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43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化学方法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脑室腹腔分流管没有抑制癌细胞生长或扩散的功能,颅内恶性肿瘤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一段时间后,脑内癌细胞会转移到腹腔,引起肿瘤扩散,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据检索,发现如下几篇与本发明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1、一种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装置(203970988U),该分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置入患者腹腔皮下的外水囊和一个用于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个用于挤压导管的内水囊,内水囊通过注水管与外水囊连通,且注水管上设有用于将外水囊中液体引入内水囊的单向阀,所述内水囊上设有一个用于释放其内腔中液体的抽液口,该抽液口由一个用于刺入抽液针的硅胶密封垫密封。该分流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经体外挤压外水囊,能够将外水囊中的液体经注水管注入内水囊,内水囊膨胀使其夹设的导管内径缩小,从而调整导管中脑脊液的引流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安全性,符合脑脊液的循环压力需要。

2、容量控制型脑室腹腔分流管(203724609U),本发明是神经外科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时所用的一种植入体内的医用装置。在脑积水患者发病时,需要把颅内过多的脑脊液分流到腹腔去,缓解颅内高压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使颅内维持适宜于患者的压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容量控制型脑室腹腔分流管,其具有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储液囊,该储液囊两端装有方向相同的两个单向阀,且储液囊容积在2-6ml。在脑积水患者手术后,可根据需要每天进行适当的按压次数,引流适当脑脊液到腹腔,来控制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3、一种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装置(104107460A),一种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装置,该分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置入患者腹腔皮下的外水囊和一个用于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引流至腹腔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壁上套设有一个用于挤压导管的内水囊,内水囊通过注水管与外水囊连通,且注水管上设有用于将外水囊中液体引入内水囊的单向阀,所述内水囊上设有一个用于释放其内腔中液体的抽液口,该抽液口由一个用于刺入抽液针的硅胶密封垫密封。该分流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经体外挤压外水囊,能够将外水囊中的液体经注水管注入内水囊,内水囊膨胀使其夹设的导管内径缩小,从而调整导管中脑脊液的引流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安全性,符合脑脊液的循环压力需要。

4、脑室腹腔分流装置容量控制方法及容量控制型脑室腹腔分流管(103800992A),本发明是神经外科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时所用的一种植入体内的医用装置。在脑积水患者发病时,需把颅内过多的脑脊液分流到腹腔去,缓解颅内高压引起的不良反应,使颅内维持适宜于患者的压力,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脑室腹腔分流装置容量控制方法,其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无压力的储液囊,储液囊两端设两个单向阀门,通过人工按压储液囊使脑脊液流向腹腔端控制储液囊内脑脊液容量。实现所述脑室腹腔分流装置容量控制方法的容量控制型脑室腹腔分流管,其具有一个采用弹性材料制作的储液囊,该储液囊两端装有方向相同的两个单向阀,且储液囊容积在2-6ml。在脑积水患者手术后,可根据需要每天进行适当的按压次数,引流适当脑脊液到腹腔,达到临床治愈。

上述现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文献203970988U、203724609U、104107460A、103800992A设计的分流管只能调节压力,不能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能够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分流管,以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化学方法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可以有效地防止脑内癌细胞向腹腔内扩散。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包括管体和侧孔;所述管体两端封闭,管体两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孔,所述管体内部通过侧孔与管外连通;所述管体内侧壁设置有内壁药物层,管体两端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外壁药物层。所述管体一端部位于脑室内,另一端部位于腹腔内。

优选地,所述内壁药物层和外壁药物层均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成。本发明的内壁药物层、外壁药物层均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作而成,在脑脊液流经过程中,癌细胞逐渐被杀死。

优选地,所述内壁药物层厚度为0.2mm,外壁药物层厚度为0.2mm。所述外壁药物层厚度若过高,将导致外壁药物层透明度低,从而不能透过该外壁药物层看清楚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侧孔的孔径为0.1mm。

优选地,所述管体为医用乳胶管。

优选地,所述管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分流管一端部植入脑室内时,需要先行脑室穿刺,所述刻度线用来定位穿刺深度。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内径为1-1.5mm。

本发明的原理是:

一方面脑脊液中癌细胞通过侧孔进入管体内部后,由于管体内侧壁均涂有抗癌药物,癌细胞可被药物杀死,无法进入腹腔端,从而防止癌细胞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外侧壁涂有抗癌药物,外侧壁分别浸泡在脑室内的脑脊液中和腹腔内,在癌细胞尚未进入管体前,由于外侧壁抗癌药物的作用,可先行杀死脑室内的部分癌细胞;对于经过管体内而未被杀死的癌细胞通过设置在腹腔内一端部的侧孔进入腹腔内时,进一步被外侧壁的抗癌药物所杀死,从而大大提高了癌细胞的死亡率,有效防止了癌细胞扩散至腹腔。

本发明所述分流管的使用方法为:管体一端部植入脑室内,另一端部植入腹腔内,使侧孔和外壁药物层分别置于脑室或腹腔中,使脑室内的癌细胞先一部分被外壁药物层杀死,而少数流入腹腔内的癌细胞进一步被腹腔内的外壁药物层杀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药物层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作而成,具有高效抗癌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导致的癌细胞由脑室向腹腔扩散的现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防止癌细胞扩散脑室腹腔分流管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图4为图1中C-C剖面图;

其中:1-管体;2-内壁药物层;3-侧孔;4-刻度线;5-外壁药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癌细胞扩散的脑室腹腔分流管,如图1-4所示,所述分流管包括管体和侧孔;所述管体两端封闭,管体两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孔,所述管体内部通过侧孔与管外连通;所述管体内侧壁设置有内壁药物层,管体两端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外壁药物层。所述管体一端部位于脑室内,另一端部位于腹腔内。

优选地,所述内壁药物层和外壁药物层均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成。本发明的内壁药物层、外壁药物层均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作而成,在脑脊液流经过程中,癌细胞逐渐被杀死。

优选地,所述内壁药物层厚度为0.2mm,外壁药物层厚度为0.2mm。所述外壁药物层厚度若过高,将导致外壁药物层透明度低,从而不能透过该外壁药物层看清楚刻度线。

优选地,所述侧孔的孔径为0.1mm。

优选地,所述管体为医用乳胶管。

优选地,所述管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分流管一端部植入脑室内时,需要先行脑室穿刺,所述刻度线用来定位穿刺深度。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内径为1-1.5mm。

本发明的原理是:

一方面脑脊液中癌细胞通过侧孔进入管体内部后,由于管体内侧壁均涂有抗癌药物,癌细胞可被药物杀死,无法进入腹腔端,从而防止癌细胞扩散;另一方面由于外侧壁涂有抗癌药物,外侧壁分别浸泡在脑室内的脑脊液中和腹腔内,在癌细胞尚未进入管体前,由于外侧壁抗癌药物的作用,可先行杀死脑室内的部分癌细胞;对于经过管体内而未被杀死的癌细胞通过设置在腹腔内一端部的侧孔进入腹腔内时,进一步被外侧壁的抗癌药物所杀死,从而大大提高了癌细胞的死亡率,有效防止了癌细胞扩散至腹腔。

本发明所述分流管的使用方法为:管体一端部植入脑室内,另一端部植入腹腔内,使侧孔和外壁药物层分别置于脑室或腹腔中,使脑室内的癌细胞先一部分被外壁药物层杀死,而少数流入腹腔内的癌细胞进一步被腹腔内的外壁药物层杀死。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药物层采用替莫唑胺抗癌药物制作而成,具有高效抗癌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导致的癌细胞由脑室向腹腔扩散的现象。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