40min,倒出药液后,加水再煎2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桂枝11g、茯苓13g、芍药11g、醋柴胡21g、党参16g、薤白21g、郁金12g、桃仁13g、牡丹皮11g、生姜12g、大枣13枚和炙甘草8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入原料药物5倍体积的水,浸泡1h,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30min,倒出药液后,加水再煎30min,倒出药液,合并两次药液,即得。

本发明中药依据患者乳房肿块、胀痛、经期刺痛辨为瘀,舌红苔黄、咽干口苦辨为郁热,表情沉默辨为气郁。多因情志内伤,气机不畅,肝失条达,肝郁化火,血随气结,导致气滞血瘀,郁热内蕴,癥瘕积聚所致。选用桂枝通经散瘀,柴胡疏肝解郁、透达经气,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郁金凉血消瘀,茯苓利渗浊瘀,芍药敛阴补血,以防化瘀药伤血。方中桂枝与茯苓相使,通经浊瘀;芍药与桂枝,属于相反配伍,芍药敛阴益血,桂枝通经散瘀;桃仁与牡丹皮,属于相使配伍,增强活血祛瘀;桃仁与桂枝,相使配伍,通经破瘀;牡丹皮与郁金,属于相使配伍,凉血消瘀;桃仁与芍药,属于相反配伍,桃仁制约芍药敛阴留瘀,芍药制约桃仁破瘀伤血,补泻同用;党参与甘草,相使配伍,益气扶正;加薤白通阳散结。生姜、大枣,相使配伍,调和营卫。全方方药相互为用,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主。

本发明中药组份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具有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快速缓解疼痛之功效,有效用于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并经临床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关临床试验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确诊的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2.5±2.5)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为(5.5±1.5)年;与月经周期相关者100例,单侧乳腺增生10例,双侧乳腺增生110例。

1.2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依据。

(1)乳房有扁平肿块,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边界欠清;(2)乳房胀痛、刺痛,与心情不佳、月经周期有关;(3)B超、红外线乳透均显示乳腺增生征象,钼钯X线正常。(4)均签定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②排除3个月内接受激素治疗;③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2.试验方法

2.1临床分组: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乳癖消对照组、本发明中药治疗组,每组60例,2组在病程、病情、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

2.2治疗方案

(1)本发明中药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00-300ml,每个疗程6日,治疗5个疗程,再巩固治疗3个月,统计疗效。

(2)乳癖消对照组:乳癖消片,国药准字Z21021822,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片/次,3次/日,口服,治疗4个月,统计疗效。

3.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全国中医外科学会的乳腺增生疗效标准进行评价。

①痊愈:临床症状及肿块完全消失,乳透、B超显示正常;

②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肿块基本消失,停药后半年无复发;或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乳透、B超基本正常;

③有效:肿块直径缩小不足1/2,疼痛减轻,乳透及B超稍有改变;

④无效:疼痛等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肿块无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者。将痊愈、显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处理在SPSS11.8中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评价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χ2检验计算

n=a+b+c+d=120

(ad-bc)2n=(47×4-13×56)2×120=34992000

(a+b)(c+d)(a+c)(b+d)=(47+13)(56+4)(47+56)(13+4)=6303600

χ2=(ad-bc)2n/(a+b)(c+d)(a+c)(b+d)=34992000/6303600=5.55

ν=(2-1)(2-1)=1

查χ2界值表得,P<0.01,按α=0.05水准,提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份有效组合,互相支持,具有活血化瘀,通阳散结,快速缓解疼痛之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房胀痛、乳腺小叶增生及弥漫性乳腺增生患者,尤其适用于瘀阻郁热型乳腺增生,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率高达93%以上,是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