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32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还涉及该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据统计,我国一般平均每年烧伤发生率为总人口的0.5-1%左右,其中的10%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而且每年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烧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不易等难题,给其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造成患者精神痛苦,增加了患者治疗费用。

烧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其对患者造成的难忍的疼痛,烧伤创面的易感染及因感染给患者身体带来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和严重后果,一直困饶着医药界。由于烧伤治疗技术、治疗药物的差异,目前治疗烧伤的中西医外用药物种类颇多,其中的中药配方多成分复杂,且制备方法繁琐,例如名称为“烧伤药膏及制备方法”、专利号为“CN200510017672”的中国专利,其中药成分多达25种之多,且制备方法较为复杂;也有一些中药配方简单的药膏,虽然在治疗I 度、浅II 度的烧伤取得一定疗效,但在减轻烧伤疼痛的及时性和痊愈时间方面还不很理想,对烧伤创面有渗出,特别是深II 度以上烧伤及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造成感染的烧伤则效果更差,也难于消除烧、烧伤、烫伤留下的疤痕,日后还需要通过植皮、美容等手术才能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该中药烧烫伤膏剂由多种中药组分制备而得,制备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药效显著,适用各种面积和深度烧烫伤患者,快速止痛,抗感染,愈合快。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烧烫伤膏剂,由中草药经醇提取、凡士林混合后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中草药包括以下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

作为本发明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中草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毛草龙10-15份、红花10-15份、地骨皮8-12份、黄柏8-12份、地榆8-12份、虎杖5-8份、党参5-8份、大血藤4-6份、佛甲草4-6份、穿心莲6-10份、田七6-10份、薄荷6-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草药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分别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100-200目筛,得中草药粉碎料;

(2)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中草药粉碎料:毛草龙10-15份、红花10-15份、地骨皮8-12份、黄柏8-12份、地榆8-12份、虎杖5-8份、党参5-8份、大血藤4-6份、佛甲草4-6份、穿心莲6-10份、田七6-10份、薄荷6-10份,混匀,得中草药混合料;

(3)加入中草药混合料总重量8-15倍的乙醇,于30-60℃条件下提取30-60min,过滤分离得提取液和药渣,药渣再重复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

(4)将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3-8倍重量的凡士林,混匀,即得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

作为本发明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乙醇的纯度为70-80%。

毛草龙,别名:草里金钗、草龙、水丁香、针筒刺、水龙、水秧草、扫锅草,拉丁文名: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柳叶菜科、丁香蓼属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有时基部木质化,甚至亚灌木状,多分枝,稍具纵棱,常被伸展的黄褐色粗毛。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渐狭,侧脉每侧9-17条,在近边缘处环结,两面被黄褐色粗毛,边缘具毛;叶柄长至5毫米,或无柄;托叶小,三角状卵形,或近退化。种子每室多列,离生,近球状或倒卵状,一侧稍内陷,种脊明显,与种子近等长,表面具横条纹。花期6-8月,果期8-11月。药用价值:根、全草:淡,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根:用于臌胀,疟疾,乳痈。 全草:用于水肿,带下病,痔疮,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口疮,天泡疮,发烧。

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别名:红蓝花 、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的根皮。可入药,具有退热除蒸之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黄柏,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地榆(拉丁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虎杖,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分布于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等地。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

党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冠上位,阔钟状,裂片正三角形,花药长形,种子多数,卵形,7-10月开花结果。产地中国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党参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长4~8厘米,宽1~2.5厘米。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大血藤(拉丁学名: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习称红藤,又名血藤、红皮藤等,大血藤为落叶、木质藤本植物;茎红褐色;复叶三出,互生;花单性异株,辐射对称,花瓣6,极小,花萼6,花瓣状;果实为聚合果,由多个肉质小浆果组成。生于山坡疏林、溪边;有栽培。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亦产。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佛甲草(学名:Sedum lineare Thunb.)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10-20厘米。3叶轮生,少有4叶轮或对生的,叶线形,先端钝尖,基部无柄,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疏生花,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萼片线状披针形,不具距,有时有短距,先端钝;花瓣5,黄色,披针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狭;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5,宽楔形至近四方形。蓇葖略叉开,花柱短;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产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生于低山或平地草坡上。日本也有。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之效。

田七是三七的别称,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全世界仅有我国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 以产于云南文山州各个县,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坡地为佳。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 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津,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清朝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蜚声中外的“田七牙膏”、“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田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凡士林为一种石化制胶状物,叫石油脂,凡士林能够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皮肤接触良好的同时,不会产生摩擦,避免因与皮肤摩擦导致皮肤细胞的坏死、产生结疤现象,增加了药物的药效。

本发明中药烧烫伤膏剂以现代医学、药理学、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筛选出了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功效的中药组分,并采用科学配伍,各中药组分协调作用,发挥的效果倍增,经患者的应用试验,具有膏疗程短、抗感染能力强、活血止痛,快速生肌、愈合不留疤的特点,且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作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草药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分别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中草药粉碎料;

(2)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中草药粉碎料:毛草龙12kg、红花15kg、地骨皮8 kg、黄柏10 kg、地榆12 kg、虎杖5kg、党参7 kg、大血藤6 kg、佛甲草4 kg、穿心莲8kg、田七10kg、薄荷6 kg,混匀,得中草药混合料;

(3)加入中草药混合料总重量10倍的75%乙醇,于50℃条件下提取45min,过滤分离得提取液和药渣,药渣再重复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4)将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8倍重量的凡士林,混匀,即得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

实施例2

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草药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分别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中草药粉碎料;

(2)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中草药粉碎料:毛草龙10kg、红花12kg、地骨皮12 kg、黄柏8 kg、地榆10 kg、虎杖8kg、党参5kg、大血藤5kg、佛甲草6kg、穿心莲6 kg、田七8 kg、薄荷10 kg,混匀,得中草药混合料;

(3)加入中草药混合料总重量15倍的80%乙醇,于60℃条件下提取30min,过滤分离得提取液和药渣,药渣再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4)将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6倍重量的凡士林,混匀,即得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

实施例3

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草药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分别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140目筛,得中草药粉碎料;

(2)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中草药粉碎料:毛草龙15kg、红花10kg、地骨皮10 kg、黄柏12 kg、地榆8 kg、虎杖7 kg、党参8 kg、大血藤4 kg、佛甲草5kg、穿心莲10 kg、田七6 kg、薄荷8kg,混匀,得中草药混合料;

(3)加入中草药混合料总重量12倍的70%乙醇,于40℃条件下提取50min,过滤分离得提取液和药渣,药渣再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4)将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5倍重量的凡士林,混匀,即得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

实施例4

一种中药烧烫伤膏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草药组分毛草龙、红花、地骨皮、黄柏、地榆、虎杖、党参、穿心莲、大血藤、佛甲草、田七、薄荷分别清洗、除杂,干燥、粉碎,过160目筛,得中草药粉碎料;

(2)以重量份数计,称取以下中草药粉碎料:毛草龙12kg、红花13kg、地骨皮10kg、黄柏10 kg、地榆10 kg、虎杖6 kg、党参7 kg、大血藤5 kg、佛甲草5kg、穿心莲8 kg、田七8kg、薄荷8 kg,混匀,得中草药混合料;

(3)加入中草药混合料总重量8倍的75%乙醇,于35℃条件下提取60min,过滤分离得提取液和药渣,药渣再重复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

(4)将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加入3倍重量的凡士林,混匀,即得所述中药烧烫伤膏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